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家新屋: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曹锦军围炉 2023-09-29 发布于湖北

投稿邮箱

黄梅,既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自古以来,黄梅人民富有反抗封建暴政和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如唐末的诸佑,明末的梅堂、刘汝国,以及清末的於天宝等,都是黄梅本地诞生的农民起义领袖。
大革命时期,黄梅之所以赢得了“同志三千、群众十万”的“小莫斯科”盛誉,是因为有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热血青年最早接受新文化、新思想,并迅速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传播到黄梅各地及周边地区。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领袖不同,黄梅早期革命者都具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基本来自富裕家庭,且有外出求学经历,因此视野更开阔、思想更活跃,如李子芬、宛希俨、吴致民、梅龚彬、王一飞、石炳乾、熊映楚、王达强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在黄梅县城,有两大家族的建筑群,曾经是黄梅党团组织的重要诞生地和活动地,即南街的帅家新屋(原址为清道光帝为帅承瀛赐建的“探花府”),和东街的梅家新屋。据《湖北市县概况》载,中共黄梅县委成立于1926年5月,旧址在县城帅家新屋(现为县第一小学),后迁到梅家新屋办公(老一中西部,现为鹏泰超市)。
从帅家新屋走出的革命者,是清代浙江巡抚帅承瀛的后代,主要代表性人物有:原湖北省委书记赵辛初(原名帅启泰),原湖北省委副秘书长赵家驹(原名帅启疆),共青团早期团员帅允中,县妇女协会领导成员之一的帅金凤等,帅金凤的未婚夫是黄梅著名烈士、曾担任中共鄂东黄蕲区特委书记兼中共黄梅县委书记的张获伯。
梅家新屋,除了曾经是中共黄梅县委的办公地,还是黄梅县妇女协会的诞生地。从梅家新屋走出的革命者,则是清末进士梅雨田的后代。

 梅家新屋旧址(老一中西北角)


一、梅家新屋的开创和兴盛

黄梅东街的梅家新屋,始建者可以追溯到明末贡生、安化训导梅枝(1540—1611)。梅枝是黄梅县新开镇柴子湖村人,在外为官时,仍然关心着家乡。在黄梅县城遭兵毁后,他执笔上奏朝廷,游说湖广巡抚郭惟贤,请求拨款修复。黄梅人感念他的功德,在城内东街为其建立“梅苑”,后又遭兵毁。他的后代梅雨田入仕后,在“梅苑”原址上修建起了“梅家新屋”。

梅雨田(1818-1893),字润之,号古芳,咸丰元年(1851)辛亥恩科举人,同治元年(1862)壬戌恩科进士,曾任江西兴国、瑞金、武宁知县,候选知府(四品衔),政声卓著,号“梅青天”。他与王柏心、黄云鹄、帅远燡、宛立俊、蒋梦楼、蒋奎楼、吴铎、石达生、邓文滨等鄂中及邑名宿友善,多有唱和。梅雨田家教甚严,希望子孙通过科考进入仕途,以光耀门楣。夫人汪氏,是明末追赠兵部尚书汪可受的后代,生有四子:长子梅良,附贡、任训导;次子梅实,同治十二年拔贡,候选教谕;三子梅庭,光绪丁酉科副榜,枣阳县学训导;四子梅彦,附贡、候选训导,也算家道兴盛。

到了梅雨田孙辈,尤其是到了曾孙辈,腐朽的清王朝已然没落,纵有再大抱负,也难以有所作为。于是,他们积极寻找新的出路,投身辛亥革命或新文化运动,充当反帝反封建的的先锋战士。正如梅雨田的曾孙梅龚彬在其回忆录中所说的“父母望子成龙,给我其名为电龙。他们当然没有想到,我长大以后,不仅没有为梅家光宗耀祖,反而成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叛逆者。”


二、投身辛亥革命的第三代

梅雨田的孙辈中,有辛亥元勋梅宝玑,还有支持、同情革命的老知识分子,民国时期的报人梅宝琳、梅宝琛、梅宝瓒等。据有关资料显示,梅龚彬的叔父梅宝瓒,或是“中共情报史上的第一人”。

