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海军史话(2.5)

 阿里巴巴yht 2023-09-30 发布于河南

接上期,这期的内容是上期因为篇幅原因没有写进去的破交战部分。

巡洋舰的海上破交战

所谓海上破交战(Guerre de Course或Commerce raiding)指的是在战时避免与敌方舰艇进行正面交战或者实施海上封锁,而是通过攻击运载商贸物资以及人员的商船,而对敌方运送物资的海上交通线加以破坏的海战形式,其历史也相当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大航海时代。对英国这样极其依赖海上交通的国家而言,如果海上交通线的中断便可能直接导致其经济乃至国家的崩溃。因此对这样的国家而言,海上破交战可谓是一种极其有效的作战手段。同时,对相对弱小的海军而言,海上破交战也是他们进行海上游击战的主要战略,但是这种战略的成功也必须依赖准确的情报等多方面的支援。

就现代意义上的破交战而言。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交战国在巴黎签订了巴黎和约,1856年4月16日又签署了《巴黎会议关于海上若干原则的宣言》。这个《巴黎宣言》便是关于保护海上交通的重要国际法,其主要内容为以下四个要点:

1.废止私掠船制度。

2.除战时违禁品外,禁止拿捕悬挂中立国旗帜的船舶上的中立国或敌国物资。

3.除战时违禁品外,禁止拿捕悬挂敌国旗帜的船舶上的中立货物。

4.封锁要有拘束力,必须有实效,即必须由一支足以真正阻止进入敌国海岸的部队所维持。

由于这个宣言规定了私掠船是违背国际法的,因此此后只有政府海军的正规军舰以及辅助舰才能够从事海上破交战。虽然这个宣言还是由于比较含糊的解释而遭到淡化,但是从客观结果看来,对英国这样的海洋国家是非常有利的。

而在一战爆发时,德国海军已拥有9艘大型巡洋舰和25艘小型巡洋舰,此外还有10艘小型巡洋舰正在建造之中。这些巡洋舰设计良好,大部分驻扎在本国水域,隶属于公海舰队,而以斯佩舰队为主的一小部分则部署在国外。战争爆发之后,分布在海外的这些巡洋舰便成了用来海上破交战的主力,不过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斯佩舰队尽管在回国路途中击沉了5艘商船,不过这仅仅只是路途中顺手取得的战果,而非其本意。除了这支舰队外,德国海军在战争进程中还使用了另外3艘小型巡洋舰来发动水上破交战,分别是在加勒比海水域的卡尔斯鲁厄号、在印度洋上的埃姆登号以及在东非海岸一带的柯尼斯堡号,由于柯尼斯堡的故事更加有趣,因此这一章主要介绍前两者。

首先是在加勒比海水域的卡尔斯鲁厄号,该舰是同级舰的命名舰,于1912年11月下水,至1914年1月完工。服役之后,该舰立刻在海军中校埃里希·克勒的指挥下被派往加勒比海地区执勤,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该舰与另一艘防护巡洋舰德累斯顿号共同驻扎在加勒比海地区,并预定在开战后于当地展开破交战。8月6日,卡尔斯鲁厄号先是按照预定计划,与客轮威廉皇储号在华特林岛以北约120海里(220千米)处会合,并向后者转移武器和设备以将其改装为一艘辅助巡洋舰,但这时两舰被英军装甲巡洋舰萨福克号发现,只得暂停了作业分散逃跑。卡尔斯鲁厄号凭借更快的航速得以迅速摆脱萨福克号的追击,并与随后赶来追击的英国轻巡洋舰布里斯托尔号进行了短暂交火,并利用航速优势甩脱了后者的追击。

至8月9日,卡尔斯鲁厄号抵达波多黎各进行补给,并在随后前往巴西东北部沿岸的伯南布哥,随后开始在巴西海岸附近展开破交战,在此过程中,卡尔斯鲁厄号共计俘虏或击沉了十六艘商船,累计容积总吨达72805吨。克勒舰长随后决定转移至其它地区,因为长期留在一个地区会增加其被英国人追踪的概率,他计划转向西印度群岛,意图袭击巴巴多斯和法兰西堡,以及巴巴多斯至特立尼达岛之间的航线。但是11月4日夜晚,在驶往巴巴多斯途中,该舰突然发生了一场原因不明的内部爆炸,随后迅速断成两截并在半小时内沉没,事后猜测原因可能是包装不稳定的无烟火药发生事故引燃了弹药库。这艘倒霉巡洋舰就这样出师未捷身先死了,包括克勒舰长在内的263名官兵随舰阵亡,剩余的146名舰员则搭乘跟随该舰行动的黑河号补给船,利用一场大型风暴作掩护穿越了英国对北海的封锁,顺利来到挪威的奥勒松,并于12月初返抵德国。

