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ycd2468 2023-09-28 发布于重庆
有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治天下者,首治人心。从个人的修为到家、国、天下,无不覆载之,后世所谓“内圣外王”是此。“内圣外王”本是一体,无“内圣”,则无以成“外王”,无“外王”,则无以显“内圣”。论语中,“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说的就是无论古今,学问都离不开“为己为人”,即“内圣外王”。

图片

首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明白地吿诸天下包括帝王和士子,世间所有的学问最终要回归到哪里,自己、家、国、天下最终要实现什么。

 “说”者,内在之愉悦、自在,“乐”者,盛世欢畅,举国祥和之象;“君子”,闻、见、学、行“圣人之道”者。此篇言“学”,“学”并不是像我们当下的教育制度,坐在那里毫无生趣、死气沉沉地学知识,死读书,远离本心,远离自然和社会,为了拿到学历、文凭、地位、知识、技术等,我们并不清楚学习是为了什么。当下社会,青少年抑郁症及厌世、自杀现象频发,与“学”有密切关系,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失误即在此。

谁“学”,当然指的是君子,有志于见、闻、学、行圣人之道的人。无有此志,论语不必读了,读则不是冤枉孔子,就是讥讽论语,弄得“君子”都成为了“伪君子”。何谓“圣人之道”,此篇盖已和盘托出,即是实现普遍的“说”、“乐”、“不愠”,何谓“不愠”,即是没有郁结,不仅自己内在没有郁结,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社会与自然之间都没有郁结,到处是生机勃勃、政通人和、活泼泼的和谐景象,这才是“不愠”,而不是“别人不知道我,我也不生气。论语后文皆是圣人之道的具体操作和实现要点而已。

要想实现“不愠”,即要“时习”、“有朋自远方来”、从“人不知”进而“不愠”,就是要见、闻、学、行圣人之道,并立足当下和现实条件,效法圣人并不断地修正、校对,成就一个“不愠”的世界。“时”者,非依时、时时也,而是与天其时、天与其时,人是现实中当下承担和创造的主角,天地即是其躯体和演绎的舞台,非道之玩物,这和“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精神是一致的。北宋张载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己心立,则天地之心立,天地之心即在吾之心中。“习”者,原指鸟儿在晴天里试飞,在此,指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存天地之正气、由内向外、自在欢然地修行、实践,这才是真正的“习”。

图片

“有朋自远方来”,“有”通“友”,同志为友;“朋”,“凤”之古字,本义是凤凰。“有朋自远方来”,即“有凤来仪”。“自”者,依旧、依然,连续不断;“远”者,遥远,久远,渊远而流长;“方”者,通“旁”,广大貌;“乐”者,yue,“箫韶九成,有凤来仪”,盛世之象。圣人之道如日之东升、海之潮回,又如南风般披之六合,播于八方,法度之,教化之,百姓欢愉接纳,自自然然地充满喜乐。

“人不知而不愠”,“知”者,通“智”,智慧的意思。人有郁结、社会动荡不安、环境破坏的根源在于“人不智”,人没有智慧。所以,“学”之前,要“闻道”、“见道”,启发民智,之后“行道”。《论语》后文中即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很多人被人为地分为不同类别得到不同类别的学习,或者某类人根本得不到学习的机会,这就是民众被当成卑下的原因。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中土难生”,可见“正法”难得。《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强调的也是多闻和多见的重要性。

图片

 孔子,是真正的智者、仁者、勇者,走的是阳刚之路,是真正的大丈夫,非后世小人腐儒所能识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通“誓”,与《诗经》中“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用法一致,孔子说的是,君子之行,就像这江水一样,后浪推前浪、生生不息、前赴后继,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条件优越还是恶劣,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直到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朝闻道,夕死可矣”,即是“朝闻夕死”的阳刚精神,“死”者,固守、承担,非死去之义,从闻道开始,无论何时何地、条件如何,甚至出生入死,直至都要不断地承担、固守直至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为“君子”。

