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最古老的失蜡法铸件(约6千年前)发现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梅赫尔格尔的一处考古遗迹,是一个轮状护身符。 参考文献:图3--最古老的失蜡法铸件 失蜡法在古埃及、两河流域出现的时间比中国早2000多年,北欧的失蜡法比中国早几百年,中国成熟的失蜡法最多只能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早采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是楚共王熊审盂。 中国失蜡铸造技术原理起源于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见于商代中晚期,这种技术在无范线失蜡法出现之后逐渐消亡。 失蜡法也称“熔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熔液,便铸成器物。以失蜡 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失蜡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所以这个工艺,大概如同中国诸多古老的工艺一样,是工匠们一代一代演化精进出来的。 但是,用失蜡法制造的中国古代青铜器数量很少。淅川下寺透空云纹铜禁(春秋晚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尊、盘,是我国目前所知较早的失蜡铸件,时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纪。曾侯乙尊盘(战国早期)和云南晋宁石寨山祭祀贮贝器(西汉)都是用失蜡法铸造的实例。 图1-带有翻模工具的神庙地基沉积物。Deir el-Bahari,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公有领域) 图2-鸭嘴斧有一个插孔,用于插入木柄。插孔呈椭圆形。古埃及,第二中期。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公有领域) 图4-图6中国早期失蜡法铸造器 ![]() ![]() ![]() ![]() |
|
来自: 紫霞照我 > 《歷史,中国,中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