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卡尔斯鲁厄号

相比起倒霉的卡尔斯鲁厄号,另外两艘巡洋舰的作战经历就要传奇的多。这其中,埃姆登号是一艘1909年服役的德累斯顿级防护巡洋舰,在服役后,该舰被派往位于青岛的东亚分舰队服役。当一战爆发时,埃姆登号当时未跟随舰队主力一起前往南太平洋,而是奉命暂时留在青岛,并在哪里呆到了7月31日离开。

当8月2日战争爆发的消息传来时,埃姆登号正通过对马海峡准备前去和舰队汇合,8月4日,埃姆登号在海上捕获了俄国定期班轮梁赞号,由于这艘客船底子不错,埃姆登号的舰长冯.穆勒中校于是决定将其押回青岛以改装成一艘辅助巡洋舰,在回航途中,该舰与两艘法国装甲巡洋舰和3艘鱼雷艇相遇,但由于后者将其误认为是东亚舰队的两艘装甲巡洋舰,于是没有和其交战。在6日返回青岛后,梁赞号被改装为辅助巡洋舰鸬鹚号,至于埃姆登号本身则重新赶去和舰队主力汇合,并在8月12日抵达帕甘岛。

第二天,各舰舰长聚集在旗舰上召开作战会议。会议上,斯佩伯爵认为,由于在西太平洋已经无法获得煤炭补给,因此应该通过美洲西海岸南下,取道大西洋回国。其他舰长纷纷表示同意,但是埃姆登号的冯·缪勒舰长提出,如果将舰队留在亚洲方面,便可以将敌方相当一部分的海上力量牵制在太平洋。如果燃料补给有困难的话,那只留下一艘也可以。并且进一步提出而如果这艘舰在印度洋活动,对英国船只的打击如果得力,那么将动摇英国在印度的威信,进一步刺激印度人的反英情绪。东亚分舰队的参谋长费利茨(Fielitz)海军上校也赞同冯·缪勒舰长的意见。斯佩伯爵则表示,全舰队前往印度洋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仅一艘小型巡洋舰的话则没有关系,于是对冯·缪勒舰长正式下达命令书第151号,指派埃姆登号前往印度洋实施海上破交战。

服役后的埃姆登号

8月14日,埃姆登号携运煤船马尔科马尼亚号一起与舰队主力分离,开始了自己的战斗。该舰首先前往德属帕劳群岛,与炮艇Geier号汇合并得知最新的战况汇报,随后前往荷属东印度群岛帝汶加煤,期间被荷兰海军岸防舰马尔滕·哈珀特松·特罗姆普号拦住,经过穆勒舰长的交涉后才离开现场,但随后该舰截获了一份荷兰电报,报告一艘破坏荷兰中立的四烟囱英国战舰通过。为迷惑混淆对方,埃姆登号于是制作了一根假的四号烟囱以伪装成一艘英国雅茅斯级轻巡洋舰,并于8月28日成功穿越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的龙目海峡进入印度洋。

9月5日,埃姆登号成功进入孟加拉湾,此举完全出乎协约国的预料,英国人一直认为她仍在跟随斯佩的舰队一起活动。 但该舰在那里的航运航线上没有发现上面商船,直到9月10日,穆勒舰长才决定转移到科伦坡 - 加尔各答航线上,在那里,她首先俘虏了希腊运煤船彭托波洛斯号,该船是中立国商船,但是船上有6500吨煤炭,按定性属于资敌战略物资。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埃姆登号在海上就地购买了船上的煤炭,并雇佣了这艘船作为临时补给船跟随行动。 在此之后,埃姆登号在这条航线上陆续俘获并击沉了6艘商船并缴获大批生活物资,随后在14日因为船上已经没有可以收容俘虏的空间而拦下了一艘挪威商船后委托后者将其释放。

在这些破交战中,埃姆登号一直严格遵守了海上国际法,并善待了所有俘虏,当这些俘虏被释放后,他们所受到的礼遇以及在和埃姆登号打交道时的一些佳话顿时随着印度报纸而广为流传。在冯·缪勒赢得了“绅士舰长”美誉的同时,其在印度洋的存在也被英国海军所得知。因此,装甲巡洋舰弥诺陶号和汉普郡号、轻巡洋舰格洛斯特号和雅茅斯号,以及日本装甲巡洋舰伊吹号和防护巡洋舰筑摩号等开始加紧在这个海域进行搜捕。印度总督府也许诺将立即消灭德国袭击舰。不过,很多船只担心自身的安全不愿意出港,海上保险费也以惊人的幅度大为增加。但面对围剿穆勒舰长非但没有慌乱,反倒在9月22日大胆的突袭了马德拉斯,该舰升起伪装用的假烟囱大摇大摆的开进港口,一直航行到距码头2,700米的距离上才突然开火,炮击击毁了两个储油罐并击伤了另外三个,还打伤了一艘商船,随后迅速撤退并消失在了印度洋上。

