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译注之上经:坎卦第二十九(䷜)

 壹团和气养形神 2023-09-30 发布于湖北

习坎〔1〕:有孚,维心亨〔2〕;行有尚〔3〕。

【注释】

〔1〕习坎:习,重叠,《集解》引陆绩曰:“重也”;坎,卦名,下卦上卦均坎(☵),象征“险陷”。《本义》:“习,重习也;坎,险陷也。其象为水,阳陷阴中,外虚而中实也。此卦上下皆坎,是为重险。”案,《王注》训“习”为“便习”,可备一说。

〔2〕有孚,维心亨:孚,信也;维,语气助词。此谓处险之时,常存孚信,其心亨通,则可以排险涉难;卦中二、五两爻阳刚居中,正含此象。《程传》:“阳实在中,为中有孚信;维心亨,维其心诚一,故能亨通。至诚可以通金石,蹈水火,何险难之不可亨也?”

〔3〕行有尚:此句承前两句义,说明此时“有孚”、“心亨”,则行险可以有功,必获嘉尚。《程传》:“以诚一而行,则能出险,有可嘉尚,谓有功也;不行,则常在险中矣。”

【译文】

《坎》卦象征重重险陷:只要胸怀信实,就能使内心亨通,努力前行必被崇尚。

【说明】

孔颖达曰:“诸卦皆于卦上不加其字,此《坎》卦之名特加习者,以坎为险难,故特加习名。'习’有二义:一者,重也,谓上下俱坎,是重叠有险,险之重叠,乃成险之用也;一者,人之行险,先须便(“便”阮刻作“使”,据汲古阁本校改)习其事,乃可得通,故云习也。”(《正义》)此说可备参考。

《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1〕。行险而不失其信〔2〕,维心亨,乃以刚中也〔3〕;“行有尚”,往有功也〔4〕。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5〕!

【注释】

〔1〕重险也,水流而不盈:此谓上下坎两“险”相重,若水流陷穴、不能盈满,以释“习坎”之义。《集解》引陆绩曰:“水性趋下,不盈溢崖岸也。”《尚氏学》:“水流若盈,则非坎矣;既曰'坎’则不盈也。”

〔2〕行险而不失其信:指二、五阳刚居中,为行险不失信之象。《集解》引荀爽曰:“谓阳来为险而不失中,中称信也。”

〔3〕刚中:亦指九二、九五阳刚居上下坎之中,此与前文“行险而不失其信”并释卦辞“有孚,维心亨”。《集解》引侯果曰:“二、五刚而居中,则心亨也。”

〔4〕往有功:此释卦辞“行有尚”。《程传》:“以其刚中之才而往,则有功,故可嘉尚;若止而不行,则常在险中矣。”

〔5〕险之时用大矣哉:此句总结前三句所举“天险”、“地险”、“王公设险”之例,从“用险”的角度叹美“坎险”之时的宏大功用。《程传》:“高不可升者,天之险也。山川丘陵,地之险也。王公,君人者,观《坎》之象,知险之不可陵也,故设为城郭沟池之险,以守其国,保其民人。是有用险之时,其用甚大,故赞其'大矣哉’。”

【译文】

《彖传》说:“习坎”,意思是重重险陷,就像水流进陷穴不见盈满。行走在险境而不丧失信实,就能使内心亨通,这是由于阳刚居中不偏;“努力前行必被崇尚”,说明往前进取可建功勋。天险高远无法升越,地险山川丘陵(也难以逾越),国君王侯于是设险守护国境:“险陷”之时的功用是多么宏大啊!

《象》曰:水洊至,习坎〔1〕;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2〕。

【注释】

〔1〕水洊至,习坎:洊,音jiàn,《尔雅·释言》“再也”,《王注》“相仍而至”,犹言“叠连”。此释《坎》卦上下坎均为水之象。《程传》:“两坎相习,水流仍洊之象也。”

〔2〕常德行,习教事:常,用如动词,指恒久保持;习,动词,犹言“熟习”;教事,《正义》:“政教之事”。这是说明“君子”观《坎》之象,悟知守德行当如水之长流不息,行教事当如两坎相受、时时熟习。《程传》:“君子观《坎》水之象,取其有常,则常久其德行”;“取其洊习相受,则以习熟其教令之事。”

【译文】

《象传》说:水叠连流至,象征“重重险陷”;君子因此恒久保持令德美行,反复熟习政教事务。

【说明】

《彖传》除了解析卦辞行险“有孚”、“心亨”必获嘉尚之外,兼发“用险”的宏大功效;《大象传》则进一步衍申流水有恒、德教常习之理:两《传》解经角度有异,自当区别看待。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1〕。

【注释】

〔1〕入于坎窞,凶:窞,音dàn,《释文》引《说文》曰:“坎中更有坎”,《集解》引干宝曰:“坎之深者也”,犹言深坑。此谓初六以阴处重坎之下,柔弱失正,难以出险,故有深陷“坎窞”而致“凶”之象。《本义》:“以阴柔居重险之下,其陷益深。”

