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家炼骨之法,重在一个“抖”字 在“抖”的练习中,可分为三个重要

 tjboyue 2023-09-30 发布于四川
内家炼骨之法,重在一个“抖”字。在“抖”的练习中,可分为三个重要板块。
第一是“抖手”。要求沉肩坠肘,小臂抬起,掌心对准乳根,从肩到肘到腕到手放松,然后上下甩手,功夫高的人手指之间骨骼的撞击能发出啪啪的声音。
第二是“抖尾练习”。采取两脚并立的立正姿势,双手自然下垂到体前,感觉自己好像长了尾巴的猴子,然后快速的左右摆动尾巴,这就是仙鼓弹抖,也叫抖胯。
第三是“抖脚练习”。采用两脚开立与胯同宽的无极桩的姿势,两手自然下垂于体前,然后上下抖动脚跟练到高深处,能把全身的骨骼都抖开,抖松了气也就通畅了。
传统武术中的“抖大杆子”功夫,现代搏击训练中的“抖绳”功法,主要目的在于将骨骼抖开。现今很多练习“抖杆子”的人误以为这是练习力量的,盲目追求重量和长度,甚至使用没有弹性的木棍在抖,这都是错误的。
“抖杆子”所用的杆子首先要有弹性,因为有弹性它的反作用力才能引起身体骨骼的共振,否则牵动胯和肩,让骨骼能保持水平。否则,越抖越厉害,身体骨骼倾斜就越厉害,不仅不能健身,反而伤身,就不好了。练功需要循序渐进,当空手的抖还没有练好就不要去抖杆子,更不要盲目增加重量,否则内家拳带来的运动伤害往往是以气血的衰败为代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