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传」:民国的近亲与远亲(五十二):杨家:杨绛先生的家人们

 金色年华554 2023-09-30 发布于江西

文/孙海帆

(52)、杨家:杨绛先生的家人们

至少在1979年以前,我对于“民国人物”好坏的评判标准都来自于鲁迅先生,他“笔伐”过胡适、徐懋庸、林语堂、梁实秋、徐志摩、“四条汉子”等,所以我从小对这“一票”男人印象都不佳。

鲁迅先生一般不太“骂”女人,但有个女人被他骂的最多也最狠,这就是他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提到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他先后在《寡妇主义》、《“碰壁”之后》、《并非闲话》、《我的“籍”与“系”》、《补白》、《答KS君》、《咬文嚼字(三)》等多篇文章中对杨荫榆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批判,因为此,杨荫榆几乎半个世纪都被贴上了“反动校长”的标签,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和被鲁迅批过的民国文人一起“恢复了部分名誉”。

1938年1月1日,被鲁迅先生痛打的“落水狗”、中国近代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教育家杨荫榆真的“落水”了,她在苏州吴门桥被两个日本兵枪击,然后在水中遭补枪,这时她应该算得上一位“落水女英雄”。

今日吴门桥

有关杨荫榆的“英雄事迹”,可参见她的亲侄女杨绛先生所写散文《回忆我的姑母》一文,一个53岁的老女人,当日本兵在苏州城内烧杀奸淫的时候,没有避犹不及、明哲保身、“有多远跑多远”,更没有只写“声讨文章”和“打嘴炮”,而是毫无畏惧数次去日本军部面对面地找最高长官理论,此种壮举在整个抗日战争的平民百姓中应该是极其罕见的,而由此,也可以看出杨荫榆这个无锡女人除了“无畏”之外的较真和“专制”,所以无论面对昔日“驱杨运动”的女学生还是日本人,她都只会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行动,从一个“人”来说,她活出了个性。

《回忆我的姑母》是杨绛先生家人回忆系列中的一篇,她还写过《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母亲》等文章,将这些文章互为补充进行阅读,可以感受到杨家的家风、教养、书香、情趣等,它们具有江南文化的底蕴、旧式家族的风貌和民国文化之家的世俗风情,既具有杨家的特点又有无锡许多大家族的共性。

杨绛三姐杨闰康结婚时全家合影(坐者右一杨绛)(何德奎保存照片,龚剑锋提供)

杨荫杭是杨荫榆的哥哥,兄妹两都留学日本,妹妹从事教育,哥哥则是民国期间著名的法学家和大律师。早年留学日本的热血男儿,有许多都和反清爱国及同盟会有关,杨荫杭也不例外,而早期留学欧美的学生,也都是西方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和科学思想的翻译者和传播者,先后毕业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杨荫杭回国后就译载过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穆勒的《自由原论》等十余种著作,与此同时,他还在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地法院的审判厅、高等审判厅当厅长,他于1945年去世,活了67岁,一生也过的“丰富多彩”。

杨荫杭

1910年,经张謇介绍杨荫杭在北京一所政法学校任教,次年他的妻子、来自无锡唐家的唐须嫈在北京生下了他第四个女儿杨季康,她后自取名杨绛,所以按出生地,杨绛是北京人。

唐须嫈怀抱幼年的杨绛

杨荫杭、唐须嫈共育有子女八个,即长女杨寿康、次女杨同康、三女杨闰康、四女杨季康(杨绛)、长子(老五)杨宝昌、次子(老六)杨保俶、老七(五女)杨桼、老八(六女)杨必。八个子女中除二女杨同康和大弟杨宝昌因病早逝,其他也都各有所成。

927年冬摄于苏州老宅的杨家全家福。

因为杨绛先生的耀眼,多少有点遮蔽了她兄弟姐妹的光芒。其实长她12岁的大姐杨寿康也是民国早期卓有成就的女翻译家和作家,她精通法语,她1940年翻译的法国作家布热尔的小说《死亡的意义》至今也是该小说的经典版本,而早年曾在欧洲进修且在上海启明女子中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东吴大学任教的杨寿康,从未间断过翻译和小说创作,她的小说《寄萍》、《何日君归来》、《离》等都发表在当时颇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上,所以,杨家大姐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江南才女。

