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代帝王纪:张扬的事迹

 金色年华554 2023-09-30 发布于江西

姚重华也不是整天在家里给家人做零工,或是躲避在外无所事事,打小起他便从事着各种工作,以贴补家用。

他曾经在历山(还有一个千古大名,首阳山)耕种过,他也曾经在雷泽打过鱼,黄河边上的人们经常看到他制作陶器的身影,寿山上的樵夫还见过他正在那忙活着木匠活儿,负夏一带也流传着他在那做小买卖的事迹。

在历山上与黄河边,姚重华同志分别认识了伯益和皋陶。

这两个人将成为他日后在政治上的得力助手。

以史书的说法,这样的一个大忙人,工作之余,竟然还有时间回家去尽让其名扬天下的孝道,而且还是想要让他出现时就出现,想要杀他时却自动人间蒸发,莫非我们的姚重华大人真有分身术不成。

令人奇怪的是,姚重华在二十年里,所遭遇到非人性化待遇的具体事迹,史书上没有任何详细的事迹记载,更多的只是些许“孝子遭受迫害”的形容性词语。这一切,是否是他出外打工、行走江湖时,向人所做的“自我美化”宣传?

不管怎样,姚重华就是以他这种稀奇古怪到无以复加的孝行以及家人稀奇古怪到无以复加的折磨方式而在二十岁时成名。人们都知道在冀州这个地方有一个大孝子的存在,他的家人想尽办法置他于死地,而他却是想尽办法逃离死亡。人们尊敬他的为人,人们又同情他的遭遇,但又爱莫能助。

所谓的“恶劣坏境”还需要忍受,直到十年之后,也就是姚重华三十岁那年。当时在任的君主,五帝中的第四帝尧向部下四岳寻求人才的时候,四岳毫不犹豫地将姚重华这位在民间口碑颇佳的孝子举荐出来。

不知尧对姚重华的先进事迹有否耳闻,尧欣然同意了四岳的积极推荐。并且他还做出了非常之举,将自己的两个女儿据说是叫娥皇、女英的全都嫁给了姚重华。

据史书上说,尧还派去了九个男子,估计是九个儿子,他的目的是以两个女儿在内、九个儿子在外的方式考察姚重华的品行。

天下孝子何其多,四岳却为何偏偏只推荐了一个姚重华?

既然要考察为人,有很多种方式,为何非得搭上两个女儿的终身幸福,如果所遇非贤,只怕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尧帝怎么做出这样傻傻的选择?

很多人,到了这里,都会看不明白。

若真是寻究原因,答案只有一个:

此时此刻,姚重华的出身并非如人们所说的卑微,经过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他早已成为东夷有虞部落的最高领袖。

尧帝这样的举动完全有拉拢东夷人的可能,既然消灭不了你,那就只好套近乎了。拉近距离的最好方式没有比和亲更为适合不过了,后世的帝王们也挺喜欢这招的

另外的派出两个女、九个儿子,还具有监视的作用,可以让朝中随时都知道有虞部落的一举一动,可以及时地采取行动。尧帝这如意算盘打得真是啪啪(形容词)作响,可事实证明,在高明的“世界超一流忍者”姚重华面前尧帝的算盘落空了。

这十一位外来人员没过多久后,全被姚重华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两个女儿恪守着妇道不变,九个儿子也十分老实本分,尧的耳朵里所听到的也完全都是姚重华的所有善行。

姚重华的魅力还不止于此。

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处处显露出贤让的风范。

他在历山耕种,历山的人们纷纷让出自己的田地;他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们纷纷让出位置来;他在黄河边上制作陶器,那边出产的陶器没有一个劣质产品。

只要有他在的地方,人们都愿意跟随,史书上说,他所在的地方,“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那个规模可真大了去,俨然就是一副可与中央政府抗衡的地方诸侯的姿态。

出现了这样有着雄厚资本的地方势力,尧帝反而很是高兴,赏赐了不少东西给姚重华,还帮他修建起了仓库。可能是感觉姚重华已经形成了气候,想要除去很难,只能以示安抚了。

#暑期创作大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