梅宝玑(1881-1946),字镜垣,是梅雨田的弟弟梅福田的孙子。两湖总师范学堂肄业。曾在詹大悲办《商务报》任编辑,该报被查封后,力劝黄梅富家子弟胡为霖投资创办《大江白话报》。1911年由詹大悲接办更名《大江报》,因经济困难,梅变卖家中首饰,应办报之急需。同年,由孙武介绍,参加共进会,担任该会文书。1912年2月,改任武昌电报局总理,兼都督府参议。同年冬,袁世凯曾授以“勋五位”,黎元洪赐以“不爱钱、不惜命”的匾额。1913年,国会成立,为众议院候补议员。1918年荆襄自治,梅宝玑到鄂西组织队伍,抗击北军,后又回到北京。北伐胜利,回湖北与昔日同辈又有所活动。1928年隐居不仕,设馆授徒。1946年病逝。

梅宝琳(1874—?),字碧如,清末拔贡。梅雨田孙,梅良三子。民国时期地方教育家。曾入读本省两湖、经心、江汉、黄州府经古等书院,黄州府师范最优等毕业。宣统己西科拔贡,历充本省简易师范教员、远安高等小学堂堂长、黄梅县劝学所所长等职。1909年冬,革命党人刘尧溦、何海鸣,为办武昌第一张革命报纸《商务报》,到黄梅找宛思演筹款,梅宝琳与堂兄弟梅宝琛、梅宝瓒等,均予以资助。是年冬,《商务报》出刊,宛思演任经理,詹大悲任主编,梅氏兄弟均不驻馆寄稿。

梅宝琛(1872—1913),字南君,清末附贡。梅雨田孙,梅庭长子。肄业本省两湖经心、江汉、黄州府经古等书院,汉黄州府师范最优等毕业。历充本邑简易师范监学,高等学堂并黄州府初级完全师范学堂教员,县市镇自治会议员,鄂省教育司图书科编纂课员,启黄普通中学校教习兼管理。夫人黄氏,蕲春进士黄云鹄之女,国学大师黄侃的姐姐。

梅宝瓒(1881-1937),字东主(东举、东宇),清末副贡。梅雨田孙,梅庭次子。幼承家学,诵读诗书,后读两湖师范学堂,加入了菱湖诗社,文章辞采,冠于侪辈。与同乡同学宛思演等革命党人相投,倾向革命。辛亥革命光复后,在革命党人所办《震旦民报》中,由张芸天任经理,宛思演、方觉慧任副经理,梅宝瓒任总编辑,报纸对袁世凯攻击激烈,日销售万份,为汉口所仅见。该报后因经费无着而停刊。此后,曾担任黄梅老乡、上海市社会局长吴醒亚的秘书。据无线电专家、前外经贸部部长李强回忆,梅宝瓒曾以吴醒亚秘书身份作掩护,从事我党的地下情报工作,主要“搞日本方面的情报”。“八·一三”事变后回黄梅,家道艰难,忧郁而终。生前所为骈文、撰著盛誉于时,惜一无所存。


三、坚定革命理想信念的第四代

梅雨田的曾孙辈的杰出人物有:中共隐秘战线的杰出党员、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革中央秘书长梅龚彬,黄梅县妇女运动的先驱者梅开华,黄梅县共青团组织创始人之一的梅电夔,以及武汉中山大学地下党支部组织委员梅玉珂等。

