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每逢佳节胖三斤”,今年中秋+国庆“双节临门”,给了不少人大吃特吃的好机会。大人多吃了一些,可能问题还不大,散散步、消消食就好了;小孩多吃了一些,就有可能出现种种不适,腹泻就是很常见的一种。 作为药店人,你会怎么帮助腹泻的孩子、着急的家长? ![]() 小儿腹泻是怎么回事 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西医认为,本病的致病因素复杂多样,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均是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 其中,以病毒感染,尤其是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加之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消化功能不够完善,肠黏膜的防御功能差。且因儿童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消化系统负担较重,而正常的肠道菌群尚未建立,所以小儿容易出现腹泻。 ![]() 小儿腹泻可用什么药 小儿腹泻属于中医脾系疾病“泄泻”范畴,中医认为外感风、寒、暑、热之邪与湿邪相合,就会导致腹泻。此外,小儿脾胃虚弱,运化功能较差,过饱、过饥或者是不恰当的喂养方式,均有可能损伤脾胃,引起伤食泻。 对小儿腹泻的治疗,目前一般采用西医治疗为主,但中医治疗对于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等亦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家长可根据医嘱配合使用中医药。 ![]() 湿热泻: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证候表现: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泻势急迫,次频量多,气味臭秽;或夹少许黏液,腹痛阵发,发热,烦躁哭闹,食欲不振,口渴喜饮;或伴恶心、呕吐,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紫。 辨证要点:该证型夏、秋季多见,适用于急性腹泻,症见大便次数多、便质稀、气味腥臭,伴发热、口渴、小便量少而黄。 可选药物:葛根黄芩黄连丸。 ![]() 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证候表现: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腹痛肠鸣;或伴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淡红。 辨证要点:该证型适用于急性腹泻,症见大便次数多、便质稀,无明显臭味;或伴有流清涕、咳嗽、痰液清稀等呼吸道症状者。 可选药物:藿香正气散。 ![]() 伤食泻: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证候表现:大便稀溏,夹有食物残渣或乳块,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恶心、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宁,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或指纹滞。 辨证要点:该证型适用于食饵性腹泻或饮食不当引起的腹泻,症见便中带有不消化食物残渣,同时伴大便酸臭、腹胀、口中异味等消化不良症状者。 可选药物:保和丸。 ![]() 脾虚泻: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证候表现:大便稀溏,色淡不臭,食后即泻,时轻时重,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或指纹淡。 辨证要点:该证型适用于迁延性、慢性腹泻,或出生后、病后伴发的腹泻,症见大便稀、无明显臭味,排便时间常在进食后不久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消瘦、乏力、面无光泽等慢性消耗或营养不良者。 可选药物:参苓白术散。 ![]() 脾肾阳虚泻: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证候表现:久泻不止,大便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形寒肢冷,面白无华,精神萎靡,寐时露睛,脱肛;小便色清,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指纹色淡。 辨证要点:该证型适用于小儿慢性腹泻或难治性腹泻,症见大便质地清稀,或伴有不消化食物残渣,但无明显酸臭味,同时伴有怕冷、四肢凉、精神不振或营养不良等表现。 可选药物:附子理中丸+四神丸。 ![]() 气阴两伤泻:健脾益气、酸甘敛阴 证候表现:泻下过度,质稀如水,心烦不安或精神萎靡,皮肤干燥或枯瘪,目眶及囟门凹陷,哭时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唇红而干,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辨证要点:该证型适用于小儿急慢性腹泻出现中重度脱水,但末梢循环尚可者,可配合应用此证治则,进行辅助治疗。 可选药物:人参乌梅汤加减。 ![]() 阴竭阳脱泻:挽阴回阳,救逆固脱 证候表现:泻下不止,量多次频,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苍白或清灰,四肢厥冷,哭声微弱,哭时无泪,尿少或无尿,舌淡无津,脉沉细欲绝。 辨证要点:该证型见小儿急慢性腹泻出现重度脱水表现者,为重型,以西医补液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法,可配合应用此证治疗方法进行辅助治疗。 可选药物:生脉散+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 药店还有什么药可用 除了上述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和汤剂之外,对市面上治疗小儿腹泻的中成药,2022年发布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腹泻专家共识》推荐如下,值得药店人关注。 ![]() 儿泻停颗粒:清热利湿、涩肠止泻 适应证:湿热泻;急性腹泻、轮状病毒性肠炎。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1~6个月0.5g/次,7个月至2岁1g/次,3岁2g/次,4~6岁3g/次,7~4岁4g/次;3次/d;3d为1个疗程。 ![]() 苍苓止泻口服液:除湿清热、运脾止泻 适应证:湿热泻;急性腹泻、轮状病毒性肠炎。 用法用量:饭前口服;6个月以下5mL/次,6个月至1岁5~8mL/次,1~4岁8~10mL/次,4岁以上10~20mL/次;3次/d;3d为1个疗程。 ![]() 健脾止泻宁颗粒:清热除湿、健脾止泻 适应证:小儿腹泻、非感染性腹泻等;临床以腹泻便溏、腹胀腹痛、纳差、苔薄白为特征。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1岁5g/次,6次/d,2岁10g/次,5次/d,3~4岁15g/次;4次/d。 ![]() 神曲消食口服液:消食健胃、健脾理气 适应证:伤食泻;食饵性腹泻,迁延性、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餐后半小时服用;1~4岁5mL/次,5~14岁10mL/次,3次/d;2周为1个疗程。 ![]() 胃肠安丸: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 适应证:伤食泻;小儿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小儿周岁内1丸/次,2~3次/d,1~3岁1~2丸/次,3次/d;3岁以上酌加。 ![]() 健脾颗粒:消食止泻 适应证:婴儿脾虚泻,伤食泻;非感染性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1岁以内2~4g/次,1~3岁4g/次,4~7岁6g/次;2次/d。 ![]() 小儿腹泻宁:健脾和胃、生津止泻 适应证:脾虚泻;轮状病毒性肠炎。 用法用量:口服;10岁以上儿童10mL/次,2次/d,10岁以下儿童酌减。 ![]() 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祛湿止泻、和中运脾 适应证:轮状病毒性肠炎、非感染性腹泻等;临床以泄泻、水样便、腹胀纳呆、苔白腻为使用指征。 用法用量:口服;3~6个月5mL/次,3次/d;7个月至1岁5mL/次,4次/d;2~3岁10mL/次,3次/d;4~7岁10mL/次,4次/d;3d为1个疗程。 ![]() 潞党参口服液:健脾益气、补中 适应证:脾虚泻;非感染性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10mL/次,2次/d。 (本文内容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药品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