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贴秋膘

 香甜夹心 2023-09-28 发布于江苏

然每天还是热得一身汗,但日历上确确实实是入了秋了。既然入了秋了,那就要按秋天的方式来做事,譬如不能吃冰冻冷藏的食物了,冰棍也可以煮开了再吃,譬如空调不能开了,哪怕汗出如瀑,也只能扇扇子,譬如早晚会寒,所以要穿长袖,当然受不住可以卷起袖管,譬如晚上睡觉要盖被子了,宁可早上起来拧干,譬如可以吃羊肉了,理由冠冕堂皇:贴秋膘嘛。
所以当想吃涮羊肉的那股子劲突然冒出来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就买了去北京的车票。

(此处不宜发表删去52字)

打个盹,看会儿手机,就到了北京,我们伟大的首都。前两年跟小妖精勾搭时候,虽然受疫情的层层阻挠,依旧挡不住我三天两头往北京跑,跑得这次来之前还努力寻思,到北京看点啥好呢?哪哪儿都去过,要么就剩京西妙峰山娘娘庙了。像故宫什么的,换个女票就陪着去一次,换个女票就陪着去一次,再去恐怕会吐在太和殿广场上。
所以还是决定吃个涮肉就回。
却临时又起意,烤鸭子好久没吃了,紧急拐了个弯,跑大董去了。

以前小妖精就说大董是邪教,我还不同意,不过现在我都觉着这家伙在邪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鸭子必须整只上,不能像以前那样点半只。当然它另外有小鸭子的选项,当然价格是一样的但肉质更嫩更好,可我就喜欢肥鸭的味道,就只能是拼着吃撑的痛苦或者是吃不完剩菜的心疼了。好好的烧饼不给了,给奶油生菜,肉是越片越零碎,鸭胸口那块最厚实最爽脆的皮,切成牙签条的样子,吃到嘴里都不知道是该做嚼还是剔的动作。葱也切成碎,虽然免了咬不断的尴尬,但完全不够用,三两卷就没了,再想要?掏钱!
其实一整只鸭子也没多撑,因为片鸭子也是越来越马虎,稍微给你外边削一层下来就完事,那鸭架子沉甸甸打包回家能吃三天!所有的用心都放在摆盘的好看上了,细细慢慢的削出形状,细细慢慢的摆出花。犹记得几十年前第一次去前门吃烤鸭子时候,那下刀如飞,满满的几大盘肉,鸭架子就真的只是鸭架子。
吃完找个酒店睡觉,第二天再说吧。
早上去吃糖油饼了,黑窑厂街的。到那儿一看咦换了门脸了?招牌换新了店员增多了花样也增加了,以前就糖油饼白油饼牛舌饼羊杂汤豆泡汤这么六七样,三五个员工忙活,现在十几个人各司其职,连羊蝎子都开卖了!

难怪有人跟我讲这是山寨的,不是原来的经营者。
虽然有这个传闻但该排队还是照样排着老长的队伍,我去的还算早,抢在前头,按一直吃的习惯要了个双糖,要了个油泡汤,倒是没吃出啥不一样的来,管他山寨不山寨,好吃就行了嘛。
吃完觉着肚子里还有空间,要不去喝碗羊汤吧,稍微走远一点的,譬如以前在万红路的那家,当然现在搬地方了,不过名字还叫万红路羊汤烧饼,味道也还没变,羊汤上来先喝一口淡的,是能感觉到回味的清甜,那种切实存在的甜味,难怪有的地方譬如洛阳会把这种淡的汤称之为甜汤。然后再加点盐,这就把鲜味给吊出来了,最后把羊油辣子加进去,顿时口感就丰富起来,这也算一汤三喝的享受。

他们家的烧饼可真了不得,羊油做的酥,香得不得了,一口一嘴碎,在北京城里,最起码我到目前是没吃过更好的。
这就算早饭完成了,吃完早饭就要考虑吃午饭,人这一辈子,最大的享受无非就是一日三餐罢了。
华威的肉饼,一直是很著名的,当年小妖精带我去吃的时候,也是憋着一股子骄傲的气质:“这是我常吃的地儿。”

我的胃口不是很大,半个饼就够了,看旁边那些大哥哥小姐姐们都如山一般的堆起来,还要来点饺子,来点烤肉,我的天,我也就借来拍个照。
半张饼的照片确实有点寒碜,但牛肉大葱的肉汁充盈,肉香四溢,饼皮柔软适口,吃起来那是相当过瘾。
其实半张饼是吃不饱的,但我不是还想着要去吃个爆肚么?