【译文】

初六,面临重重险陷,落入陷穴深处,有凶险。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译文】

《象传》说:“面临重重险陷又落入陷穴深处”,说明初六违失履险之道必有凶险。

【说明】

履险唯需刚正,初六阴柔不正,身陷重险,其上又无应援,故必有“凶”。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1〕。

【注释】

〔1〕坎有险,求小得:小,指阴柔,又喻“小事”、“小处”等。此谓九二处下坎之中,失正罹险;但能以刚居中,孚比上下二阴,故为求“小”有“得”、渐谋脱险之象。《尚氏学》:“二失位,故有险;阴为小,二居中,孚于上下阴,故曰'求小得’。”

【译文】

九二,在陷穴中困罹险难,从小处谋求脱险必有所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译文】

《象传》说:“从小处谋求脱险必有所得”,说明九二此时尚未脱出险中。

【说明】

明人陈仁锡曰:“求其小,不求其大,原不在大也。涓涓不已,流为江河,如掘地得泉,不待溢出外,然后为流水也。”《折中》引录此语,并指出:“说极是。凡人为学作事,必自求小得始,如水虽涓涓而有源,乃行险之本也。”马其昶也认为:“二为泉源,因其未出中,故求小得,积而后流,盈科而后进。未出中,未盈科也;求小得,积细流以成大川也。”(《重定费氏学》)诸说均从九二阳居坎中、求小得大的行险之道,分析爻辞及《小彖传》的意旨,似颇可取。

六三,来之坎坎〔1〕,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2〕

【注释】

〔1〕来之坎坎:来之,犹言“来去”。此谓六三阴居阳位,意欲行险,又处上下坎之间,故有“来之坎坎”、动辄罹险之象。《王注》:“既履非其位,又处两坎之间,出则之坎,居则亦坎,故曰'来之坎坎’也。”

〔2〕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枕,《王注》:“枕枝而不安之谓”,《本义》:“倚着未安之意”,即形容罹险难安的样子。这三句承上文之义,说明六三前后皆险,动处均无凭依;当此陷入“坎窞”之时,必不可强行施用。《王注》:“出则无之,处则无安,故曰'险且枕’也。来之皆坎,无所用之,徒劳而已。”案,“枕”字之义,异说尚多。如《集解》引虞翻注,训“枕”为“止”,《纂疏》释为“安其菑,利其危”;《集解》又引干宝注,训“枕”为“安”,并谓“安忍以暴政加民而无哀矜之心”;马其昶《重定费氏学》据《释文》“'枕’古文作'沈’”谓“沈者,没也”,遂以“枕”为“沈”;《尚氏学》据《释文》“郑、向本作'检且枕’”,并据《释名》“检,枕也”之训,认为“检”、“枕”同义,“仍承'来之坎坎’言,言内外俱受检制。”诸说虽异,而罹险难安之意,则大略相同。

【译文】

六三,来去都处在险陷之间,往前有险,退居难安,落入陷穴深处,不可施展才用。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译文】

《象传》说:“来去都处在险陷之间”,说明六三终究难成行险之功。

【说明】

爻辞“险且枕”,王申子释为“临险止而暂息”,指出:“下卦之险已终,上卦之险又至:是退而来已险,进而之愈险,进退皆险,则宁于可止之地而暂息焉。'且’者,聊尔之辞;'枕’者,息而未安之义。能如此,虽未离乎险,亦不至深入于坎窞之中也。”“其进而入,则陷益深,为不可用。'勿’者,止之之辞也。”(《大易辑说》)《折中》认为此论“似与《需》之六四义足相发”。可备一说。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1〕。

【注释】

〔1〕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簋,音guǐ,《说文》:“黍稷方器也,从竹、皿、皀”,“簋贰”犹言“两簋食”;缶,瓦器(见《比》初六译注),“用缶”谓以瓦缶盛物;牖,音yǒu,窗户。这几句取各种物象为喻,说明六四处“险”之时,居上坎之下,前后亦均为“陷穴”,但柔顺得正,上承九五,能以虔诚之心与之结交,犹如奉薄酒一樽、淡食两簋,盛物于瓦缶,虽简朴亦可呈献于尊者;五与四均无它应,遂开诚布公地相交,恰似“纳约”于明窗,于是六四得阳刚相助、不陷入坎险,故“终无咎”。《王注》:“处重险而履正,以柔居柔,履得其位,以承于五;五亦得位,刚柔各得其所,不相犯位,皆无余应以相承比,明信显著,不存外饰:处坎以斯,虽复一樽之酒,二簋之食,瓦缶之器,纳此至约,自进于牖,乃可羞之于王公,荐之于宗庙,故'终无咎’也。”

【译文】

六四,一樽薄酒,两簋淡食,用质朴的瓦缶盛物(虔诚地奉献给尊者),通过明窗结纳信约,终将免遭咎害。

【说明】

朱熹曰:“晁氏云'先儒读“樽酒簋”为一句,“贰用缶”为一句’”,以为可从,并释“贰”为“益之”(《本义》)。可备一说。

《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译文】

《象传》说:“一樽薄酒、两簋淡食(奉献尊者)”,说明九五阳刚和六四阴柔相互交接。

【说明】

三、四两爻并处两坎之间,或“勿用”,或“无咎”,原因在于:六三失位无应,六四得正承阳。故《象传》于三曰“终无功”,于四曰“刚柔际”。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1〕。

