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由与自律

 王侠一家家外不 2023-09-28 发布于陕西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作文

2020年初,因为武汉突发新冠疫情,我们开启了新的上课形式---网课。那时候你们在初三2021年腊月,因为疫情,西安封城。我们又开始了第二次时间较长的网课。这一次你们在高二。对于网课。有人认为,网课给了学生自主空间,有利于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有人则认为,没有老师当面监管,学生很难自律,你如何看待上面两种说法?

请你以自律与自由为话题,结合两次网课体验,谈一谈你对以上问题的看法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没有自律,何谈自由?
文一:田佳禾
自由与自律经常被视作矛盾的双方。有人认为要自由就应该放弃自律。但在我眼里,自由与自律是统一的。
自律与自由并不存在绝对的冲突。的确,自律与自由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矛盾。譬如,在疫情期间,每一个中国人都放弃了出行的自由,选择在家隔离。但这种矛盾并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一种可以调和的内部矛盾。疫情中的自我隔离,看似放弃了自由,其实是为了更久远的利益做打算。这种高度的自律,让中国在应对疫情时显得从容不迫,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反观某些人及某些国家,将自由与自律看作两个极端,甚至高呼要自由,不要生命。这些人看似是自由的斗士,其实愚不可及。没有了生命,又何谈自由呢?他们所谓的自由,是对生命的藐视和对人权的践踏。
自律是自由的前提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个体并不是独自生活而是依靠整个社会实现生存和发展。这就决定了人们在行使自由的同时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约束,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宣扬绝对自由实质上是极端自私的利己主义的体现。因为有了红绿灯的约束,汽车才能自由安全地行驶;因为有了风筝线的约束,风筝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试想,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无视规范,肆意妄为,人们即便拥有自由,也无法行使。因此,自律前提下的自由才是最好的自由。
自律是最高程度的自由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并非只受自我的约束,而是受到法律、公序等方方面面的制约。一个不懂自律的人,总会感到被压制、被束缚。而一个处处规范自身、省察自身的人,则可以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在网课期间,我曾有一段时间放纵自我,少交或不交作业。那段时间,我看似过得很潇洒、很自由,其实每天都要面对被催作业,补作业的压力,和内心不安的煎熬。后来,我开始调整状态。规律作息,按时完成作业,这时我才感到轻松,并且我不再面对良心的压力与不安,做完作业的时间,我也可以自由的分配。网课的经历让我设身处地地明白了,自律与自由的关系。自律是最高程度的自由,自由是自律成长的土壤。
在现代社会,自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并不反对对自由的热爱,而且我异常欣赏为自由牺牲的战士。但我们应当意识到,没有自律之根,就不会有自由之花。
 
 
以自律为   独立人格
科实一:崔家齐
2021年冬天的疫情,再度拉开了网课的帷幕,许多学生欢呼雀跃,许多家长忧心忡忡。学生因自由而喜,家长因孩子不自律而忧。自律与自由的矛盾一时间似乎不可调和。
然而,我认为:网课恰恰是培养学生自律能力的一个契机。
自律和自由真的矛盾吗?自律的实质就是不自由吗?我认为这两者貌似矛盾实质是统一的。而自律的实质不仅不是不自由,而是自由。小自律者小自由,大自律者大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在法律和道德的界限内自我安排、调整、提升、愉悦自我,而并非是毫无章法的随心所欲。即自律也是自由在某种层面上的体现。
首先自律是自由的基础从实际来看,我们小时候的学习由老师家长监督是由于我们还没有成年,心智并不成熟,对世界和人生的观念导向并不明晰。如不加以看护、监督和引导,易于偏离正轨。但作为高二学生,我们具备相当的思想且正值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面临和大学、社会接轨的时期,我们理应树立自律意识,自我约束下学习、生活和自我管理,当你初步做到自律且效果甚佳,父母看在严重,他们便会逐渐地下放自主权,因而逐渐获得自由。
其次,自由反作用于自律。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由此可见,自由是多么重要。一个人拥有自由,体会到自由自主的安排自己人生的成就感时,便会更积极的规划自我,主动的自我约束,最大限度的为实现自我而努力
再次,自律开创自由的未来。在高度自律地埋头苦干和创新奋进中,中国这只沉睡的雄狮不仅苏醒了,更是在奔向巅峰的路上呼啸着。原先处处碰壁的艰难境地,如今变成了可展翅翱翔的自由天地。学习亦是如此,现在自律,便是为以后的人生选择能更加自由。自律的益处,也不局限于眼下的学习,它对以后离开父母的庇护独自去奋斗提供了自由,对未来的生活自由提供了保障。
想自由地穿各类的服饰,需先自律的管理身材;想拥有健康的体魄,需先约束自己的饮食,想拥有自由选择的多元性,需自律地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由此可见,自律与自由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当今,国家培养综合人才,其本质是人才的科学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格。国家要提升自主创新力、文化自信力,更需要人才的独立自主人格。而独立人格很大部分便来自人的自律。《大学》中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心修身,即自我管理过程,具有自我管理能力,才有资格去齐家治国平天下。独立人格的重要性、自律的重要性便在于此。
那么,如何提高自律性呢?最重要的是意识的坚定,而后便是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地去执行。
以自律为基,塑独立人格,获自由精神。在少年肥沃的土壤上,播下勤奋之种,开出绚丽多彩的时代之花。
 
