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国”与“庆” 作者:金辉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3-09-30 发布于陕西


说说“国”与“庆”

作者:金辉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30日 08版)

  【雅趣说字】 

  国庆节即将到来,人们由衷祝愿祖国繁荣富强,民众安居乐业。赵晔《吴越春秋》曰:“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由此,想说说“国”“庆”两字的演变。

 国字是个很古老的字。西周时,国(图①)字就有了,字形如同“或”,右为戈,左为“口”。“戈”会意用武器保卫“口”。这里的“口”代表的是领土。这个“口”不应读成口腔的“口”音,而是包围的“围(wéi)”音。也就是国土的意思。“或”是“域”的本义,也就是“国”。有意思的是,“国”字在《说文解字》里,不在“口”部,而是在“戈”部,作发声,也是这个道理。《说文解字》曰:“国,邦也。从口从或。”到了小篆,“国”(图②)的字形愈加清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邦,国也,按邦国互训,浑言之也。”

  古时的“国”与现代意义的国家概念有差异。商周时期,以城墙为主体,城墙高大坚固,周围设有护城河或护城堡,可以有效地防御敌人的入侵,便成了“国”。一般来说,规模不大,但有城市功能,则可称为城市国家,即城邦。像温州这样小的地方,在古代也称为东瓯国。杭州良渚古国是华夏古代传说中创立的城邦国家。有学者认为,这是迄今可以追溯的中华第一古国。

  说罢“国”字,再说“庆”字。

 读《说文解字》等文献,纵观“庆”字的演变过程,今日的“国庆”之“庆”字,与原先的字义有异。

  今天的“庆”,为喜庆、庆祝的意思,如“国庆”“校庆”等。而在古代,“庆”还有赏赐、善良等含义,内涵要丰富得多。记得还在单位上班时,每逢国庆单位总会分发点福利给员工,大家喜气洋洋,与古时的“庆”义相近。不过,表示真诚的庆贺这一层意思,在古代还是庆字的主要意思,如《诗经·小雅·裳裳者华》中的“是以有庆矣”。《国语·鲁语》中的“故庆其喜”。

  “庆”的字形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变化。甲骨文“庆”的字形(图③),犹如一头完整的鹿,头朝上,一对鹿角齐全,腹部有个“心”,好像是有人带着美丽的鹿,真诚地对人庆贺。鹿是远古狩猎所得的主要动物,硕大的鹿是庆贺时的贵重礼物,故而以此做庆贺之义。可以遐想,在远古时,如果谁家生了孩子,或是田猎有获,那该是多么值得庆贺的喜事啊。

  金文的“庆”(图④),字形有点变化,鹿腹处的“心”字,有的成了“文”。为何改成“文”呢,可能是表示鹿身上的花纹。这个字或许是表示身有斑点的梅花鹿,既美丽,价值又高,但其基本意思没变,依然是庆贺。

 小篆的“庆”(图⑤),上面是鹿字省略一部分,中间依旧是“心”字,仍然表达心意;下边是“夊”(suī),是“止”字的倒写,表示“往”,就是前往祝贺的意思。

  许慎《说文解字》认为,“庆,行贺人也。从心从'夊’。吉礼以鹿皮为贽,故从鹿省。”段玉裁注曰:“谓心所喜而行也。”贽,就是古时候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与当今的庆字义显然有区别。

  不过,有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说,仍未能接近本义,只能算是引申义,此前可能存在更古老的本义。他们认为,庆,恐是一种鹿的特有名称,尚无贺喜送鹿的意思,只因后世随着本义消失,其“庆贺”“祝贺”等引申义反而多用,取代了本义。至于今天的“庆祝”等义,仍是引申义。流沙河先生认为,“庆”就是传说中的麒麟。麒麟二音急读可拼成“庆”,“庆”字缓读若“麒麟”。此物罕见,见则大吉,故而衍生出庆贺诸义。张如元先生在辨识战国时期齐国文字时认为,左边做心右边做鹿的字就是“庆”字。因为庆字里包围“心”的那几笔,是表示鹿的前腿、躯干和后腿,而小篆“庆”下边的“夊”,在古文字里原来是写成类似于现在的“个”字的三个笔画,表示鹿的尾巴。小篆把原来表示尾巴的写成表示脚板的“夊”,这在文字学上叫作“讹变”。这类“讹变”在古文字里并不罕见。

 尽管说法众多,“庆”为会意字,其表示祝贺、庆贺、喜庆的意思,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出于实用性和便利性,文字往简化的方向发展是自然而然的。从“慶”字简化为“庆”字,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但大部分繁体字还保存着远古农耕社会的社会面貌、生活习性等信息符号,仍有重要价值。要想解开离我们越来越遥远的中国远古文化之谜,古老文字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把钥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