【注释】

〔1〕坎不盈,祗既平,无咎:祗,当作“祇”(音zhǐ),与“坁”通,《释文》引郑玄曰:“小丘也”;《尚氏学》:“'坎不盈’为一事,'坁既平’又为一事,上下对文。”这三句说明九五处“险”之时,阳刚中正,下比六四,为居尊而履险有方之象,故险陷的深穴虽未满盈,穴旁的小丘已被铲平;长此以往,必能渐填陷穴,开通前路,脱出险境,故“无咎”。案,“祗”为“祇”字之误,与《复》初九“无祗悔”同(参阅该爻译注),但前者训“病”,此训“小丘”,义有区别。尚先生引《诗毛传》、《说文》、《释文》、《文选》及俞樾、王引之诸家说,证“祇”、“坁”、“禔”音皆由“氏”得,从“氐”者误;并明其义为“小丘”(《尚氏学》)。据此,今本作“祗”者当改作“祇”,字通“坁”;又《帛书周易》作“塭(堤)既平”,似亦可证从“土”训“小丘”者近是。

【译文】

九五,险陷尚不满盈,小丘已被铲平,必无咎害。

【说明】

“祗既平”之义,《易》家解释多歧。今举三说以备参考。一、《集解》引虞翻注,作“禔既平”,训“禔”为“安”,《纂疏》曰:“既安且平。”二、王弼曰“祗,辞也”,作语气虚词解,谓“既平乃无咎”(《王注》)。三、程颐曰:“祗,宜音柢,抵也”,犹今语“抵达”,谓:“抵于已平则无咎。”(《程传》)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译文】

《象传》说:“险陷尚不满盈”,说明九五虽居中但平险之功尚未光大。

【说明】

《象传》“中未大”一句,阮元谓《集解》“大”上有“光”字,并指出《正义》亦云“未得光大”(《校勘记》)。据此,似当于“大”前增一“光”字。

上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1〕。

【注释】

〔1〕系用徽,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音mò,徽、,均为绳索之名,《释文》:“刘表曰:三股曰'徽’,两股曰'’,皆索名”;寘,音zhì,通“置”;丛棘,《集解》引虞翻曰:“狱外种九棘,故称'丛棘’。”这几句说明上六以柔居险之极,所陷至深,犹如被捆缚囚置于“丛棘”中的牢狱,三年不得解脱,故“凶”。《程传》:“以阴柔而自居险之极,其陷之深者也。以其陷之深,取牢狱为喻,如系缚以徽,囚寘于丛棘之中;阴柔而陷之深,其不能出矣,故云至于三岁之久,不得免也,其凶可知。”

【译文】

上六,被绳索捆缚,囚置在荆棘丛中,三年不得解脱,有凶险。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译文】

《象传》说:上六违失履险正道,凶险将延续三年之久。

【说明】

爻辞“三岁”,王弼以为含有“险终乃反”之义,指出上六“囚执寘于思过之地”,“自修三岁,乃可以求复”(《王注》)。《折中》也认为“如悔罪思愆,是谓得道,则其困苦幽囚止于三岁矣”。此说可备参考。

【总论】

韩愈《复志赋》曰“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坷而艰难”(《昌黎先生集》);文天祥《过平原作》云“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文山集》)。两人均在诗赋中发出世途艰险难行的慨叹。《坎》卦大旨,正是喻示谨慎行险的道理。卦辞主于勉励,说明面临重重险陷之际,只要不失诚信,内心亨通就能排险涉难、前行可获嘉尚。卦中六爻皆不言“吉”,主于从正反两方面设诫。其中四阴爻除六四柔正承阳、慎处险境获“无咨”外,余三爻多呈凶象:初六柔弱处重坎之下,深落陷穴致“凶”;六三阴柔失正,来去均不能出险,终难施用;上六阴处险极,被捆缚幽囚,“凶”延“三岁”。至于二、五两阳,刚健居中,是本卦平险排难的希望所在:尽管两爻并未能彻底脱出险陷,但九二在“慎求小得”中不懈努力,九五于“铲平小丘”后继续奋发——卦辞“行有尚”,《大象传》“常德行,习教事”的意旨,似在这两爻,尤其在九五中,得到较深刻的体现。可见,《坎》卦“行险”的义理,是偏重建立在阳刚信实的基础上,强调谨慎守恒之德,如此则险陷可履、艰难可除。《史记·夏本纪》载夏禹治水的事迹,称其“劳心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平定洪水滔天之患;《列子·汤问》叙愚公移山的寓言,谓其立志以“子子孙孙无穷匮”的恒久力量,誓要排除太行、王屋之险:这两例,似并可借以参证本卦“行险而不失其信”、“乃以刚中”、“往有功”(《彖传》)的象征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