被埃姆登号击中起火的马德拉斯港储油罐

突袭马德拉斯后,穆勒原本打算在印度尼西亚的西马鲁尔岛与补给船会合,但后来航行到锡兰西部海域,以攻击红海到孟买以及科伦坡的商业航线。从9月25日到27日,埃姆登号在这条航线上先后击沉了4艘商船,随后前往马尔代夫进行补给,并在亚丁和澳大利亚以及加尔各答和毛里求斯之间的航线上巡航了两天,但没有遇到任何商船。 因此穆勒舰长决定驶往迪戈加西亚修理主机并让船员休息,有趣的事情是,迪戈加西亚岛的英国驻军竟然不知道英德之间已经处于战争状态,因此还热情接待了埃姆登号,该舰一直呆在那里直到10月10日,以清除船底附着的水生物,然后于10月13日启程前往查戈斯群岛,并在附近航线上又陆续击沉了6艘商船。

在锡兰海域纵横驰骋了一番以后,埃姆登号的航向转为东方。冯·缪勒舰长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向位于马来亚半岛西侧、马六甲海峡入口的槟城发起攻击,并将时间定在28日凌晨进行。埃姆登号故技重施,再次挂起伪装用的假烟囱,在深夜2点悄悄的顺着主航道慢慢摸进了港口,并在4点50分天亮时候刚好进入港内,埃姆登的瞭望员很快在港口发现了一艘亮着灯的军舰,随后确认那是正在港口进行修理的俄国防护巡洋舰珍珠号。埃姆登号随后一直接近到距离珍珠号只有300米的距离上才突然向对方开火并打出了两枚鱼雷,其中一枚引爆了后者的弹药库,将其炸成了两截。趁着守军慌乱之际,埃姆登号又一次毫发无损,奇迹般地驶出了浓烟升腾的槟城港。刚刚离开港口还没有多久,该舰又在清晨7点与完成巡逻任务的法国鱼雷艇燧发枪号相遇,并将其击沉。这次突袭以大获全胜告终,埃姆登号在无一伤亡的情况下就击沉了防护巡洋舰和鱼雷艇各一艘,并且迫使协约国关闭了从马来亚半岛到澳大利亚的航线,以便安排更多的护航兵力。

描绘埃姆登号突袭槟城的德国绘画
在槟城被埃姆登号击沉的俄国防护巡洋舰珍珠号以及法国鱼雷艇燧发枪号

在突袭槟城后,穆勒舰长率舰穿越巽他海峡驶往科科斯群岛,他的目标是摧毁在迪雷克申岛东方电报公司无线电设施,以瘫痪协约国在印度洋上的通讯。他计划事后前往索克特拉岛以截断孟买到亚丁的航线。但这并没有实现。埃姆登号在1914年11月9日抵达其中的迪雷克申岛,并派出一支由穆克中尉带领的登陆队上岸破坏通讯塔和设备,并决定在等待登陆队的过程中顺便进行补给,为此呼叫了补给船巴雷斯克号前来汇合。但不走运的是,岛上的东方电报公司的主管注意到了埃姆登号的第四根假烟囱,并发出了告警电“奇怪的战舰正在入港”,6点30分,一支正在驶往科伦坡的澳大利亚运兵船队接收到了信号,这支护航队由36艘运兵船组成,护航兵力则包括澳大利亚轻巡洋舰悉尼号、墨尔本号以及日本装甲巡洋舰伊吹号,在接到求救电报后,悉尼号奉命离队前来救援,而且巧合的是,这艘澳大利亚轻巡洋舰的身影,正好隐藏在巴雷斯克号的后方。

9点15分,由于登陆队还未回归,冯·缪勒舰长下令拉响汽笛。恰在此时,悉尼号突然杀到了埃姆登号的眼前,让其猝不及防,冯·缪勒舰长来不及等待陆战队了,只得在9点30分匆匆起锚,随后便下令提速,准备战斗。与埃姆登号相比,悉尼号是一艘1913年才竣工的新型查塔姆级轻巡洋舰,不仅排水量比德舰大差不多1.4倍,其25.5节的航速和152毫米的主炮也完全优于埃姆登号的24.5节和105毫米炮,因此战斗的结果毫无悬念,尽管埃姆登号的官兵展现了优秀的战术水平,在第三次齐射中就率先击中悉尼号,并击毁了其的测距仪和一个副炮预备弹药库,但最终还是在一个小时的战斗后被悉尼号打的伤痕累累,为避免军舰沉没,穆勒舰长只好在11点15分将埃姆登号抢滩搁浅在北基林岛的海岸上。