启明女校校门

在浙江省金华市东市街66号有个“何氏三杰陈列馆”,“三杰”是文化巨人何炳松、史学名家何炳棣、爱国市长何德奎,他们是金华历史文化名片之一,而其中的何德奎就是杨绛的三姐杨闰康的丈夫。

金华五百滩公园名人雕塑群中的何氏三杰(葛跃进 摄)

何德奎是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毕业,也是中国最早的留洋MBA之一,后又获哈佛经济学博士学位。民国时期,许多官都是留洋的博士,“何博士”回国后担任过上海公共租界首任“华人总办”,在此岗位上他尽自己所能为中国人争利益,以此服务公众,其中为华人争取教育自主权是他的主要“政绩”之一。

杨绛与钱锺书订婚后在苏州庙堂巷花园同全家合影。

而他更为突出却不太为人所知的事迹却是在“淞沪战争”期间为在“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的“八百壮士”撤退到公共租界提供救援和帮助,尽到了一个“华人总办”应尽的责任,为此,何德奎也为后人所赞扬。在抗战胜利后,何德奎当上了上海市副市长,主抓社会治安,专制地痞流氓,1949年后在在香港、巴西、美国、加拿大等地考察经济、教育、研究地质,1974年应周恩来总理函召归国,后于上海去世,享年84岁。

何德奎

杨绛的小弟杨俶和小妹杨必,一个毕业于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后成为眼科医生,一个在上海震旦附中担任英文老师,英文好到能教大翻译家傅雷的儿子傅聪,1968年3月4日,翻译过小说《剥削世家》、《名利场的》女翻译家、复旦大学副教授杨必去世,这是个很多人离开世界的时期,杨绛在回忆文章中写到“早上该上班了,不见她起来。大姐轻轻地开了她的卧房门,看见她还睡着。近前去看她,她也不醒。再近前去抚摸她,阿必(杨必)还是不醒。”这时杨必46岁。

杨必

1949年前,无锡老城被厚厚的城墙围着,是名副其实的“围城”,老城面积2.58平方公里,平面图上的形状很像个“蛋形”,是十足的弹丸之地。而如果联系起东南西北门外面的道路,则更像个母亲的子宫。

可就这么一块“巴掌大的地方”,近代百年却孕育了中国民族工商企业上万家,也聚集了无数商业巨子、书香世家和文人雅士,他们在家乡“抬头不见低头见”,而在京城也经常往来。

1933年2月下旬杨绛赴北京读书,同行的有她的好友和同班同学孙令衔、徐献瑜、沈福彭等,到北京入学考试一结束,杨绛就要去清华找老乡和好友、后成为著名的“月季夫人”的苏州女子蒋恩钿,孙令衔则去找他的正在清华读书的“表兄”。

杨绛和蒋恩钿见面畅谈了好一阵,孙令衔和“表兄”也聊得意犹未尽,孙玲衔从“表兄”处出来去接杨绛回住处,“表兄”也跟着孙令衔一起,结果,杨绛和同为无锡人的“孙表兄”在家乡没有遇上,却在清华宿舍区的古月堂门口见了面。

青年时期的杨绛

孙令衔操着无锡口音向“表兄”介绍杨绛“这是杨季康”,接着又向杨绛介绍他“表兄”“他是钱锺书”。

此时,孙令衔和与钱钟书都没想到,他们俩一个后来娶了杨绛的七妹杨桼,一个成了“杨绛先生”的先生,“表兄弟”也成了连襟。

之所以说孙令衔是钱锺书的“表兄”是因为他们并非许多文章中说的是亲表兄,就像无锡籍的音乐家杨荫浏看上去应该是杨绛父亲杨荫杭的近亲而其实却是钱锺书的近亲一样。

“小城故事多”,在无锡钱锺书家和杨家、孙家还有出了著名将领王庚,中国科学院院士、“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选的王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近亲关系。(未完待续)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编,若信息有误,欢迎留言指正,照片来自网络,若有异议,即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