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整修烈士墓4万余座 湖北为3万余名烈士铺就“归家路”凤凰网湖北

 君临天下100 2023-09-30 发布于湖北

原标题:整修烈士墓4万余座,举办零散烈士墓迁葬仪式200余场次

湖北为3万余名烈士铺就“归家路”

散葬烈士墓迁葬入烈士陵园

散葬烈士墓迁葬入烈士陵园

看望烈士遗属

看望烈士遗属

志愿者擦拭烈士墓碑 通讯员供图

志愿者擦拭烈士墓碑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通讯员 包晓霁 常梦星

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

今年的9月30日,全国迎来第十个烈士纪念日。

荆楚大地,英雄辈出。70多万荆楚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生命,登记在册的烈士就有12.9万名。

岁月无声丰碑为证。近年来,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印发《全省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实施方案》,将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

截至目前,湖北省对1012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41836座烈士墓进行整修,共集中举办零散烈士墓迁葬仪式200余场次,让31979名烈士“归家”,为300余名烈士成功找到家属。英雄的土地,用温情铺就烈士的“回家”路。

5个月找寻,他们在草丛中找到五角星

“甘烈士,我们又来看你了!”八一建军节前夕,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党员志愿者马良片、曾群,和退役军人喻文华、李炎诚、张晓宇等一行10人,来到马良镇襄河村十组附近的甘和顺烈士的墓碑前,插上党旗,清扫、鞠躬、献花、描红。

2022年9月16日,沙洋县马良农贸公司的俞进平看着电视中第九批88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直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30年前在山上杂草丛中看到的一块带着五角星的残缺墓碑浮现在他脑海。俞进平联系到好友曾群,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寻找记忆中的烈士墓,帮烈士找到家人。

他们利用空闲时间,拿着镰刀上山找烈士墓,却一次次失望而归,让俞进平怀疑是不是自己记错了地方。2023年春节,俞进平给亲人扫墓时,不甘心的他朝着记忆中模糊的方向搜寻,突然看到杂草丛中露出的半截墓碑,他欣喜地扒开杂草,用袖口擦拭残缺的墓碑文字,看到了那颗魂牵梦绕30余年的五角星,5个月的寻找终于有了结果。俞进平立即拿出手机拍摄了烈士碑文:“甘和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第七十七团一营四连战士,系广东省中山县四区桂北乡牛头埔人,于一九五一年三月参军,在一九五四年八月二十二日上午七时因公出发,遇洪水牺牲。一九五五年二月一日立碑。”

根据碑文信息,俞进平和曾群立即通过“英烈褒扬”微信小程序,发布甘和顺烈士寻亲申请,并告知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广东和湖北两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跨省核实烈士身份信息,确认了甘和顺烈士身份和安葬地信息。

三代相守,在他乡74年的烈士魂归故里

1945年7月,八路军在山西省平遥丰盛村休息时遭到敌人突袭,两个人身负重伤壮烈牺牲。八路军队伍在行军前安葬了两名烈士,并嘱托村民贾林香的公公照看两座烈士墓,因走得匆忙,八路军同志没有告知两位烈士的具体情况。贾林香的公公只是从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一位烈士是司令,另一位是团长,姓邹。5年后,其中一位烈士桂干生的家人找来,带走了他的遗骨。但是姓邹的团长,一直没有等到亲人。

74年里,从贾林香的公公,到她,再到她的儿子,一家三代,一直守护着邹团长的墓。随着贾林香的年纪越来越大,她更加渴望能在有生之年,为邹团长找到亲人。

2014年,贾林香认识了研究八路军历史的专家王京利。王京利翻遍有关史料,几经辗转,终于确定了这位无名烈士的真实身份——湖北红安烈士邹开胜。

2018年11月12日,邹开胜的后人来到丰盛村,经过商议,决定开棺取骨,将遗骨和邹开胜后人的资料送到上海复旦大学进行DNA检测,结果证实,这位无名烈士正是邹开胜。

2019年4月18日,邹开胜的后人将邹开胜的英灵接回故土,看到外公邹开胜的遗骸回归故土,张女士激动地说:“外婆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回外公遗骸,她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三代人74年接力守护烈士墓的故事至此画上完美句号。

传承烈士精神,仙桃老人坚守40余年

青山有幸埋忠骨,英名长留天地间。2023年9月28日上午10时,在伏虎山烈士陵园李汉俊烈士墓前,来自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退役军人大学生“国防绿”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列队整齐,鞠躬默哀,怀着庄严肃穆的心情瞻仰革命烈士,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追思他们不畏牺牲、无私奉献、忠诚为民的崇高革命理想。

同样的场景,也一次次在位于湖北仙桃的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胡幼松烈士纪念馆延续。做好纪念馆清洁卫生、撰写花篮绶带标语、主持祭扫流程、讲解胡幼松革命事迹……这些流程,74岁的唐敦新一干就是40多年。

潜沔农运领导人胡幼松,是仙桃市陈场镇幼松村人。192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壮烈牺牲,年仅32岁。听着父辈们的革命故事,身处烈士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红色基因逐渐融入唐敦新的血脉。1970年,21岁的他作出决定:搜集整理胡幼松烈士的生平资料,让烈士精神传承弘扬。

那个年代交通不便,唐敦新靠着双腿,查找资料,寻访目击证人。他曾步行3个多小时,自带干粮,自灌瓶装水,晚上睡两毛钱一晚的旅馆大通铺。唐敦新行程1000多公里,自费5万多元,收集整理了胡幼松及其他970多位烈士的生平事迹,形成近400万字文字材料,装满38个档案盒。

1978年5月23日,胡幼松烈士纪念馆、纪念碑建成开馆,唐敦新多了个身份:义务讲解员。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冷风刺骨,不论是团队参观还是三两游客,唐敦新总会立即放下手头工作,往返18里路前来讲解。从自行车到电动车,从青年到古稀,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如磐初心。

为烈士更新信息,点滴小事总关情

2022年6月24日,在武汉市东西湖区睡虎山烈士陵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人武部等军地工作人员陪伴烈士亲属,来到董国庆、舒孝华、马建华、李德超4位烈士墓碑前,更新其生平事迹牌。更新后的董国庆烈士生平中,“共产党员”几个字格外醒目。抚摸着事迹牌,烈士遗孀王娥珥眼含热泪,内心十分安慰。

董国庆等4位烈士牺牲在抗洪抢险战斗中。2022年6月下旬,武汉市东西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到董国庆烈士遗属家中慰问时,其遗孀王娥珥道出一个心愿:董国庆生前是共产党员,他非常看重这一身份,但近30年来,其生平事迹中没有相关记录。

事关烈士遗属心愿,事事无小事。东西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当即责成寻访专班进行寻找。但多年过去,董国庆究竟何时入党,不仅他当年的同事已记不清楚,区档案馆的档案中也没有明确记录。寻访专班没有放弃,他们通过径河街道机要办公室,终于找到了董国庆的人事档案,其中的入党原始材料显示,董国庆于1991年6月25日成为预备党员,1992年6月24日转为正式党员。这份材料,终于圆了遗属近30年的心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