分享

所谓热爱,就是一直需要。

 新用户6824a8fO 2023-09-28 发布于山东

《亲爱的安德烈》中,儿子问龙应台“死了以后,你会希望人们怎么记得你呢?尤其是被下列人怎么记得?一、你的读者;二、你的国人;三、我。”

龙应台是这么回答的:

怎么被读者记得?

不在乎。
怎么被国人记得?

不在乎。
怎么被你和菲力普,

记得?

龙应台在最后这个回答中用了一个比喻,把自己比成黑暗寒冷中的柴火,柴火定会熄灭,但也定能带来温暖和光,勇气和力量。

她说柴火不需要被记得,也不在乎被记得。但被温暖过的人,也一定会记得,在某个恍惚的瞬间,或怔忡出神的片刻。

这段话让我深受感动,作为父母,也许就是光和暖的化身,你给予实现了,就是成功的父母。

如何做父母,是我现阶段一直在追寻的一个命题,而这个问题的清晰化,正是读写帮我梳理出来的。

现在,我可以笃定地说,我是一个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的人。

所谓热爱,就是需要。一直有需要,就产生了持续的爱,如一餐一饭,是身体会有反应的需求。

1.写作如叙旧。

公开写作半年,我的写作历程也在不断变化:记录生活——输出写作干货——转向励志能量文——面对困惑,写作疗愈——回归初心,记录生活。

我曾经尝试凭借写作获取收入,但一直没有爆款,也就没有流量收入。

但当我迷茫困惑的时候,是阅读帮我打开视野,是写作帮我疗愈的。

在读写中我恢复了面对生活的信心。我是怎样获得能量的?我把它写下来,分享出去,所以写作就是分享。

长期阅读我文章的多是朋友和家人。讲述对象好像变了,讲述的内容也因此变了。写作成了和久未谋面的朋友叙旧,告诉他们我的近况,我的所思所想。

2.阅读,不必讲究顺序。

我读书很少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读下去。我在读的书一共有60多本,完全读完的只有寥寥数本。


方法论或逻辑类的书籍我一般只挑喜欢的章节看。

小说开头如果不吸引人,就不想读下去。我就像李松蔚老师描述的那种读者,头伸进来了,但身体和脚都在门外,随时准备走人。

小说类的书,我往往先看后记,因为作者会讲述自己的创作初衷、创作理念,以及创作中遇到的困境和他人的支持。

我因此知道自己想在书中得到什么,从而确定自己的阅读主线。

用王者思维去读书,天下书籍,为我所用。需要什么就拿去什么,就调取什么。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我最想抓住的部分是一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一个人在小的时候被灌输什么就会相信什么。而ta一生的困境,似乎就是从相信到质疑,从求证到整合的过程。

对我来说,这本书讲的是重塑自我、完善自我、坚定自我。

《一个女人的故事》是林姐提到的,我立马就去看了。

这本书把一个女人的一生复原,让你感受到生命是一个从清醒到混沌,从奋斗到重归一无所有的过程。

细致入微地展示生命周期的变化,让人不由地对标自己的人生,反思到底如何活着这一终极命题。

3.给事情赋予意义。

关于生命的意义,无数先贤叩问并试图破解。现在更多的人倾向于“生命原本没有意义,你赋予它怎样的意义,它就有怎样的意义。”

每件事大概都可以如此。你赋予工作怎样的意义,你的工作就会有怎样的意义。你赋予读写怎样的意义,读写就有怎样的意义。

读写对我来说,是一种指引,一种探寻,一种努力,一种传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