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级新生大会上的致辞发言

 社工实用知识 2023-09-30 发布于湖北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在一年好景之时,我们在美丽的人大校园相聚。首先,我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向全体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

风华正茂的你们怀揣着梦想、带着新奇踏进人大校园,为数学学院注入了最新鲜的血液。相信你们每个人对大学生活都有自己的憧憬,对未来人生都有自己的思考,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在这里开启新的征程、迈向美好未来。

数学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在科技时代大有可为。数学的奥妙、数学之美也值得大家用一生细细品味、探索。人大数学学科历史悠久、底蕴丰厚,自学院成立以来,我们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长足的发展。“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获批建设金融计算与数字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数学等领域深度融合建立交叉学科。人大数学学院也正着力构建更加卓越的教学体系、打造更加精良的师资队伍、建设更加美好的学习环境。期待朝气蓬勃的你们在这广阔的平台上,能够大有作为、一心向学,筑牢数学学科基础,与时代共进步、与科学同发展,将“实事求是”的人大精神代代相传。

亲爱的同学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充满无限可能的校园旅程在等待着你们探索,期望你们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最后,祝各位同学在人大数学学院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谢谢大家!

柯媛元书记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迎来了53位本科生,51位硕士生和15位博士生,共119名新同学。首先,欢迎你们加入数学学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今天起,你们将以新的身份,正式开启在人大数学学院的学习之旅。大学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象牙塔,是传承知识、引领社会的殿堂,同时也是锻造优秀青年的大熔炉。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五育并举”的理念,今天老师也同样想从这五个方面,分享几点对大家的期待。

希望你们砥砺德行,坚定理想信念。人无德不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健全人格、有崇高精神,是你们成长正确的价值导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们见证了两个历史百年交汇的重要时刻,未来你们肩负重任,责无旁贷。扎根中国大地是你们使命担当,期待同学们心怀“国之大者”,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

希望你们启智崇善,练就过硬本领。头脑的武装是探索真理、钻研学问的基础。青年是最有朝气、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理应走在追求真理、练就本领的前列。在人大数学学院的学习生活中,期待同学们激发学习志趣,保有“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欢喜”的勇气,饱含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热情,掌握高效学习方法,依托学院的平台和资源,建构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

希望你们强健体魄,彰显青春本色。活力、运动是青春的代名词,在体育锻炼中你们可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健康是责任,也是任务。期望你们在体育运动中感悟体育精神,以强健的体魄、饱满的精神、奋发的姿态迎接大有可为的未来。

希望你们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没有美滋养的人生是单调的。一所有品位的学校,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也应是一所美不胜收的学校。求是石、一勺池让师生们感受到美,繁花落叶间同学们的琅琅读书声,也让人感受到美,但美丽的校园里更需要充满朝气的你们构筑起多彩、丰盈、积极的精神世界。

希望你们自强不息,弘扬劳动精神。“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辛勤劳动、乐于创造的精神不断传承。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希望你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刚性和韧性,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弘扬劳动精神,勇于奋斗,意气风发,迈向未来的人生旅途。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同学在人大数学学院学习顺利、生活愉快,争做“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教师代表张倩伟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我是数学学院教师张倩伟,担任数学学院 2023 级硕士研究生班班主任。欢迎各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加入数学学院这个温馨大家庭。

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科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0 年的数学教研室。数学学院成立于 2018 年 6 月,学院自成立以来,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设有三个系,分别是数学与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金融数学与金融计算系。2019 年 10 月,数学学院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同年 11 月,获批“金融计算与数字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2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数学学院为每位成员提供了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站在这样一个平台之上,同学们一定能够立定心志,学有所成。

其次,大学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种研究性和创新性学习,在未来的征途中,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志存高远,目标明确,找准定位,规划好接下来的每一步;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培养敏锐的科学洞察力,夯实基础,勇于探索,拓展认知边界,提升认知深度,练就过硬本领,增强才干与见识。老师是同学们学术道路上的领路人,大家一定要与老师多沟通勤交流,遇到任何问题或困难都积极主动向老师虚心求教;同学是学习生活中的协作者,大家要与同学和睦相处,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最后,希望同学们通过在人大数院的学习,能够不断成长,学有所获,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衷心祝愿每一位同学,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追求极限,逐梦前行!

本科新生代表何俊澄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来自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级本科新生何俊澄。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自己初入中国人民大学的感受。在这里,我要衷心感谢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

回望来时路,少年壮志当拿云,一路披荆斩棘。攀登之初,我遭遇重挫。高一时,我的化学开学考,在周围同学都考90多分的情况下只考了刚刚60分,上课听不懂,做题错误百出,举步维艰。但我坚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秉承“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精神,上课跟上老师的节奏,课后认真整理错题,回顾笔记。在老师的谆谆教诲和同学的热情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正是这种“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精神指引我的一叶扁舟驶过风雨,奔赴心中的山海,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这座神圣的殿堂。

中国人民大学延续着陕北公学在艰苦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忠诚团结、紧张活泼、艰苦奋斗”的精神,拥有一流的师资水平,荟萃天南地北优秀的同学,是全国顶尖的综合性大学,是培养中国社会未来栋梁的沃土,令人神往。在这里,我选择金融数学双学位学习,因为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万物皆数,数学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金融可以使我们了解现代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运行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将这两者有机融合,我相信自己能在一位位博学多才、远见卓识的老师的引领下,在中国人民大学这个热诚团结的集体中,不断进取,慢慢形成文理交融的思维模式,体味数金的变幻多彩和崇理务真。