爆肚当然就金生隆,以前东安市场赫赫有名的爆肚陈,但后来被别人抢注了这个名字,就只能叫金生隆了。按一直以来的习惯,一个肚仁一个肚领一个散丹,巧不巧隔壁桌一对男女也要的这三样,但那女子尝了一口就退却了,把东西往男子面前一推,摆摆手。我听不见他们说什么,但我能够明白那女子的嫌弃:这种东西也能吃?可怜那男子拼命的往嘴里填下去,终于在肚仁上桌前一刻,放弃了挣扎,捧着肚子买单走人了。
确实北京好多传统的食物,对食客来说会有一定的门槛,但作为一个兼容性极强的人,我对北京的食物接受度极高,而且爱吃。
但金生隆的自制酸梅汤实在是太差了,差到我这么宽容的人都摇头,跟那个女子似得:“这种东西也能吃?”
然后顺路去了趟富华斋,买了点饽饽一会儿要送人,就顺便吃两口豆卷啊,冰碗啊,豌豆黄啊,这家的点心确实做的细腻,室内也是仿了以前宅门里头的样,摆了两张罗汉床,可惜啊,来这儿打卡的人都抹不开面,那么垂足坐着,把身子扭过去,在中间炕桌上吃喝,特别别扭。其实这种家具,就该是脱鞋上炕,盘腿坐着吃喝才像样。不过他们只是想拍个照的,倒也不需要太讲究仪式,而我只是想纯粹吃一口的,也就院里坐了会儿,九月十月是北京气候最宜人的季节,供暖还没开始,天是蓝的,温度也不太高,院里还有点小风,比室内那么嘈杂拥挤要舒服多了。

我就是好奇,既然现在富华斋可以把饽饽做得这么细腻可人,前几十年这饽饽师傅去干吗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茯苓饼上了吗?
晚饭约了人,我在北京可不是只认识小妖精,我也是有亲戚的,我妈的亲姐嫁在北京。
哼哼,一想起我也是有大姨妈的人就特别不知道说啥好……
表哥小时候在常熟长到上学才去的北京,后来寒暑假又经常来常熟玩,而我每次去北京,总要找他一起吃顿涮肉。
南门,东来顺,聚宝源……

这回选在鸦儿李记,距离我表哥的单位比较近,又刚好我表侄子头天回国,过中秋来的。
我表侄子据说是个学渣,勉强北工大毕了业,国内混不下去,就跑去东大考了个研究生。
我也不大老懂的,不过能上北工大应该也不错吧,毕竟是北京的大学。东大是哪里?东京大学?小鬼子的学校,听着就不怎么样。
这次来北京的主要目的,就是这顿了。
虽然现在涮肉一年四季都有,但据说啊,早儿年间,也是要立了秋市场上才开始供应涮肉,所以是正儿八经贴秋膘的节目。
而且鸦儿李记是做烧饼的出身,当年一辆小车穿街过巷,到现在变成好多分店的坐商,这做烧饼的手艺可是传承下来了,特别是一个麻酱糖饼,吃了三个都不过瘾,可不敢再多吃,怕涮肉吃不下呢。
又是腆着肚子躺下,明天不能这样了,稍微吃两顿早饭就走。
当然这两顿早饭就一定是豆汁焦圈烧饼夹肉和炒肝包子。
我曾经在天坛尹三那边见过,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豆汁放在桌上,漂亮妹子拍完照,转身就走,也有人愁眉苦脸对着碗,完全不知道怎么下口。

可我就一碗不过瘾,必须两碗才够,再联想到我对其他北京食物的热衷,总觉得哪儿不对。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对五大洲四大洋哪处的食物又不热衷了?
豆汁必须配焦圈,再要个烧饼夹肉,这是我前几年北京常熟两头跑时候的标配了,地点是光明楼尹三,这儿没有人挤人的热闹,能安安心心的吃个早饭。天坛那边地方又窄人又多,又要排队又要拼桌,还没有烧饼夹肉,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去的。
喝完豆汁,再将余勇追穷寇,跑去吃缘赵记的炒肝和大葱猪肉包子。这家店离小妖精姥爷家不远,以前也是常来,据说以前叫炒肝赵的时候,在京城里就有这一号。其实我第一次来北京,吃过一次炒肝,也没特别挑店家,就路过的门脸进去一碗炒肝一笼烧麦,当时可真是难以下咽。后来跟红部长来北京时候,她精心挑选了姚记炒肝,我吃吃么,也很一般。也跟着主席的步伐去庆丰,好像也没多精彩。所以说,选吃的还得跟着本地人,而且是好吃嘴馋的本地人才行。小妖精当然是个嘴馋的人,不然干嘛跟我勾搭。

吃完打定主意要回家了,可路过京天红时候腿不争气,又跑去买了个炸糕吃,嘴馋这件事,是不会被肚子的容量左右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