此时,悉尼号离开去追踪埃姆登号随行的巴雷斯克号,后者自知不敌选择了自沉。但悉尼号在16点30分返回时,舰长约翰·格洛索普看到埃姆登号仍升着战旗,表明要继续抵抗,于是发出了要对方投降的信号,但没有答复。悉尼号再次开火并对埃姆登号造成了更大的损伤后,穆勒舰长才最终决定降下战旗投降,并在随后被悉尼号收容并送到了墨尔本。在此期间,而冯.穆克中尉指挥的登陆队则征用了一艘老式的三桅帆船逃离了迪雷克申岛,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航海后先是抵达苏门答腊的巴东,并在随后遇到一艘德国商船。在德国商船帮助下,他们在阿拉伯半岛上陆,然后穿越整个半岛到达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后再辗转返回德国。

科科斯海战的一张日本绘画
战斗结束后埃姆登号的残骸,其最终在1950年被一家日本公司买下,随后被解体

东非海岸的猫捉老鼠

部署在东非的柯尼斯堡号则是一艘1905年下水的小型防护巡洋舰,为该级的命名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该舰作为海外派遣舰被德国海军派往德属东非。在19世纪后半叶起,德国开始积极谋取在海外开拓殖民地。在非洲,德国在取得了喀麦隆以后,又在东非获得了一块幅员广大的殖民地,由在大陆的坦噶尼喀和在海上的桑给巴尔岛两部分组成,在非洲去殖民化后,两者又一起组成了现在的坦桑尼亚共和国。而在当时,这两个部分分别属于德国和英国所有。关于这片土地,两国在1890年签署了《赫尔戈兰―桑给巴尔条约》。根据这个协议,英国将赫尔戈兰岛让与德国,而德国则将斯瓦希里兰转让英国,并保证不再从东非,尤其是向肯尼亚方向继续扩展,并默认桑给巴尔岛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以及不干涉英国可能对桑给巴尔采取的措施。

自此英德在非洲的势力范围被划分清楚,德国除了获得梦寐以求的赫尔戈兰岛之外,达累斯萨拉姆这个德属东非的核心海岸也完全掌握在了德国手里。经过长年以来的经营,这个港口成了面向印度洋的一大贸易港而繁荣起来。德国为了保护这个在非洲最重要的领地,除了驻留陆军部队以外,当然也长期派驻军舰在此停泊。在开战以前的1914年4月,为了替换长期在此执行任务的老式四等巡洋舰兀鹰号,柯尼斯堡号被德国海军派遣至此。和斯佩伯爵的东亚分舰队相比,德国在东非的主要舰艇就只有这艘巡洋舰以及650吨的测量船海鸥号了。这艘德属非洲最大的军舰给当地的斯瓦希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其外观上明显的三根烟囱,他们将该舰称其为“马诺瓦里纳蓬巴塔图(Manowari na bomba tatu)”。“马诺瓦里”是斯瓦希里语中对英语Man of war(军舰)的讹音,这个外号的意思也就是“背着三根管子的军舰”——当时还对现代科技一无所知的土著有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怪想法,认为军舰背的管子(烟囱)越多,法力也就越强大。

在达累斯萨拉姆停泊的柯尼斯堡号

开战前夕的1914年7月,柯尼斯堡号正停泊在达累斯萨拉姆。由于港外便是英国领地桑给巴尔,英国海军开普敦分舰队司令官金-霍尔(Sir Herbert Goodenough King-Hall)中将提前派遣了一支巡洋舰部队监视该舰动向,下属三艘老旧的防护巡洋舰许阿铿托斯号、飞马座号以及阿斯特赖亚号。柯尼斯堡号的洛夫舰长感觉到了欧洲形势的紧迫,因此不敢在此久留,于7月31日驶离港口,并巧妙地将三艘英舰甩脱,在印度洋上迎来了宣战之日。洛夫舰长一度考虑穿过印度洋去和斯佩舰队汇合,但因为实在可行性过低而放弃了这个想法,而是转而在当地展开破交战,8月6日,该舰先是遇到了一艘日本商船,但当时因为两国尚未正式宣战,因此只能将其放行,随后在阿曼海岸附近俘获并击沉了英国商船曼彻斯特城号,但是后面的六个星期内竟然一无所获——因为之前那艘日本商船的船长把情况通报给了英国海军。于是,洛夫舰长开始转移阵地,他首先进入亚丁湾,炮击了法属索马里兰的吉布提,破坏了通往亚的斯亚贝巴的铁路,而后又南下马达加斯加突袭岛上的马任加港。