在日本留学时期的梅龚彬

梅龚彬(1901—1975),原名梅电龙,又名逸仙,笔名龚彬、笈越,化名张柏生等。梅雨田曾孙,梅庭孙,梅宝琛次子。职业革命家,中国共产党隐秘战线的杰出人物。幼年时受书香门第的家庭教育,读过八九年私塾,12岁时父亲去世,15岁时在叔父梅宝瓒的鼓励下外出求学,1917年2月考入黄州府立学校启黄中学。1921年底,报考上海东亚同文书院,随后赴日留学。1923年回国投身工人运动。1924年秋,由贺昌、施存统介绍入团。1925年2月,由恽代英、沈泽民介绍转党,担任中共徐家汇支部书记。参与领导了五卅运动,被誉为五卅运动的五虎将之一。1926年4月,任共青团江浙区委委员,期间介绍陆定一入党。1927年3月8日,由董必武证婚,梅龚彬和夫人龚品娟、宛希俨和夫人黄慕兰同时在武汉完婚。1927年8月3日,和郭沫若、杨翰笙、李一氓赶赴南昌参加起义,编入叶挺率领的十一军,任二十四师七十一团指导员(政委)。1928年,考虑到梅龚彬有着优秀的学术造诣,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并兼任中央组织部长的周恩来把梅龚彬分配在潘汉年的领导下,开始逐步从事隐蔽战线的工作。在党组织的指示下,梅龚彬以知名学者身份为掩护,周旋于国民党上层社会,很快取得了国民党当局的信任。先后任暨南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法学院院长,香港达德学院教授等职。后参与民革创建工作,曾协助李济深组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李济深秘书。全国解放后,历任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政协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会历届中央委员、常务委员、秘书长等职。“文革”中惨遭迫害,监禁达八年之久,1975年8月1日不幸逝世。1980年1月,中共中央在全国政协礼堂为其举办隆重的追悼大会,乌兰夫主持,刘宁一致悼词。叶剑英、邓小平、陈云、乌兰夫、邓颖超、彭真、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敬送了花圈。夫人龚品娟(1910—2001)也是早期地下党员,入党后改名龚冰若。

梅开寰(1892-?),字士徵,梅雨田曾孙,梅实孙,彭泽知县宝琦三子。民国首义投充九江学生军光复有功,曾任江西北伐军义勇队长、湖北省夏口县初级审判厅书记,黄埔军校第五期教职员、司书等职。后任十九路军六十一师八旅十五团三营训练员。

梅电华(1904—?),名开巽,字殿华,梅龚彬二弟。毕业于启黄中学和上海大学。大革命时入党,后赴苏联莫斯科孙文大学学习,任苏联国营印刷厂工程师,归国后牺牲于新疆。

梅电夔(1907-1978),名开益,字电奎、殿夔,梅龚彬三弟。1925年就读读黄梅八角亭小学时,共产党员、石炳乾老师发动组织学生会,同时组织女子高小学生会,电夔与其堂兄弟姊妹梅英福、梅公仆、梅开华、梅玉琴等,都参加了学生会。学生会曾组织抵制日货的游行示威,不许商店卖日货。1926年5月,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黄梅特别支部宣传委员,1927年1月,接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黄梅地方委员会书记,兼任黄梅县青年团体联合会负责人。大革命失败后,他与黄梅革命志士转移至九江。在九江市委组织部长李文明安排下,梅电夔等一批青年东去上海,在叔父梅宝瓒的支持下,入中国公学读书,并以学生身份作掩护从事地下工作。从抗战期间,直至新中国成立,一直在其兄梅龚彬的特殊身份掩护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机关《团结报》编辑室副主任等职。1978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梅国徽,字含光,梅雨田曾孙女,梅庭孙女,梅宝瓒之女。在黄梅读书期间即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38年由堂兄梅龚彬介绍到延安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铁道部科研所副所长。梅国徽的丈夫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干部刘夕青(1914—1985),福建惠安人,原名肖锡卿,曾任国家铁道部卫生局局长,享受副部级待遇。和梅国徽一同奔赴延安的,还有与她年龄相仿的表侄女喻秋纹(表哥喻的痴的女儿),喻秋纹在延安与辛育龄相识,后结为伉俪。辛育龄(1921—2022),河北高阳人,是我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2021年获国家“七一勋章”,2022年6月去世,享年101岁。

梅宗林(1905—1927),又名中林,梅雨田曾侄孙,辛亥元勋梅宝玑之子。1912年至1922年先后读家乡私塾和县城八角亭高等小学。1923年到上海吴淞中国公学附中读书。在新思潮的影响下,与同学组织文学研究会,秘密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因编辑进步书刊,被学校指为宣传赤化、煽动学潮而勒令退学。这年8月,他回到家乡,与党团员宛希俨、梅龚彬、李子芬、石炳乾等建立黄梅党组织和发展黄梅团组织,并建立青年进步团体少年黄梅学会,推进了黄梅的革命斗争。1925年春,他转入上海东亚同文书院读书。同年五六月,在“五卅”运动中积极参加各种斗争。他负责编辑上海学生联合会主办的《血潮日刊》,宣传动员群众,揭露和打击反动派。他还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发动他们参加运动。由于在运动中表现出色,他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秋,他担任团上海市曹家渡部委书记,下辖8个团支部,有团员100余人。不久,调团中央机关工作,协助团中央领导抓青年职工运动。1926年夏,他被调到武汉,担任共青团武昌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委员。同年9月,任共青团汉口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927年春,他先后担任湖北省总工会工人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共武昌县委组织部长等职。“七一五”后,担任中共汉口第二区委书记,积极整顿和恢复党的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组织汉口人力车夫举行罢工斗争。同年8月,因叛徒告密被捕。9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汉口宁波里,牺牲时年仅22岁。