以自由为船  以自律为桨
科实一:赵少尘
以自由为船,以自律为桨。疫情时代,一种新的上课形式出现在我们眼前——网课。在网课期间,大家说得最多的两个词便是:自由与自律。我认为应以自由为船,以自律为桨,才能扬帆远航。
以自由为船,承载远航的梦想。自由是自律的前提。线下上课,如同以一条无形的绳索,把人捆绑在椅子上,在老师锐利的目光下听课、笔记、做题,在这种情况下,外在环境已经将你规范,你便无需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在不自由的环境中,他律已经做了自律的工作,又何来自律可言呢?衡水中学的学生们,不在老师的监控下,不在学校,就变懒散不已,这是为什么呢?上班归来的职员,很多也是或躺平不起或沉迷游戏,很少有人自律地坚持专业学习,提升专业素养。这又是为什么呢?老师与上司企图将外在的管理约束内化为他们自律的习惯,殊不知,失去了自由,也就放弃了自律。有了自由之船,自律的船桨才能被需要。老师不在时,孔子的学生们也会安心学习,自觉维护老师。军营门外站岗的兵哥哥,纵使空无一人,仍然会挺拔如松,纹丝不动。那是因为他们懂得想要搭载自由之船,就必须划好手中自律之桨。纵使绝对自由,也要坚守自律自觉的底线。
有了充分的自由,便开始了对自律性的考验。一艘自由之船如果没有船桨掌控方向,启动航程,要么会迷失在茫茫大海之上,要么就会搁浅在海滩。
以自律为启动远航的梦想。自律是自由的保障。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个枷锁,既来自他律,也来自自律。倘若不自律,便很难解除身上的枷锁。为什么老师、家长认为网课效果差?因为很多学生没有规范意识,很难做到自律。没有自律的船桨,就失去了搭载自由之船的资格,老师与家长自然赞同把你束缚,把船收没。网课是一次考验,他让你品尝自由的甜头,但若稍不注意规范自己,这点甜头便会离你而去。自律者懂得浅尝辄止地使用自由,他会用自律赢得更大的自由。
搭载自由之船,划动自律之桨,便可扬帆济海。自律的作用远不及此,当有了自律的船桨后,浩荡的大海便由你去遨游。当自律能力逐渐变强时,你便会渐渐地发现学识渊博了,视野拓宽了,精神更坚定了,思维更敏捷了。在自己步步坚固那柄船桨时,面对人生的选择,便更加自由。在自律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限制将被解除,这浩荡的大海便由你来自由地探索。
学校是人生中的小阶段,网课更是人生中的小考验。留给了你自由,希望你能找到那把自律的船桨。而在当今的时代,自由的环境早已化作大船在渡口停泊,唯有以自由为船,以自律为桨的人,才能踏上自由之船,扬帆远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