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师解析】(教师需要写的部分) 新课标II卷作文与语言文字运用题关联,从形式看,大体与今年教育部四省联考卷一致,也与必修上第七单元《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登泰山记》等文章的文章意旨相契合。本作文观照学生成长的真实生活情境,指引学生去探索和思考时代文化的价值冲突,从自身的成长经历、独特的个体感悟,引导当代青年关注个人的“精神成长”与“社会价值”。 细读材料并结合语言文字运用II,可以得知,青年通过戴耳机来获得一时安静的做法,是基于“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愿望,青年渴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是从现实生活出发的呼吁。这个空间,可以是物理上的一间居室、一处书房、一片独处的天地,也可以指属于自己的隐秘的、独特的、不被打扰的精神空间。 材料中,这个安静的、属于自己的空间有三个作用:放松、沉淀、成长。根据材料要求,我们需要正确解读出这三个关键词的内涵。回溯材料与观照时代生活,我们可以得出:放松,是获得精神的释放与宁静;沉淀,是思考反拨,专注积累与提升;成长,是朝着自己的理想,心无旁骛,宁静致远。因此,在行文时,我们紧密要关注当代青年这一写作对象,又要抓住“安静”这一核心话题,从安静的三个作用“放松”“沉淀”“成长”生发思考与联想,探明“静”的精神文化底蕴在现代社会的时代生活的能量释放。 【写作思路】(教师需要写的部分) 1.安静与放松的关系。 喧闹、紧张、忙碌的时代生活,是写作的背景,观照情境生活,展开联想思考,抒发个人的独特感悟,才能回溯本真的生命状态。安静一下,不是消极逃避,而是暂时的放松,从压力与烦恼中解脱出来,在安静的天地,感受阳光空气,闲看江河花草,窥见自然的律动,慢下来安放疲倦的心灵,经营诗意的人生,叩问生命的意义,让本真的生命气息油然回归。 2.安静与沉淀的关系。 世界日新月异,安静是暂停键,在休憩放松之余,需要总结反思,沉淀升华,为成功蓄力。沉淀的内涵是时间,是积累,是专注,亦是修炼。考生由此生发思考与联想,可以从安静与专注力的关系入手,可以结合沉淀与积累的关系行文,可以思考沉淀与成功的关联,可以分析沉淀对创新创造的意义......总之,联想是丰富的,只要关联材料,考生都可以从自己的人生实践和种种见闻中进行举例论述。 3.安静与成长的关系。 任何人都不会是一座孤岛,不在世事中成长,就在尘俗中顿悟,积极探究人生的意义,生命才会丰盈。因而,安静是韬光养晦的蛰伏,时刻为强大整装待发。在安静中成长,需要树立明确的人生理想,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努力。写作时,考生要立于“当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上,寻找学习、生活的榜样,审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关系。 ![]() |
|
来自: 当以读书通世事 > 《070-语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