8月23日,该舰在马达加斯加东北方的阿尔达布拉岛与补给船索马里号会和,并从后者哪里得知了英国军舰炮击达累斯萨拉姆并击毁了那里的德国无线电台的消息。 此时,柯尼斯堡号的引擎需要彻底检修,但是达累斯萨拉姆显然已经不适合回去了,于是洛夫舰长决定采用备用方案——前往鲁菲季三角洲停泊。鲁菲季河是流经德属东非中部的一条大河,河口地区瘴气袭人、鳄鱼成群,长满了红树和密密麻麻无法通过的丛林。河道纵横交错,把这块方圆近200公里的沼泽地分割成无数小岛。由于鲁菲季河水中含有大量泥沙,在平坦的河口地区不断沉积,因此这一地区的泥岸和沙滩变化无常,海图很不精确。19世纪的探险家曾经对鲁菲季河口三角洲进行勘察,得出的结论是这里不能通航。但是在1914年春天,海鸥号测量船对鲁菲季河三角洲进行过仔细的水文测量,结果找到了四条水深足够让柯尼斯堡号驶入的航道,而英国人对此一无所知。9月3日,柯尼斯堡号利用涨潮的机会,驶入了鲁菲季河口的辛巴-乌兰加航道(Simba-Ouranga Channel),在上游5英里的德国定居点萨拉雷哪里下了锚。

鲁菲吉河位于目前的坦桑尼亚境内,它也是该国最大和最长的河流,这条河由基隆贝罗河和卢韦古河汇合而成,全长大约600公里,这里还有整个非洲最大的红树林。
德国海军在东非的测量船海鸥号,该舰在开战后自沉于达累斯萨拉姆,以作为阻塞船阻止英舰进港

萨拉雷有一个传教点、一个警察局、一个海关和一个税务所,当地的德国官员和殖民者很快为柯尼斯堡号送来了新鲜水果和食物,以及急需的燃煤。德舰官兵往岸上拉了一条电报线,还在岸上架起了野战电话网,向达累斯萨拉姆发去了平安抵达鲁菲季三角洲的消息。东非总督施内闻讯非常高兴,立即组织了一支脚夫队伍,向柯尼斯堡号送去了最新的地图、报纸、机器零件和维修技师。鲁夫舰长对萨拉雷这个掩没在茂密热带丛林之中的藏身地很满意,决定把这里建成柯尼斯堡号的新基地。萨拉雷当地的驻军则设立观察哨,并且向活动于沿海地区的非洲渔民和阿拉伯游商搜罗情报,规定第一个报告“马诺瓦里”(英国军舰)出现消息者,赏五卷洋布和十盒火柴。

9月19日,有土著告知德国人,桑给巴尔港内停泊着一艘“背着两根管子的'马诺瓦里’”。根据进一步核查,德方确认了这艘舰是英国巡洋舰飞马座号,当时正在该港修理船上年久失修的锅炉。于是洛夫舰长准备悄悄从鲁菲季河三角洲这个狡兔之窟出动,对桑给巴尔进行偷袭。下午涨潮之时,洛夫舰长便趁这个机会出击,并以10节的航速悄悄的到达桑给巴尔南端,此时已经到了20日凌晨4点了,并在5点10分悄然靠近了毫无戒备的桑给巴尔港。在一炮打瘫了港外负责警戒任务的武装拖船赫尔姆斯号之后,柯尼斯堡号直接杀进港口,并在5点28分发现了停泊在商加尼角东方电报公司码头的飞马座号。柯尼斯堡号当即升起战斗旗,在大约8000米的距离开始用右舷的五门105毫米主炮猛烈射击。飞马座号是一艘1898年建成的罗盘座(Pelorous)级三等防护巡洋舰,排水量为2250吨,航速也只有20节,主要武装为4英寸炮(120毫米炮)八门。从数据上看,柯尼斯堡在任何方面都要胜出一筹,更何况飞马座号正处于停车熄火的维修状态。尽管英国水兵不顾处于绝望的境地,奋力用侧舷的四门4英寸火炮进行回击。可是毕竟实力悬殊,飞马座号的右舷没过多久便被打穿多处,大量的海水涌入船舱,舰身也开始向右横倾。舰长英格利斯(John Alexander Ingles)中校认为,继续抵抗已经没有意义,他已经维护了舰艇的荣誉,因此下令挂起白旗。

见到对方请求停战,鲁夫很有风度地下令停止炮轰飞马座号,转而轰击岸上的无线电信号塔,炸毁了四座发射塔中的两座。6点20分,柯尼斯堡号结束了炮轰,调头驶出港口,一路上还投下了许多用木桶(灌了一半沙子)做的假水雷——这一招很管用,英国人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都没敢使用桑给巴尔港,后来才发现自己被德国人耍了。在海港出口,她又用三发炮弹结果了已经瘫痪在海面上的赫尔姆斯号,随后扬长而去。