梅开华(1908—1928),女,字锦春,梅雨田曾孙女,梅实孙女,黄梅县劝学所劝学员梅宝珩之女,毕业于县立女子学校。在共产党员、县立女子学校教师石炳乾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是黄梅妇女运动的先驱者。1925年加入共产党,积极从事妇女运动。同年8月,湖北省妇女协会成立,在黄梅县建立第四分协会,梅开华担任负责人。1926年3月,黄梅县妇女协会在东街梅家新屋成立,梅开华任主席。1927年1月,出席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为妇女运动委员会主席团成员。1928年5月不幸被捕,在敌人的牢狱中坚贞不屈,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于县城大南门河滩,牺牲时年仅20岁。

梅玉珂(1904—1927),梅雨田曾孙女,梅良孙女。乳名梅春燕,三岁丧母。父亲梅宝瑜,字涤瑕,在汉口任职业律师。她少年时,在黄梅读过四年私塾,后赴汉考入武昌第一女中,开始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并加入少年黄梅学会旅鄂分会,与旅鄂青年共同研究革命理论。1925毕业后,为了寻求真理和反对包办婚姻,在堂弟梅宗林的支持与帮助下,跑到上海,考入神州女中,在该校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底,又回到武汉。1927年春,入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她积极参加武汉街头演说,揭露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残酷压迫与剥削中国人民的罪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玉珂积极参与党的秘密活动,经常到纱厂区域宣传革命,组织罢工,揭露蒋介石、汪精卫的反革命罪行。同年11月中旬,震寰纱厂资本家和伪工会,假借清党为名,开除了剪发女工多人的工籍。梅玉珂以中山大学代表的名义于同月27、28两日,率领23人的宣传队,到纱厂质问资方,深入工人住宅进行宣传活动。被工贼、流氓绑架,关押在国民党汉口卫戍司令部余荫里的监狱。她在狱中继续领导12个姐妹难友,展开了狱中斗争,并利用敌人的法庭,痛斥国民党、资本家、工贼、流氓镇压工人,迫害学生的滔天罪行。此时武汉卫戍司令胡宗铎用同乡关系,亲自提讯,欲为其开释。梅玉珂于相见之时,破口大骂胡宗铎。敌人的威胁利诱都告失败,胡宗铎令其爪牙,将梅玉珂杀害于汉口济生马路。她的父亲和表兄喻的痴(《汉口中西报》主笔、鸳鸯蝴蝶派作家喻血轮长兄)极力营救未果,梅玉珂牺牲后,由喻的痴收殓安葬。

梅春荣(1903—1936)。梅雨田曾孙,梅实孙,梅宝瑚之子。1910年至1918年先后在县城私塾和八角亭高等小学读书。1919年至1924年在县城教私塾。1924年冬,他与共产党员李子芬、石炳乾接触,受他们的影响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大革命运动。后按照党组织指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年5月,在国民党黄梅县党部担任常务委员。这是当时湖北省的第一个县党部。他利用合法身份大力支持和亲自开展农民运动,使黄梅农民运动发展迅猛。到1926年底,县农民协会下辖8个区农民协会,会员总数超过3万多人。1927年春,他被派往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回来后调任县农民协会组织委员。他协助县农协委员长,大力整顿、巩固农民协会各级组织,到1927年6月,全县农协会员发展到10万人。1927年秋,大革命失败,党发动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他积极参加了10月8日爆发的黄梅秋收暴动。后来被党组织派到南区,组织开展“三杀四抗”斗争。1928年2月,他在南区被独山反动团逮捕,遭受严刑拷打,革命立场毫不动摇。敌人无法,数月后将他释放。1930年春,黄梅土地革命掀起第二次高潮。他深入农村,组建工农赤卫队,做了大量的组织宣传工作。同年夏,他被党组织调到上海,先后担任交通员、联络员和特派员,帮助各地进行革命斗争。1935年秋,党组织派他回到家乡黄梅,开展党的地下活动。1936年1月在家过春节时,由于被敌探发现密报,被国民党县政府逮捕。牢狱中,他坚持斗争,坚贞不屈。同年农历三月初八日在黄梅县城北门山被敌人枪杀,牺牲时33岁。


