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上海新都市建设计畵鸟瞰图
|
睿则恩公司的《古地图库》,从全世界收集中国古地图的数字版,现在已经藏有九万余张,每年仍然可以收集到五千张。能够解读这些古地图的,都是有各种专门知识的人,比如想瞭解日本人画的《大上海新都市建设计划鸟瞰图》,大概就要抄点城市规划学博士们的文章。 |

中央站(火车站) |

|

|
 |
 |
 |
 |
睿则恩所藏《大上海新都市建设计划鸟瞰图》,民国三十年(1941)七月一日印刷,鸟瞰图的制作人:吉田丰;著作和发行人:盐川甚之助。地图在东京凸版彩印,由上海恒产股份有限公司发行。 |
 |
1937年淞沪战争之后,上海到处都是废墟,落入日军手中的,是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野心勃勃的侵略者是想把上海,变成大东亚共荣圈里的新都,日军扶植傀儡,成立所谓“国策公司”,制定了宏大的“新都市”计划。
|

上海恒产
位于“新都市”的 市政中心附近 |
新都市计划完全掌控在日本军部的手里,但计划的编制和运作则有,日伪的国策公司——上海恒产股份来实现。土地征收,出让和具体的建设,都由恒产公司负责,陈公博任日伪上海特别市市长时发牢骚说,恒产股份像煞第二个市政府……。
|

市政中心
|
1927-1937之间,南京国民政府已经提出过,雄心勃勃的“大上海计划”,打算在杨浦吴淞地区,建设新的港口和铁路总站,在江湾五角场构建大上海新的城市中心,取代代英租界的市中心地位。日本人新都市计划,重心依然在江湾地区,也曾利用了已建成的道路框架和基础实施。但日本人要建的是属于日本的“西亚”新都,日本人梦想成为大上海的新主宰。
|

庙行镇 |
1938年,日本人开始制定建设上海新都市计划时,将日本国内最具权威的城市规划专家,池田宏和吉村辰夫派来领导规划。三十年代,西方涌现的城市规划的新理论,如有机疏散,区域规划,邻里单位等,都能在池田-吉村的上海城市设计规划中看到其影响。
|
 |
新都市计划认为,港湾要靠近长江口,吴淞要开运河通铁路,使水陆交通相互联络,并在其周边建设工业区和商业圈。 |
 |

|

|
日本计划优先发展上海水陆交通,要在黄浦江口建中央码头,在江湾造中央火车站,以车站和码头为枢纽,将上海新都市划分成十类区域,即第一居住区,第二居住区;第一商业区,第二商业区;第一工业区,第二工业区,以及特别工业区,还有仓库杂物区。
|
 |
恒产股份编制的道路计划,取消了原来行政中心的丁字路口,使道路更加畅通。从鸟瞰图上看,市政府,警察局,社会局,图书馆,都围绕在一座有湖泊的花园——崇政苑周围。
|


|
道路系统设计分作四级,并绘制有详细的道路剖面图。在道路系统中,设计了不少放射性的马路,在道路的交叉口还设计了环岛,江湾五角场便是放射型道路的典型。
|

江湾跑马,#岛庭 |

|
 |
除开机场,码头和军用地块,以及现有的大地块,如江湾跑马场,密集的道路,将城市分割成许多小的区块。排水系统设计为雨污合流式,大雨时雨水将被分流到附近河流。
|
 |
规划中的新都市,利用河道周边设置绿化带,与附近区域的大小公园串连在一起。市场,医院,学校,图书馆等公用实施,在规划图中也标定了位置。煤气,电气,供水,电信,公交等,配套服务也都作了具体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