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方民族过中秋

 听雪楼75iz4v14 2023-09-29 发布于北京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图片

然而,我国北方民族自然也有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北方各民族是怎么过中秋的。

图片

在黑龙江和内蒙古,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达斡尔族要屠宰牲畜,备以丰盛佳肴和饺子,庆祝五谷丰登和牲畜兴旺,达斡尔族过中秋节也要做月饼,即在白面里夹上黄油、白糖、山丁子粉和窝瓜籽,然后把面放入刻有花纹的方、圆形木制模子里压成月饼,烙熟或烤熟做为节日点心。达斡尔人用月饼和西瓜祭神。

满族中秋节叫八月节,满族信萨满,有祭日、月、星辰的习俗,为此东北满族人过中秋不叫赏月,而称供月,显然是萨满的遗风。节日那天晚上,明月升空以后,满族家家户户在院子里摆着一张桌子,放上月饼、苹果、桃、梨、葡萄等水果和食品,点起三柱香,全家大小对着月亮叩头(有的地方只烧香不叩头),叩头礼拜后,围坐在桌边共尝月饼和果品。

图片

鄂温克族同胞过中秋节以合家欢聚、供月为主要内容。节日期间还探亲访友,互相宴请。中秋夜晚,人们聚集于篝火旁,欢歌曼舞,直至深夜。


图片

蒙古民族,尤其是草原上的牧民在过中秋节时有一个习俗——追月。中秋之夜,月明气爽,在银白色月光下,骑手们骑上俊马,奔驰在草原上。月亮由东方升起,骑手们朝西放马奔驰,直到月亮落下的地方。赏月在内蒙古则叫玩月,方式基本相同,家家门前铺上一张席子,上面摆着果脯月饼,家人围着果脯月饼盘膝而坐,在月下谈天说地,为远在他乡的兄弟姐妹们祝福祈祷。

图片

鄂伦春人在过中秋的也有吃月饼、赏月的习俗,也有供月和拜月的传统。鄂伦春人拜月河供月的形式是将画有月亮的神像挂在对着月亮的地方,将剥了皮的不带爪的野兽放在供台下,向神像磕头并祈求神保佑人马平安、打围顺利,孩子不生病。此外,鄂伦春人还有“打月亮”的习俗。中秋之夜,鄂伦春人会在空地上放一盆水,当月亮倒映在水中时,人们会向盆中仍小石子,直到把月亮打得“体无完肤”。团圆,永远是中秋的主题,鄂伦春族和其他各民族一样,认为中秋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每到中秋,鄂伦春人都会一家人坐在一起,喝酒聊天,祈求家族兴旺,寓意团团圆圆。

图片

中秋月圆之时,无论东北还是西北的锡伯人会举行隆重的拜月仪式,各个家庭都会于自家庭院中设置供桌并备好各种水果,全家向月亮叩拜,请月亮下凡,求月神保佑,今天的锡伯族人虽然已经没有了下跪祭月的习俗,但月下的一桌团圆饭仍然代表了家族里所有人在辛勤工作之余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