“三年学不至,於毂不易,得也”。“不至”即是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毂”者,活着、存在的意思,“易”者,改变。多年闻、见、学、行圣人之道虽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但能达到活着时不退转的地步,这才算学有所得。如果不能达到尽善尽美,原因是什么呢。“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犹”者,踌躇、疑虑,“恐”者,恐惧,学问无所得的关键在于心的踌躇、疑虑、恐惧,自我迷失而不能直下承担。世间的修行,难的是什么,在于没有定、没有勇,没有持之以恒的心,佛家讲“金刚”,就是能断一切疑惑,能破一切障碍,在“六波罗密”的路上,贪嗔痴慢疑、五阴炽盛,持续不断,需要的就是“不易”。

图片

孔子还总是反复提出“不相”、“不器”、“无类”、“不同”。“相”、“器”、“类”皆是起分别心而著相的意思。“道,不同、不相为谋”,像自古以来的大多数解释那样,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如此的话,倒显得孔子小气,如此,孔子有何德何能成为圣人呢。“同”者,使其一致,没有差别,“相”者,著相而选择,“谋”者,谋划、商量办法。圣人之道如同大河是不会去“选择”的,也不会强迫“一致”,圣人之道之“谋”,就是“不同”、“不相”。“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中的“异端”就是“不智”之人,对于这些人不能攻打、攻击,而是“不相”而去其“相”之,行圣人之道把“不智”进而变为“不愠”。“不同”是“不相”的实现,“不相”是“不同”的前提,唯有不相、不同,才能实现“大同”。

“有教无类”,“教”者,教育、政令、宗旨、学说、宗教等,“无类”就是“不相”。“君子不器”,“不器”也是“不相”的意思,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在闻、见、学、行的路上,能够不起分别心,不相而能去其相,这才可以。我们存在的自然和社会中有什么相呢。“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所谓“贫富”,不仅指物质层面,精神、地位、财富、权利分配、学识等等,在现实社会中,都存在显著的“贫富”现象。所谓偶像与粉丝、名人与草根、广告商和消费者、医生和患者,甚至一些自认为高高在上的精神导师和愚痴信众,等等,皆是“贫富”对立者,也就是“贫而谗,富而骄”,贫者有所求而不断奉承在上者,在上者有所恃而不断地高高在上。这都是“贫富”之相。“难”者,埋怨、怨恨,“易”者,赐给、轻视、怠慢。对其真正的“不相”,就是直面这“贫富”之相,利用文化、经济、政治、法律等手段,采取公平、一视同仁之谋,平其“贫富”。

然而,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并不是最终的境界,孔子认为这还没有达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此文为互文用法,即是“贫者能乐、好礼,“富者”也能乐、好礼。“乐”者,yue,歌舞升平之义,连“贫”者都能歌舞升平,事实上,也只要“不愠”,才可能歌舞升平,连“贫”者都能“不愠”,这才是真正的“不愠”。人人能够实现乐、好礼,还指人人内在都要有好的修养,都有一定的内养功夫。

图片

孔子一生中,最喜欢的学生当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对“一箪食一瓢饮”的困境并不在意,并且能安贫乐道,对这种困境能够“不相”之,依然能够不改其乐,是真正的行圣人之道者。“乐”者,自在也,非自由。无论外在的条件好坏,环境优劣,内在都是富足、快乐的,这是自在。自由,则需假借一定的外在条件,有所“由”,才能实现内在的快乐,是有条件的。比如当下,没有一定的财富,没有一定的外在条件,我们的内心便患得患失,难有真正的“说”,非得待到物质富足了,资源充足了,才能有点解放和自由的意思,可真到了那时,新的烦恼和疑惑又来了。而颜回的这种境界,也是孔子最欣赏的。

颜回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的代表,也是孔子眼中“好学”的典范。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求学问不是读书,而是要实现最终的“不愠”。“食”者,欲望的代称,“饱”者,欲望的满足,“居”者,现实中当下的生存条件、环境;“安”者,安身立命,对欲望不贪求从而获得满足,对生存的环境不贪求从而安身,就此点来说,对很多人来说就很难了。“敏”者,通“拇”,印证“慎”者,通“顺”,顺应,通过现实当下的事情去印证,使得理论顺应当下实际。“道”者,使行圣人之道,“正”者,指事字,表示向一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倚地走去,对现实究底穷源,使现实行“圣人之道”而在现实中成就之。这样才能称之为“好学”。

孔子之抱负,孔子之阳刚,孔子之智慧,为悠悠万世点亮了一盏灯。真可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