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是小偷!他们偷走了我们的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技术!太可恶了

 紫霞照我 2023-09-30 发布于陕西




如果追根溯源,我国早年的磁悬浮列车技术,是在引进德国技术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出我国自主的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技术的。

也因此,不管是哪国的专家说过偷技术这种话,也不管是否说过这番话,本身都是站不住脚的。

技术的角度,往往能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角。

新技术和新速度,就是把飞机与高铁之间还没有的交通空白给补上了。

通常,飞机的时速超过了800公里每小时,高铁的时速在400公里每小时之内。在400到800公里之间的这段空白,未来有了新的可能。

就在今年4月,该项技术的全套试验系统已经研制成功,长春轨道客车公司承担了相关的研发任务,未来相关的研究,都能通过这一系统来进行试验。

根据此前相关的试验,无论是加速度还是时速,该项技术都远远超过了现有的高铁时速,尤其是在速度上,可以轻松达到每小时600公里以上。

这样的速度意味着,一旦未来投入真实的运营,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管距离多远,都能实现在几小时内到达。

速度让人惊叹的同时,很多人内心肯定有不少疑问,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技术,它是如何做到如此快速的,这么快的速度下行车会安全吗?

虽然技术中有“高温”两字,但并非人们常规认知中的高温,相反其技术温度是低温,将近零下200摄氏度,所谓的高温,是相对于低温超大技术而言的。

磁悬浮技术早已有之,简单来说就是列车和轨道之间不存在接触而悬浮着,就像相互排斥的磁铁。

不接触运行自然就不存在任何摩擦力,其特点就是没有噪音,磨损不大而且安全高效。

早在2004年,我国上海浦东机场轨道线路就采用了磁悬浮技术,此后在2016年,长沙也建成了磁悬浮轨道快线。

经过这一系列的发展,最终为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新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磁悬浮,实现了自悬浮和导向,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超导体能够感应到外磁场的变化。而这种超导体工作,通常要在极低温度下才能工作。

此前,低温超导体要达到零下269摄氏度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良好的超导性能。

而随着新的技术使用液氮来冷却,一方面简化了冷却系统,另一方面温度只要达到零下196摄氏度的情况下,就能实现超导性能。

正是这种温度上的提升,才是高温超导磁悬浮的精髓。相对于过去的低温超导,减少了建造成本,而且制冷的氮气本身就来自空气,不会给环境带来大的影响和污染。

从安全的角度来看,运行的过程中它的轨道处于半封闭状态,所以不会存在脱轨的问题。

而且车身和轨道之间的电磁感应是物理现象,不需要主动控制,在高速运行的情况下反倒更可靠。

就未来的推广来看,新的技术大大提升了出行的效率,尤其是在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可以带动区域发展的整体走向。

当然,目前的新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真正投入到现实中还需要时间。不过根据新技术推动项目的负责人说法,到今年年底,相关的工程样车就能设计出来,尤其是一些零部件也能完成制造。

看来,靠着新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出行,已经指日可待了。

作者:许平野

编辑:千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