在当今对立竿见影的过度追求,对速成推崇使得浮躁之风盛行的社会中,我们青年一代大学生应该以中国人民大学校训——实事求是为准则,秉承中国人民大学精神,知行合一,知求实务真之理,行务实笃行之风。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荣幸地加入中国人民大学,这所朴实无华、传承精髓的大学将会开启我们每个人新的篇章。大学生活纷繁多彩,在多元社团活动中,我们将结交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在学以致用的实习经历里,我们能躬身反省、提升格局,在价值创造、转化和实现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在各种交换学习项目内,我们会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收获新知。在中国人民大学这个温馨热诚、群英荟萃的大家庭中,我们都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开拓出一方新天地。

我希望大家,更希望自己能不负韶华、学有所成,能为中国人民大学贡献一份力量,即便微如萤烛末光,也要增辉日月。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我希望自己能尽己所能,扎根学校沃土,向优秀的学长们学习,感恩母校,回馈社会。

今天站在新起点,即将踏入梦想的摇篮——中国人民大学,我感到无比激动与自豪。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前方依旧道阻且长,让努力见证青春的绽放,让中国人民大学精神薪火相传,弦歌不辍。谢谢大家!

硕士新生代表阚慧瑜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数学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阚慧瑜,很荣幸可以作为新生代表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新生由衷地感谢在忙碌的开学季给予我们悉心的帮助和支持的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志愿者同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我深刻地以能够成为一名“人大人”而骄傲,相信在座的各位新生也和我一样,选择来到人大,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在我本科的学习生涯和过去两年的学生工作经历中,有过明德楼教室里通宵的灯火,有过走出公教二楼嗅到的青草的芳香,有过天安门广场上喊出“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也有过在首都体育馆见证五星红旗在冬奥赛场上冉冉升起,学校教会我理性地思考分析问题,也让我饱含青春奋斗的激情。

人大就是这样一方有底蕴又有温度的校园,实事求是的校训教导我们做科研要脚踏实地、厚积薄发。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在研究生阶段,我们依旧要认真扎实地学习理论知识,上好每一堂课,吸吮养分,努力生长;也要拿出敢闯擅闯“无人区”的决心和本领,在科研的道路上勇于探索,勇于尝试,就像一颗种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知识的沃土中努力成长为“成材”的大树,共同努力让科研事业更加地枝繁叶茂。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即将开启的研究生学习时光,因为崭新而令人期待,也因为未知而令人迷茫,但幸运的是,有学院的每一位老师为我们指引前行的方向,有可靠的师兄师姐为我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但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我们心中的情感一定是相通的,既感到无比振奋,又深觉使命在肩,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在人大这方校园里、在数学这座知识的殿堂里碰撞出惊艳的火花。

“东风得势,时代更新,趁此机,奋勇前进”。愿我们都能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科研的漫漫征途中不断探索,在人生的奋斗道路上砥砺前行,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谢谢大家!

博士新生代表钟鼎之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23级博士新生钟鼎之。四年前的今天,数学学院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加入了19级拔尖班这个大家庭。在拔尖班度过的四年,是我人生中最精彩,最充实,也是最享受的一段时光。

这四年里,我享受着求学的快乐。拔尖班的课程很有难度,许多科目都是对标国家一流水平,我学着很有压力。但这份压力不是我一个人在承担。我记得黑板上的一段段公式和符号,不论课上课下,老师们有求必应,解答我们的困惑;我记得班主任老师线上线下的一次次关心,学习上鼓励和引导,生活上嘘寒问暖,细致入微;我记得答疑教室的一个个夜晚,师兄师姐们的专项答疑,进一步解决我们对课程乃至大学生活的疑问;我记得与同学们结伴而行的一条条校园路,我们畅所欲言,从学科问题到人生愿景无所不谈。正是在老师引导、学长帮扶、同学交流的氛围中,我练就了扎实的数学基本功,树立了数学人的自信,也养成了热爱思考、敢于交流的习惯。在今后的人生中,我会一直感谢这段求学时光,感谢它带来的自我成长,感谢它带来如此真挚的师生情谊和友谊。

就这样,我度过了美好的本科四年。而四年后的今天,我作为23级直博生的一员,再次投入了学院的怀抱。我坚信,学院对博士生的栽培,一定会更加细致和用心;我怀着满腔的激情,迎接即将开始的科研生活。

相较本科阶段,博士的旅程有着更为神圣的使命。诺贝尔曾说:“科学研究的进展及其日益扩充的领域将唤起我们的希望。”作为博士,我们要在自己的领域刻苦钻研,不满足于学懂已有的理论,还要深入研究前沿问题,推进领域的知识边界,最后为全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我想,这要求我做好以下两个人生课题。

第一,提升专业认知。面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一个合格的博士应该有清晰而全面的认知,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能抽丝剥茧,理清学科自身的发展脉络,把握领域内在的知识结构,能在小切口发力;又能纵观全局,理解学科与相关领域的联系,了解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交流与动向,找到真正有价值的课题。这样兼具深度与广度的专业认知,是我们科研路上最稳定的内核。第二,锻炼沟通能力。当今的科研,交流和协作永远是主流:灵感的诞生,合作机会的出现,往往都在与同行们的互动中。然而,恰到好处的沟通往往不容易,我们应重视对沟通能力的锻炼。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学校的学术报告,学院的“学术论坛”等活动,都是我们与其他研究者交流合作,锻炼自己的好机会,要好好把握。此外,从文献检索到论文写作,从小组合作到情绪管理,这样扎实的科研基本功,也是我们要不断修炼的。

博士的旅程少有一帆风顺,它是孤独的,是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希望在学院的关切中,在导师的引导下,在同学们的陪伴下,更重要的是在我们每位同学的不懈努力中,我们能在黑暗中发现曙光,在汪洋中找到灯塔,实现求学的真正价值。我与在座的各位共勉!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复制搜一搜分享收藏划线

人划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