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键:知足者富,知止者久||心和塾

 道法自然zsk 2023-09-30 发布于河南

《增广贤文》有云:“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意思就是,知足的人常能感到满足,一辈子都不会被欲望控制而辱没了自己;而做事有所节制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因为自己过分的选择和行为而蒙受耻辱。

可见,知足和知止,是中国哲学里独有的智慧。

孙键:知足者富,知止者久||心和塾

1 知足者富

在《道德经》中,老子说:“知足者富。”意思就是,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

魏晋哲学家王弼对这句话有自己的见解:“知足自不失,故富也。”也就是说,一个人知道满足,就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便会感到富足。

所以,知足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不知道满足的人,就算拥有千万资产都觉得自己是个穷人;而知足的人,即使拥有得很少,生活很简朴,却会感到富有。

明朝初期,有一位叫胡九韶的人。他每天都会焚香拜佛,感谢上天给了他一天的清福。

妻子看见便笑道:“咱们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饭,又怎能谈得上是享清福呢?”

胡九韶缓缓道来:

“一来,咱们在太平盛世,没有受战争之苦

二来,咱们衣食无忧,不用忍受饥寒交迫之苦;

三来,一家人都平安健康,没病没痛,更不用受牢狱之灾,这样日子怎么不是享清福呢?”

孙键:知足者富,知止者久||心和塾

贪婪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正如《菜根谭》中所说:“贫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

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你给他金银他还怨恨得不到珠宝,你封他三公,他还抱怨为什么不封爵位,这种人虽然身居富贵之位却等于自愿沦为乞丐。

一个自知满足的人,即使吃野菜汤也比吃山珍海味还要香甜,即使穿布棉袍也比狐袄貂裘还要温暖,这种人虽然说身居平民地位,实际比王公更加高贵。

孙键:知足者富,知止者久||心和塾

曾国藩也说过:“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我们做人做事,一定要懂得知足。唯有保持知足的心态,才能抵挡住外物的引诱,才会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快乐。

2 知止者久

《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静、安、虑、得,这五个字一脉相承,但前提是要“知止”。

何谓“知止”?

那就是我们做事要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同时也要懂得适可而止。

孙键:知足者富,知止者久||心和塾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令尹名叫孙叔敖。当时,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主持治水。在历时三载并倾尽家资之后,他终于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造福黎民百姓。后来,他又修建了安丰塘等大量水利工程,最终成为历史上的治水名人。

由于政绩斐然,又治水、治军有功,孙叔敖曾多次被楚庄王重额封赏,但他都坚辞不受。因为他认为自己所领的俸禄已经足够了,如果不懂知止,灾祸就会降临。

而且,他不仅自己不接受,还在临终前告诫儿子也要谨慎对待封赏:“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皆因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平庸之辈,没有经世之才,绝不能接受别人都争抢的好地,以免招来祸患。最终,孙叔敖的知止之举,保全了一家人的性命。

孙键:知足者富,知止者久||心和塾

李嘉诚也曾说:“知利之止,知欲之止,为知人生之成局!”这位著名的企业家一直都将“知止”当作人生信条,甚至将“知止”二字高悬于办公室的醒目之处,时刻警惕自己。

2000年,李嘉诚组建财团拟以450亿美元竞购德国的3G牌照。但在即将成功之际,李嘉诚果断地践行了“别人贪婪时我恐惧”的铁律,退出了竞标。

当时很多人都不解,李嘉诚给出的理由是这样的:要保持公司业务稳健发展。其实他的意思便是要求在开拓业务方面,保持现金储备多于负债,要求收入与支出平衡,甚至要有盈利,讲究的便是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这便是他知止的经商理念。

后来事实也证明了李嘉诚的“知止”理念,确实起到了大作用:2001年网络科技股泡沫破裂,他的对手买下的德国3G牌照大幅贬值,损失惨重,而他则躲过了危机……

孙键:知足者富,知止者久||心和塾

《道德经》中有一句名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方能保住长久的平安。

人生路上有很多五光十色的诱惑,清醒地知道自己该放弃什么,比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更为重要。当止则止,其实是一种进取之道。它会让我们走得更远,行得更稳。

知足不败,知止尤胜。与大家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