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3年听说刘峙流落印尼教书,蒋介石顿时不高兴:这像什么话

 幽游文摘 2023-09-29 发布于河南

1949年9月17日,刘峙应好友顾祝同的邀请,赴黄埔军校旧址,当时国民党当局日暮穷途,衰败之相已经很明了,刘峙在黄埔军校旧址,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片的荒凉破败,不免一股悲伤的情绪,油然而生。

就在几个月之前,刘峙还是徐州剿总司令,手握几个兵团五十多万大军,可短短的几个月的功夫,几十万大军飞灰湮灭,也等于坐实了刘峙“猪将军”的称号。

1953年听说刘峙流落印尼教书,蒋介石顿时不高兴:这像什么话

刘峙其实在淮海战役的时候,就几乎不在一线了,他名义上是徐州剿总司令,但蒋介石似乎也知道这位心腹爱将的能力,所以特意让杜聿明出任了徐州剿总副司令,还在此基础上专门设立了徐州前进指挥部,让杜聿明指挥徐州剿总下辖的及十万大军。

为了不让刘峙碍事,蒋介石还一纸命令,将刘峙调到了蚌埠。

可被蒋介石寄予厚望的杜聿明并未能挽救淮海战场的颓势,反而是直接送掉了80万大军,倒是刘峙跑的飞快,很快逃出生天。

从此开始,刘峙一路走下坡,直至生命的终点。

刘峙是“猪将军”吗?

显然这件事儿要一分为二的看,刘峙其实是个相当有能力的将官,否则也绝不可能在国民党军中身居高位。刘峙是保定军校毕业的,在黄埔军校当过教官,像杜聿明这些黄埔毕业生,见了刘峙都应该称呼一句老师。

幼年时期的刘峙吃过不少苦,周岁时父亲因与地主起了争执被打死,母亲带着他连续改嫁了两次,继父虽然对他很不错,但后母就没那么好说话了,所以刘峙从小就活得很通透,而且为人处世都很圆融,少了那么一丝锋锐之气。

这一为人处世的态度后来一直延续到他晚年。

无论是北伐战争还是后来的蒋桂战争,刘峙都是很勇猛善战的,立下不少大功,从这个角度去看,刘峙军事能力还是很突出的。

1953年听说刘峙流落印尼教书,蒋介石顿时不高兴:这像什么话

哪怕是后来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刘峙当时调动了三十万大军进攻中原军区,中原军区突围时,部队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中原军区一纵一旅佯装主力突围,刘峙很快就断定,这支部队是诱饵,因此下令将各路主力都调到另外两个方向上。

中原突围,其实各个突围部队损失都很重,和刘峙的手段不无关系。

可不要忘记,人是会变的。

刘峙逐渐身居高位以后,其实就已经有了怠惰的情绪,其实也容易理解,你奋斗了半辈子,好不容易打下了江山,难道你还能肯如年轻时候那样,不顾性命的去拼搏吗?

答案自然是不会。

所以纵观刘峙一生,早年与晚年差别其实很大,也有学者评价刘峙:

“北伐的骁将,中原大战的悍将。抗战中的逃将,解放战争中的败将。”

其实这也可以算是一个普通人一生的真实写照。

1949年,国民党当局败退台湾后,刘峙携姨太太黄佩芬及儿女到了香港定居,他心里很清楚,到了台湾蒋介石也不会放过他,索性就留在香港当一个愚公。

刘峙早年敛财,积累了不少财富,足以支撑他在香港滋润的活着。

可好日子没多久,刘峙的旧部就找上门,这些旧部早年在老长官的压制下,似乎并没有敛财,一听老长官在香港吃香的喝辣的,都涌上了门,刘峙一开始还好心接待他们,并给每个人一笔费用,可时间一长,刘峙就扛不住了,都给了旧部,他怎么活?

1953年听说刘峙流落印尼教书,蒋介石顿时不高兴:这像什么话

苦思冥想之下,刘峙带着一家老小离开香港,准备赴印尼定居。

可是刘峙忘了一件事,就是世界上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太平。

刘峙乘坐的轮船途经新加坡时,被一股土匪劫掠,他从香港带出来的财富被劫掠了一大半,后来到了印尼以后,沿途又被各地军警勒索敲诈,等到真正安顿下来的时候,这笔财富已经所剩无几。

为了生活,刘峙又开动脑筋,打算拿出剩余不多的钱来做生意。

刘峙以为自己早年发家,是因为自己颇具生意头脑,其实他忘了,当年他在国内之所以做投机生意发家致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国民党当局身居高位,他的财富其实都是通过他的权势不断累计得来的,和他经商的天赋关系不大。

到最后,刘峙把他仅剩的财产都填了进去。

一家子老小的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

面对此情形,刘峙也很绝望,却毫无办法。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刘峙的姨太太黄佩芬在当地华侨学校找了个教书的工作,这才养活了一家老小。

一段时间后,黄佩芬的姨妈在香港去世,她急于赶回去奔丧,但她又不愿意失去这份工作,就向学校建议让丈夫刘峙过来顶班,校长也知道他们夫妻的身份,考虑再三,后来还是答应了。

不过,倒是低估了刘峙的口才。

1953年听说刘峙流落印尼教书,蒋介石顿时不高兴:这像什么话

刘峙在学校里教书,干的竟然比太太黄佩芬还出色,等到黄佩芬从香港回来时,刘峙在学校已经出了名。

校长也大喜过望,干脆直接把他们夫妇全都聘请到了学校教书。

1953年,蒋介石偶然听说刘峙流落印尼教书,顿时有些恼怒,毕竟一个上将,流落异国他乡教书算怎么回事儿,他发消息给刘峙,让他回台湾来,并给寄去了路费。

得了蒋介石的命令,刘峙这才携全家回到了台湾。

刘峙晚年还是有福气的。

相比于汤恩伯、胡宗南,刘峙晚年还是受到了蒋介石特殊优待的,可见糊涂的人自有糊涂的好处。

刘峙在台湾生活了一段时间,提出要出游,可囊中羞涩实在出不了门,当时,在台湾的黄杰颇受蒋氏父子重用,担任陆军总司令兼防务司令,见老师囊中羞涩,给了刘峙一大笔钱,蒋介石看了报告以后,还破例批准刘峙出国游玩。

1953年听说刘峙流落印尼教书,蒋介石顿时不高兴:这像什么话

对比汤恩伯病了想去日本治病都不许,蒋介石对刘峙态度还算是不错的了。

1971年1月15日,刘峙病逝于台湾荣军医院,终年79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