被柯尼斯堡号击沉的飞马座号防护巡洋舰,下图为描绘此次海战的绘画作品

在炮战中,柯尼斯堡号没有任何伤亡,但是英国炮手在还击中还是打中了这艘船的舰首,炸开一个口子;另一发炮弹碎片打入机舱,切断了一根关键的蒸气管。鲁夫本来想在干掉飞马座号后顺便返回德国,但是这种舰况显然不适合进行远距离航行,他只好悻悻地返回鲁菲季三角洲,准备在那里修好破损后再另找机会。虽然这点损伤根本谈不上伤筋动骨,如果是在德国本土,只要几天时间就能修复如新,然而在条件简陋的非洲却非常麻烦:所需的维修零件只有达累斯萨拉姆的铁路工厂能够制造,这些零件虽然很快就造出来了,但是却只能用牛车运往萨拉雷,路程需要花费不少时间。鲁夫担心在这期间英国人来找他算帐,于是下令拆掉军舰前后主桅的上半截,并且用树枝把烟囱伪装起来。为了防止英国人上岸侦察,鲁夫还组织了登陆队,携带着机枪在河道和海岸线巡逻,并且还在红树林和棕榈树林中设立了许多观察哨,密切监视英国海军的动向。

发生在印度洋上的一连串袭击无疑严重打击了大英帝国的尊严,于是,英国海军继续向印度洋增派舰艇,力争歼灭将印度洋搅得鸡飞狗跳的德国巡洋舰。其中为了对付柯尼斯堡号,英国海军从红海紧急调来了三艘轻巡洋舰查塔姆、达特茅斯以及韦茅斯号,这三艘巡洋舰与之前击沉了埃姆登号的悉尼号属于同级舰,比柯尼斯堡号性能强得多,同时外观上明显特征便是都拥有4个烟囱,于是柯尼斯堡号在当地土著心目中无敌的印象开始动摇了。他们认为,对付得了柯尼斯堡号的“马诺瓦里”现在出现了。这三艘巡洋舰很快在德属东非的沿海以及附近各个岛屿进行拉网式的大搜索,但是没有得到任何线索。之到10月19日,查塔姆号在对林迪河进行的第四次搜索中发现了一艘3385吨的德国的东非定期班轮总统(Prasident)号。在检查中,英国人终于发现了重要的线索,那就是在船上找到了一份写明将煤炭送到鲁菲季河上游6海里的萨拉雷的文件,而将煤炭送到那里显然大有名堂。而在缴获的海图中所记载的,又发现了鲁菲季河存在可以供柯尼斯堡号航行的航道这一重大事实。

10月20日,查塔姆号马不停蹄的赶到了三角洲入口,堵死了德舰逃跑的出路,并同时派出侦察队上陆搜查。其中一名水手上陆攀上树后,偶然在一片绿色树丛中发现了鲜明的军舰烟囱。随后当查塔姆号赶来对这个区域进行盲目炮击时,因洛夫舰长已经转移位置而攻击没有成功,但是炮击还是击毁了一直伴随柯尼斯堡号行动的补给船索马里号。

由于英国人不熟悉鲁菲季河复杂的水文状况,同时根据当地土著的情报,德国人在这个三角洲的各条水路上还设有水雷而且在沿岸还密布各种火力点。所以,查塔姆号的舰长德鲁里-洛(Sydney Robert Drury-Lowe)上校没有冒险深入,而是呼叫了其他两艘友舰赶来和其汇合,金方斯城堡号辅助巡洋舰随后也带来着一架柯蒂斯式水上飞机赶来增援,以便可以避开复杂的航道,从空中侦察德舰的动向。11月10日,查塔姆号的副舰长菲茨·莫里斯中校又找来了一艘老煤船新桥号以进行堵塞行动,尽管堵塞队刚刚驶近计划堵塞的地区,便遭到了炮火和机枪的猛烈攻击,但他们还是冒着弹雨继续前进,终于成功地将新桥号沉在主要航道中央,彻底堵死了德舰逃跑的出路。22日,那架柯蒂斯水上飞机经过改装后,克服了热带的恶劣天气成功起飞,首次在东非上空进行侦察。首次侦察未获成功,而且飞机还发生了故障。经过两天修理,终于在24日成功飞临鲁菲季三角洲上空,并发现了位于其上游约20公里处的柯尼斯堡号。这架飞机在次月又一次进行了侦察,不幸的是飞机由于机械故障而不得不迫降,飞行员也被俘获。

