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你三四年才换一次手机,都在两千以内,说明了三种心理状况

 布衣粗食68 2023-09-29 发布于湖南

一个手机号,用十年八年的,不奇怪,一台手机用几年,就奇怪了。

总有一些人,更换手机,就像换衣服一样勤快。

每一次换手机,都经历挑选高端手机,并且可以炫耀一番。

随着时代的变迁,手机变成了人人皆有的生活用品,如何正确使用和更换,促成了各种各样的习惯。

假如你三四年才换一次手机,都在两千以内,说明了以下几种心理状况。

01

戒掉虚荣心,勤俭节约,不花钱买面子。

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法国的资本主义盛行,一些先富起来的人,生活越来越奢靡。

很多不够富有的人,也想挤进富人圈,把享乐当成人生的信条。

此时,莫泊桑写了小说《项链》,嘲讽那些爱慕虚荣的人。

一个叫玛蒂尔德的女子,丈夫是小职员,收入不高。但是她产生了虚幻的感觉,热切地渴望进入贵妇圈。

为了参加贵妇们的聚会,她把存款取出来,做了晚礼服,然后从好友那里借来一串项链。

在舞会上,她出尽风头,却把项链弄丢了。

借来的,终究是要还的。

离开舞会,她举债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项链,还给好友。从此,她节衣缩食十年,才把负债搞清楚。

再后来,她的好友说:“项链是假的。”

诗人汪国真在《哲思妙语》中说:“虚荣,很像一个绮丽的梦。当你在梦中的时候,仿佛拥有了许多当梦醒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什么也没有。”

人呢,真的不要为面子而活。当你在面子上消耗大量的钱财的时候,说明你的心灵越来越穷了。

最可悲的是,你越炫耀,越会陷入到“上得去,下不来”的怪圈。钱花了,炫耀的事情也做了,但是面子却很难留住。

俗话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谁是有钱人,谁不知道?在你亮出新手机之前,你的家底,亲戚朋友就知道了。搞不好,亲戚朋友在背后嘲讽你,太打脸了。

几年不换手机的人,就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是务实派的做法。

面子算什么,丢掉就好了。同时,你把钱包守住了,小日子比谁都踏实。

以此类推,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务实,年年有余的家风,自然就形成了。

02

戒掉攀比心,做好自己,不被别人的消费习惯吸引。

平时,我们和身边的人比一比,发现手机的价格不同,运行的速度也不同;外表美不美,大不一样。

并且你会觉得,自己的手机,总是属于慢半拍,不太好看的那种。

不知不觉,你有了换手机的理由:“别人的手机好看,别人的选择是对的......”你自己的认知,一步一步丢失。

从手机本身看,运行速度,和网速、内存、个人感官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单纯责怪手机,肯定是不对的。

外表好看,就更扯了。

大不了换一个手机壳就行了,为什么连手机一把换了?

再说了,手机的外表,千千万万的样子,你是不可能都比对,都用一次的。

有一种心理,叫“幸福在他处”。

看孩子,是别人家的更听话,成绩也更好。自己家的孩子,就是有九十分,也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能打满分。

看夫妻关系,别人家更和谐。人家都手牵手散步,而自己的爱人,总是保持距离。

看父母,就更气人了。别人家的父母,能退休,退休金好几千。自己的父母,要么不能退休,就是退休了,退休金也就一千多,造孽呢。

看房子,也不对劲。人家在高端小区。

记住,你永远比不过别人!

因为“别人”不是固定的人,而是一群人,包括你所有的熟人。

你就是你,一个人,顶多是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三四个人,怎么能比过数百人呢?

算了,不比了。过好自己的日子,让别人去嘚瑟吧。

03

戒掉好奇心,不赶时髦,不因多余的功能而多花钱。

看当下的广告,你会发现,人家把新款手机,吹得天花乱坠。似乎,一下子就上了七八个台阶。

一些新功能,让你非常动心。

你压根就没有想过,这些功能,对于你来说,是没有用的。

比方说,你不专门做短视频,用像素非常好的手机,可以拍视频的手机,就没有必要了。

还比方说,关于手机配置的问题,你不是专业人士,根本就搞不懂。专业术语,你也是一知半解。非常买某种配置的手机,显然是要当冤大头的。

如果你几年不买手机,还会发现一个买卖套路:过几个月,所谓的新款手机,掉价很厉害。忍一忍,等一等,可以节约很多钱。

有一种心理,叫“延迟性满足”。

对于当下的情况,你不马上回应,而是给自己缓冲一下。过一阵子,新鲜感没有了,你也就不要去会回应了。

农村有句骂人的话:“新马桶,三日香。”

三天过后,马桶装了东西,木香就消失了,也没有人赞美了。

很多功能,你不会用,用不上,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说不清。

04

开奔驰的,不一定是有钱人,也许是负债累累的老板。

用新手机的人,不一定有面子,也许是把脸打肿了一次。

认真观察,这个社会上,真正幸福的人,低调、简单。

车是用来代步的,手机是用来联系人的,别夸大其词,别张牙舞爪。

人一旦有了欲望,会很痛苦;一旦过上低欲的生活,会很舒服。

潮流,此一时彼一时,跟不上,也不必强跟。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