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籍名著《乐府诗集》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小夏ho78b993zg 2023-09-29 发布于江苏
        古代诗歌总集。一百卷。宋郭茂倩编。成书于北宋哲宗元祐年间。
        郭茂倩,北宋人,神宗、哲宗时在世。《四库全书总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茂倩为侍读学士郭之孙,源中之子,其仕履未详。本浑州须城(今山东东平县)人。此本题曰太原,盖署郡望也。”清人陆心源《仪顾堂题跋》考证,茂倩字德粲,元丰七年时曾作过河南府法曹参军。既擅长篆录,又精通音律,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学者。
        本集为广义上的乐府诗总集,总括了历代乐府诗,上起陶唐,下迄五代,收诗五千一百八十首,分十二大类。在各大类之下,又按乐曲曲调分若干小类。
        一、郊庙歌辞十二卷。用于祭祀天地神祗、太庙明堂、藉田社稷。始于汉高祖唐山夫人所制《安世房中乐》又称《安世歌》。汉以后历代皆有郊祀歌,其规模大致与汉相仿佛,历代“正史”皆有记载,本集全部收入。在文学史上,郊祀歌思想性和艺术性不高。但有些诗如《天地》,对于研究乐府诗及诗、乐、舞的发展,具有史料价值。
        二、燕射歌辞三卷。为宴会所奏的乐曲歌辞。周代至汉代,宫廷皆以《诗经·小雅·鹿鸣》用于饮食、宾射、餐宴之礼。至晋代,始有荀勗制新辞。
        三、鼓吹曲辞五卷。从恺乐而来,是用短箫铙鼓所奏的军乐,用于朝会、道路、给赐。汉称《铙歌十八曲》。这一部分有很多名篇,古辞如《上邪》、《有所思》等,拟作如李白《战城南》、《将进酒》等。但有些诗如《上邪》、《有所思》等,就其内容而言,不该属于此类,疑有错简。
        四、横吹曲辞五卷。来自北狄乐,是用鼓角在马上吹奏的军乐。原来也归并到《鼓吹曲辞》里。本集所载晋以后《横吹曲辞》,题“古辞”者只有《出塞》一首,时代、作者皆不详。这一部分里,特别是《梁鼓角横吹曲》中颇多名篇佳作,为后人传诵的《木兰诗》就是其中之一。其中描写黄河流域鲜卑、匈奴、羯、羝、羌等少数民族及汉族生活之作,风格与宋、齐、梁、陈等南方诗歌迥异,有助于研究古代少数民族的生活和文化。
        五、相和歌辞十八卷。收诗八百零二首,是十二大类中收诗最多的一类。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四弦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大曲》等九小类。其中《瑟调曲》有一百五十四首,所占比重最大。《相和歌辞》中,名篇相当多。古辞有《江南曲》、《陌上桑》、《东门行》、《病妇行》、《怨歌行》、《孤儿行》、《白头吟》等;拟作有曹操《薤露》、《蒿里》、《短歌行》,曹丕《燕歌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王昌龄《长信怨》、《从军行》,李白《蜀道难》,杜甫《前出塞》、《后出塞》,李贺《雁门太守行》,等等。
        六、清商曲辞八卷。本集《清商曲辞解题》谓:“清商乐,一日清乐。清乐者,九代之遗声,其始即相和三调是也。并汉魏以来旧曲,其辞皆古辞及魏三祖所作。”相和三调即相和歌辞中之《清调曲》、《平调曲》、《瑟调曲》;魏三祖指魏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叡。多为情歌,或写相思欢会,或写别绪离愁。其中《江南吴歌》又称《吴声歌曲》占其大半,几乎全是男女恋歌,以《子夜歌》最为著名。另有一些诗带有起源性质。张若虚名篇《春江花月夜》收于此。除《吴声歌曲》外,这一部分还有《西曲》又称《荆楚西声》和《江南弄》两小类。
        七、舞曲歌辞五卷。分杂舞和雅舞两类。雅舞用于郊庙祭祀,朝会饗宴;杂舞用于一般宴会。皆为官乐。
        八、琴曲歌辞四卷。以琴伴奏。有五曲、九引、十二操。一般题为畅、操、引、弄。《琴曲歌辞解题》引《琴论》云:“和乐而作,命之曰畅,言达则兼济天下,而美畅其道也;忧愁而作,命之曰操,言穷则独善其身,而不失其操也;引者,进德修业,申达之名也;弄者,情性和畅,宽泰之名也。”名篇有汉代女诗人蔡琰《胡笳十八拍》等。
        九、杂曲歌辞十八卷。本集解题称:“汉魏之世,歌咏杂言,而诗之流乃有八名:曰行、曰引、曰歌、曰谣、曰吟、曰咏、曰怨、曰叹,皆诗人六义之余也。至其协声律,播金石,而总谓之曲。”“杂曲者,历代有之,或心志之所存,或情性之所感,或宴游欢乐之所发,或忧愁愤怨之所兴,或叙离别伤悲之怀,或言征战行役之苦,或缘于佛老,或出自夷虏,兼收备载,总谓之杂曲。”《杂曲歌辞》中有些叙事诗如《秦女休行》、《羽林郎》等,通俗中见质美。而最为特出的是《孔雀东南飞》。此诗又名《焦仲卿妻》或《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现存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全诗悲楚动人,情节结构完整而严密,对人物性格的刻划尤其成功,而细腻的描写,适当的夸张、自然流畅的对话语言及开头结尾的艺术构思等都具民歌特色。
        十、近代曲辞四卷。亦为杂曲,以其出于隋唐之世,故名。
        十一、杂歌谣辞七卷。皆为不配乐的徒歌、谣、谚、谶语等。
        十二、新乐府辞十一卷。为唐代新题乐府,辞拟乐府而未配乐。或寓意古题,刺美人事;或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名篇有王维《洛阳女儿行》、李白《静夜思》、杜甫《悲陈陶》、《悲青坂》、《哀江头》、《哀王孙》、《兵车行》等。
        在编排体例上,本集按照先古题古辞,次古题新辞、再次新题新辞的顺序编次,乐府诗的类别和发展源流一目了然。于各大类之前,各大类中之乐曲曲调之前,皆有解题,其“解题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宋以来考乐府者,无能出其范围。”(《四库全书总目》)对于了解乐府诗的源流变化及其音乐特征有极高价值。其所引征古籍,颇多今佚者,这就为古籍辑佚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来源。
        本集的主要缺点是分类标准不一致。十二大类中,有的着眼于诗歌功用,有的着眼于乐调差异,有的着眼于表演形式,有的着眼于诗乐关系,等等,这就不免引起混乱。在采录上,亦存在着作品与作者张冠李戴,滥收文人拟作等弊端,或有串调等情况,但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说:“要之大厦之材,终不以寸朽弃也。”白璧微瑕,无伤其为乐府诗“第一善本”(同上)。
        本集在宋、元、明三代皆有刻本。明毛晋汲古阁本以宋元本为底本,失收一篇周慧孙序,较为常见。《四部丛刊》据此本影印,并补上周序。解放后,文学古籍刊行社曾影印宋本。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版校点排印本,以影宋本为底本,参校汲本,并作了大量他校,纠正原书不少错讹脱衍,书后附有诗名人名索引,是现今最好的本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