英国海军查塔姆号轻巡洋舰
索马里号被击毁的残骸

虽然封锁计划获得了成功,同时也了解到了德舰的大体位置,但是封锁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同时唯一那架飞机的损毁又使英军失去了耳目,英军暂时无法对柯尼斯堡号发起进一步攻击,但与此同时德国人也没法溜出三角洲,于是双方开始了无聊的大眼瞪小眼对峙阶段。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英军和德军都无事可做,只能自找各种办法打发无聊的生活——柯尼斯堡号的鲁夫舰长带着自己的猎枪上岸打猎,他和他的手下还抓到了一只小河马,并在船上用木头给它造了一个游泳池,但可惜的是德国人显然不知道怎么养河马,结果这只小河马两个星期后就死了。蚊子和污水则开始显现出比敌方的炮弹更加可怕的威力,仅仅德方那边,到次年1月10日,舰上已经有50人得了疟疾,又过了一个星期,两名水手死于黄热病,接着舰上又有更多的人陆续患病死掉。鉴于柯尼斯堡号上的水兵整日无所事事,冯·勒托-福尔贝克还要求把一部分舰员拨给他指挥。鲁夫向施内总督提出抗议,不过最后还是选出了一百名水兵和海军陆战队员,让托马斯·安格尔少尉带着他们加入德属东非陆战部队,离开军舰到岸上打仗去了。

德军在三角洲入口设立的观察哨和岸炮

而英军那边,在伦敦的海军部在11月调来了一艘老式战列舰歌利亚号,试图用该舰的305毫米主炮来击毁柯尼斯堡号,但是这条战列舰吃水太深无法开进三角洲地带,因此只能作罢,该舰随后转而炮击了达累斯萨拉姆。在1915年新年那天,柯尼斯堡号的无线电室接到了来自英军彬彬有礼的新年贺电:“新年快乐,期盼不久即能幸晤贵舰。英国巡洋舰。”德国人的回电也同样客气:“非常感谢,顺祝贵舰同乐。如蒙屈尊光顾,吾人随时在家恭候。柯尼斯堡号。”到此时,由于埃姆登号已经被消灭,同时柯尼斯堡号的所在也已经明朗,印度洋的航线算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安定。而且此时英国开始计划对达达尼尔海峡进行攻击,而执行封锁任务的三艘宝贵的轻巡洋舰也不能总是被牵制在鲁菲季河口,更何况英军在东非陆战场不得进展,因此更坚定地欲早日拔掉柯尼斯堡号这根眼中钉而后快。特别是东印度舰队司令官已经对此失去耐心,于是向伦敦的海军部发电报,要求尽快派一艘浅水重炮舰过来接替巡洋舰,要么就派水上飞机从空中炸沉德舰。

1月12日,在舰队炮火支援下,英国海军陆战队在离鲁菲季河口22英里的马菲亚岛上登陆,并制服了岛上的德国守军,给以后的攻击行动建立了一个前进基地。2月21日,皇家海军航空兵的两架“索普威斯807”式飞机连同18名相关人员也到达前线。而德国海军部并没有忘记这艘孤悬海外的巡洋舰。1915年2月18日傍晚,德国海军派出一条伪装成丹麦货船的封锁偷越舰克龙堡号,着携带1000发供柯尼斯堡号使用的105毫米炮弹,数千发交给福尔贝克的47毫米炮弹,1800支毛瑟步枪和300万发子弹,两门60毫米野战炮、6挺机枪、好几吨炸药,以及2800吨优质无烟煤离开汉堡,准备送给在东非的德军。但是英军通过截获德军电报早已得知该船的行踪,4月14日清晨,克龙堡号在曼扎湾卸货时候被追综而来的英国防护巡洋舰许阿铿托斯号发现,因此只能驶到浅水区冲滩搁浅,投下双锚,然后打开通海阀门自行凿沉。在英国军舰离开后,德国人设法捞出了这艘船上大部分的物资。

在此期间,英国又调来一些水上飞机来对柯尼斯堡号进行轰炸。但是由于酷热之故,飞机的引擎不能完全发挥功率,不能攀升到250米以上的高空,这样就很容易被防空火力击中,加上还坠毁了一架,轰炸这个念头最终还是被放弃了。第二次潮汛过去之后,柯尼斯堡号还是没有什么动静,同时由于登陆加里波利半岛的战斗已经展开,英国海军部认为,与其旷日持久地封锁牵制了宝贵的巡洋舰,还不如使用浅吃水重火力的浅水炮舰来消灭躲藏在河流中的敌舰,或许能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最终则选中塞文(Severn)号以及默西(Mersey)号这两艘浅水炮舰担任主攻,她们原来是巴西海军向英国订购的用于亚马逊河的炮舰,由于大战爆发而都被英国所征用,此前还参加过对弗兰德斯海岸的炮火支援。这些炮舰长81米,宽15米,排水量1260吨,吃水仅1.9米,主要装备一座双联装6英寸主炮以及两门120毫米榴弹炮。由于干舷仅仅1米左右,燃料搭载量也不多,因此活动范围非常有限,通常航速也仅仅10节左右。这两艘舰在加煤船等的伴随下,从马耳他出发,6月13日总算到达了封锁舰队的基地马菲亚岛。对这两舰而言,这次航行就已经历经艰险了。