四、从苦难走向复兴的第五代

六十多年以前,有一位青年学子,携带一支钢笔,一副黑框眼镜,立足于国立中山大学,与当时的国民党特务斗智斗勇,企图躲过敌人苦苦寻找的蛛丝马迹……四十多年以后,他扎根基层,投身教育,始终不忘谆谆教诲。他的成长,贯穿着智慧和坚守;他的思想,承载着民主和进步。他在历史洪流的波涛汹涌中读懂中国。他就是梅雨田第五代子孙的杰出代表梅向明教授。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看望在京休假的梅向明夫妇

梅向明,生于1928年11月24日。梅雨田玄孙,梅龚彬长子,著名数学家。1948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1948年至1949年留系任助教。1949年转移至澳门,任岭南中学教员。广州解放后,赴北京,在北京第二女子中学执教。1951年12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当选为北京市民主促进会理事。1961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毕业后,历任北京师范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数学系主任、副院长。曾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他编写的《微分几何》、《高等几何》被国家教委推荐为高等学校教材,在很多高校中采用,其中《高等几何》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

梅昌明(1932—2012),梅龚彬次子,原青岛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1932年4月29日出生于上海。1948年9月考入中山大学。1949年6月离开广州,辗转人解放区,9月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1982年至1987年担任青岛化工学院(现青岛科技大学)副院长。主要业务专长是理论物理和应用数学,除教学外,还从事外微分在电动力学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有一定的学术造诣。由于长期在化工院校任教,还涉猎化学工程、化工机械和高分子材料等学科。2012年4月28日在青岛逝世,享年80岁。

梅建明,梅龚彬三子,曾任武汉市特种工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一生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研究。

多年以后,梅向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回忆:“我和父亲交流不多,直到1981年党中央为他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我才知道父亲的真实身份,原来我的父亲真的是共产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却始终勇敢无畏,为父亲的事业保驾护航。后来,国民党特务开始怀疑梅龚彬的身份,梅向明遭到特务密切监视,企图从他身上发现有关父亲梅龚彬的蛛丝马迹。这时,有所察觉的梅向明终日“心无旁骛,一心向学”,“之乎者乎,知乎者也”,这才摆脱敌特的怀疑,为父亲的革命事业赢得生机。

从梅雨田到梅向明这一辈,梅家新屋的五代人,前后跨越200年历史,亦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家族变迁的缩影。虽然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命运,但可以清晰地看出家庭门风对后世的深刻影响,首先是不忘根本,其次是薪火相传。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家族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任何文化的传承,都需要不断地适应新的挑战和改革。以梅向明教授为例,他虽然出生于一个旧式地主家庭,但他的父母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深藏功与名,以致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长期在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岁月中度过,从他出生之日起,他的家庭就与中国共产党有着血肉联系,这就是梅家新屋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晚年的梅向明教授仍然坚定的表示,我们的责任,就是肩负起父辈们的使命,心系民主与进步的发展。无论是进步还是民主,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都在发挥着同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

    作者:商宏志,号风草堂主,1973年2月生,湖北黄梅人,供职于县民政局。热爱书法、写作和摄影。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会员,黄冈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黄冈市地名文化研究会理事、黄梅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黄梅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对地方文史有深入研究,曾负责黄梅“千年古县”地名文化遗产申报和红十五军军史馆的布置工作,并参与了《黄梅县地名志》《古县黄梅》《大美黄梅》《黄梅县老区革命故事选》《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军史》《黄梅县姓氏志》的编辑、校对工作。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