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佳节,细数关于喝茶的6点基本礼仪,别在茶桌上闹了笑话

 小陈茶事 2023-09-29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八月十五,自古以来就热闹非凡。

月色高悬,看得见,摸不着。

那么美丽,又充满魔幻魅力。

月亮的存在,为漆黑的夜晚带来光亮,犹如信仰和希望。

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秋霜宜人,收获正当时,在皎皎月光中,与家人团聚。

闲坐闲聊间,除了那圆圆的月饼,还有一杯清茶相伴。

即便月饼甜腻,但辅以茶汤,口中便没有任何腻味,难得的舒坦平静。

在中秋佳节,难得的假期,想必很多朋友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中喝茶,或者被邀请。

而不管是作为主人,还是作为客人,都有相应的茶桌礼仪要注意。

以下,我们分为两个部分,具体聊一聊。

《2》

【主人篇】

1、烫壶温杯

站在待客之主的角度,做好茶具的卫生和清洁,是很有必要的。

通常情况下,很多人只考虑到用清水把茶具洗干净。

实际上,在正式冲泡之前,最好还要当着客人的面,进行二次清洁。

具体做法就是,用滚烫的沸水,把盖碗、公道杯、品茗杯,都烫洗一遍。

这个步骤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沸水可以杀菌、消毒。

被高温烫过的盖碗,可以确保安全和卫生。

就像去下馆子的时候,服务员也会提前端来一大盆开水给客人烫餐具。

第二,烫热了的盖碗,有利于闻干茶香。

把提前称好的茶叶,立刻投进还有余温的盖碗里。

紧接着,端起来上下摇晃,用温度激发干茶的香气,把盖子揭开一个小口,凑近鼻端,就能嗅到“干茶香”了。

第三,表达对客人的尊重。

给对方另一重保证——看,我很干净,茶具已经高温烫洗过了,真诚待客。

2、分汤的细节

按照正常的流程,投茶、注水、出汤。

当茶汤从盖碗倒进公道杯以后,静置一会儿,等绝大部分的碎末都沉淀到底下以后,就可以分汤了。

分汤的时候,尽量沿着茶杯的边缘,缓缓注入。

倒汤的速度要尽量慢,避免流速太快,溅到茶桌上,影响美观。

此外,还有“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的说法。

简单来说,就是品茗杯里的茶汤,最好只留七分满,从现实角度来看,更方便客人端起茶杯,而不会被烫伤。

如果倒“十分满”,用沸水泡出来的茶汤,温度很高。

客人不好抓握,更难以入口,作为主人,没有考虑不够周到,有失礼仪。

3、奉茶的方法

奉茶,也就是把茶杯送到客人面前。

讲究一点的人家,会用杯托盛着茶杯,双手保持平稳,递给客人。

而随意一点的人家,则会用茶夹夹着茶杯,奉给客人。

总之,无论是哪一种,主人都不能用双手触碰客人的杯口。

因为杯口是喝茶的地方,一定要随时保持干净。

杯托是最有仪式感的奉茶方法,而茶夹在茶桌上,可以视作手的延伸。

一切不方便用手直接操作的事情,改成用茶夹,就会优雅很多。

关键是,给客人留下得体大方的印象。

【客人篇】

1、认真赏茶

作为客人,出去喝茶,也要有相应的状态。

坐在茶桌前面,要及时调整出喝茶的感觉。

如果神情还在游离,天马行空,非但有些不尊重主人,还体会不到喝茶的美妙感觉。

况且,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品类,有不同的风味特点。

趁着中秋佳节,走亲访友,尝一尝各家的茶,也不失为一桩美事嘛。

【画外音】李麻花:我最喜欢蹭茶了,嘿嘿嘿……

但是,不管主人奉上的是什么茶,是否是自己喜欢的,都要认真地欣赏,认真地品茶。

第一步,就是观赏茶叶的外观。

按照正常流程,主人会在烫壶温杯后,把茶叶倒进盖碗里。

讲究一些的,还会倒在茶则上。

彼时,我们就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适当点评几句。

不过要记住,不同的茶类,点评术语也有区别,比如点评白茶的外观,可以说它芽头饱满,白毫浓密。

点评武夷岩茶,可以说它条索完整、紧结,干茶香气纯正。

点评红茶,可以说她条索细致,乌黑油润,香气清雅……

至于缺点嘛,就避开不谈,替主人扬长避短,是作为一个客人该有的素质哦~

2、卫生闻香

茶汤冲出来后,主人会把盖碗递到客人面前,邀请对方闻香。

ps:考虑到卫生的习惯,有些人会跳过这个步骤,看具体情况。

正常来说,我们可以揭开盖子,凑到鼻子边,细嗅茶香。

这里要注意,闻香的时候,鼻子不能靠得太近,也不要往里面吐气,这样会令人感觉不卫生。

还有,闻香不能太久,要及时传递下去,给其他客人闻,也免得盖子敞开太久,盖碗里的香气消散。

最最重要的是,闻香过程中,不要说话。

这时候如果说话,唾液有可能会喷溅到盖子上,导致在场的客人们扫兴。

所以,闻香的时间、过程、技巧,都很关键。

闻过香气以后,依然还是进行评价,且是正面的评价。

如香气纯正、富有层次、馥郁张扬,融合协调等等,总之只要是令人舒服的感受,都可以形容。

3、小口品茶

主人奉茶以后,作为客人就可以喝茶了。

更准确来说,是品茶。

端起茶杯,先闻一闻茶汤在热气腾腾的状态下,散发出来的袅袅香气。

先赞美,再喝汤。

由于泡茶讲究用沸水,刚刚倒出来的茶汤,不适合立马入口。

等到温度适当降低以后,再小口地品茶。

不要“一口闷”地喝完,如果太大口,难免有些不够文雅。

就像《红楼梦》里妙玉说的:“一杯为品,两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故而,我们出去喝茶时,最好也能小口小口地慢慢喝。

一杯茶汤,分成两到三口喝完,是比较好的。

如果会啜茶的朋友,还可以试着啜一啜茶汤,更好地体验香气和滋味。

如此一来,才显得自己认真品茶,尊重主人的茶叶。

《3》

以上几点简单的喝茶常识,中秋国庆期间使用,是很合适的。

当你对茶桌礼仪一窍不通的时候,以这篇文章来临时抱佛脚,够用。

而另外还有更细节的礼仪,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与情趣。

不过,一口吃不成胖子。

这些知识,我们放到以后的文章和视频,慢慢再写。

也希望各位茶友,与家人团聚期间,注意身体。

节假日的伙食以油腻荤腥居多,记得多喝白茶,清热降火。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