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身体困于柴米油盐,就让心灵去旅行

 鱼白书生 2023-09-29 发布于江苏

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旅行?

难道不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跑到别人待腻的地方?

这句玩笑其实说的对,但旅行的意义不止于此。

旅行在我看来,就是见世面、见天地、见众生,最后找到自己的过程。

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梁永安在《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一书中说到:旅行者是人类的观察者,走过阴晴风雨,遍阅人间悲欢,既在其中,又在其外。

我特别认可这句话。

何其有幸,我的脚步也走遍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因公出差也好,个人旅行也罢,每次旅程,都让我深刻认识到,这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有太多未知值得我们探索。

曾经,我跟别人说过,如果你想了解真正的中国是什么样的,不要只局限在江浙沪、北上广,这些地方太过光亮,就像班级上那几个永远考满分的学生,不足以代表整个中国。

你应该坐几次绿皮火车,最好是能贯穿南北东西的路线,你将在列车上看到最真实的人间百态。

今年7月,我去了一趟西藏,坐的就是绿皮火车。

卧铺票没有买到,48小时的硬座是我唯一的选择。

车厢里多数人是扛着大包小包的务工者。他们穿着早就看不出颜色的深色衣服以及快要开口的解放鞋,行李中有棉被还有卷起来的草席,有的还带着锅碗瓢盆。

还有是那些肤色黝黑,头发卷曲的年轻人,不论男女,多数有耳钉,年纪不大的他们,着装颇有上世纪的杀马特风格,他们不说普通话,手机外放的歌声,都是年代感极强的老歌。

车厢里还有有为了省钱四处挤位置的老人。

她五十多岁,孙子10岁,要半票,孙女5岁,可以免票。

但是老人用浓重的地方口音抱怨说,她的儿媳妇不给打钱,还让她暑假送两个孩子来拉萨,等暑假结束,再跟老人回郑州。

儿子儿媳都在拉萨做生意,她带着两个孩子在郑州生活和上学。

这次儿媳照样没给孩子买票,老人只买了自己的票,只有一个位置,带着两孩子,在这趟一票难求的进藏列车上,我真替她担心,该怎么给孩子安排地方休息。

深夜,两孩子困得东倒西歪,摇都摇不醒。

老人怀里搂着睡熟的孙女,孙子呢,就看谁的身边有一点儿空间,强塞进去。

她陪着笑脸,说着客气话,让人想拒绝,似乎又于心不忍。

可是,绿皮火车的硬座,就跟飞机的经济舱一样,空间逼仄,别说加塞个身高超过一米四的大孩子了,就是咱自己稍微胖点,都感觉占据了邻座的空间。

坐我对面的,是两个20岁出头的姑娘,厂里效益不好,两人干脆请假来西藏旅行。

她们有着bling bling的甲片,带着夸张感十足的大耳环,胳膊上的纹身着实显眼。

她们用家乡话亲密无间的聊着,对老人加塞来的男孩,体现了极大的包容和友善。

此时是凌晨1点。

安静的车厢里,灯光昏暗,每个乘客都睡意沉沉。

我打量着整个车厢,这里的情形,让我想起了京沪高铁。

不同于高铁车厢的宽敞明亮,干净有序。

在这样的绿皮火车上,你极少能看到手持星巴克,拎着笔记本电脑的商务一族,你也很难看到穿着精致,妆容靓丽,踩着细高跟的都市丽人。

绿皮火车上的人,更多的是为生活奔波的底层人。

换句话说,这里才是能代表普通百姓生活的众生画像。

梁永安在书中描写了他去偏远山区的经历。

那里经济落后,条件恶劣,贫穷和困苦,是压在百姓头上的两座大山。

但这样的地方,并非一无是处,在那里,人们的欲望很纯粹,吃饱穿暖不生病,就很好。

生活节奏缓慢而有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单也容易满足。

如果你总在快节奏的大城市里工作和生活,日子久了,你会迷失,也会焦虑,因为你被城市发展的洪流裹挟,多了很多不属于你需要的欲望和期许。

回到乡村,走进深山,剔除现代化带来的困扰,你会觉得幸福来得很突然。

如果身体不能在路上,那就让灵魂去旅行。

梁永安说:“决定一个人生命质量的,还是精神内部的局限。很多人一辈子都活在自己的缺陷中。”

所以,身体若走不出柴米油盐,那就让心灵去旅行,而车票就是书籍。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是梁永安先生的新书,记载了他从知青,到成为旅行者,文化学者的旅行日志。

他用每段难忘的旅程记录下他的心情和感受,以及他对人生的解悟。

关于婚姻,他的话很大胆:国家根本不要那么多人结婚。

关于见识,他说所有的短见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经济建设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关于阶层,他说,社会阶层最大的差别是文化财富的差别。

你在书中,总能找到亮点,跟作者遥相共鸣。

今天中秋,谢谢你的阅读,节日快乐。

喜欢今天的文字,点亮【赞】+【在看】,【分享】给更多人看。

 END
关注我,每周带你读本书。
作者:鱼白,一周一本书,分享知识和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