赛文号浅水炮舰

主攻手到达以后,英军制定的作战计划为,浅水炮舰利用其浅吃水之利溯流接近到目标10000米外,然后利用飞机进行侦察以及观测。为了准备这次作战,这两艘浅水炮舰在甲板以及侧舷临时焊上追加装甲板,并在其他要害部位又堆上沙包以增强防御。英军还在马菲亚岛上修了临时机场,通过海运增添了数架高德隆以及法曼式飞机,由海军航空兵少校戈登(Robert Gordon)指挥。这些飞机还专门进行了炮火观测的训练,由于当地炎热潮湿的气候导致飞机部件变形,在试飞中又摔坏了高德隆和法曼式飞机各一架。6月30日,金一霍尔将军向海军部报告将于翌月6日发动最后攻击。担任主攻的两艘浅水炮舰由于航速慢,将于前一天提前出发,他本人乘坐韦茅斯号轻巡洋舰率其他四艘巡洋舰进行支援,分别压制敌方河滩上的火力以及炮击敌方岸上阵地。高德隆式飞机主要负责轰炸柯尼斯堡号以及其他地面目标,法曼式飞机则对弹着点进行指示,通过无线电和舰艇进行联络。

1915年7月6日凌晨5点20分,英军开始发起总攻,浅水炮舰们沿着鲁菲季河北端的基昆加河道溯流而上。经过河口后不久,她们便遇到了岸边丛林里的一门47毫米火炮以及机枪的袭击,但后者很快就被担任支援的韦茅斯号打哑。6点,已经升空的高德隆式飞机则对柯尼斯堡号投掷了六枚炸弹,但是都没有命中。6点30分,塞文号以及默西号到达了预定位置,并开始抛锚射击,柯尼斯堡号事先已经经过了充分的观测和准备,并通过在陆地上精心设置的观测哨所进行还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炮战。炮战一直进行到了下午15点45分才结束,默西号在炮战里吃到了两发炮弹,其中一枚击毁了前方的6英寸火炮塔,另一枚炮弹则击穿了水线以下部位。 柯尼斯堡号则被击中四次,其中一枚打穿了水线导致进水。

在修复了第一次尝试中遭受的损坏后,两艘英军浅水炮舰于7月11日再次返回,并再次对柯尼斯堡号展开炮击。 柯尼斯堡号也奋力开火还击,但在英舰的打击下受损越来越严重。 到13点 40分,柯尼斯堡号的弹药已经用完,船体也剧烈向右倾斜,第二烟囱也倒塌了下来,鲁夫舰长只好下令船员弃船,并冲滩搁浅。 作为最后一搏的尝试,鲁夫舰长在战前改装了一艘在战前用于鲁菲季河流域德国殖民点交通的内河小汽船瓦米号,以及“柯尼斯堡”号搭载的一艘交通艇,在它们的甲板上安装了发射鱼雷的装置。7月11日这一天,一接到英国炮舰驶入鲁菲季河的消息,他就派出了这两条小艇,绕道前去实施攻击。不幸的是瓦米号在一处全是烂泥的河滩上搁浅了,另一艘汽艇在设法搭救时耽误了一些时间,等两艘小船赶到英国炮舰所在的位置时,对方已经在15分钟以前驶出了鲁菲季河。

第二天,柯尼斯堡号幸存的188名船员返回船上,掩埋了33名阵亡战友的遗体,降下了战旗并将10门105毫米舰炮全部拆下,在丛林里驮运到达累斯萨拉姆,有的临时装上炮架车轮,作为陆上火炮使用,有的则安设在坦噶尼喀湖的炮舰上。舰上的幸存者也与陆上德军汇合,一直和英军周旋到大战结束。

柯尼斯堡号的残骸
柯尼斯堡号上的一门专用于陆战的105毫米舰炮,在一战结束后,这些舰炮有3门被保留下来作为纪念品,其中一门在南非的比勒陀利亚、一门在乌干达的金贾,还有一门在蒙巴萨。

邮轮辅助巡洋舰的作战

柯尼斯堡号的覆灭标志着至此在外海进行海上破交战的德国正规巡洋舰都已经被消灭,此后这类任务的重担就落在了由大型商船施以武装改建出来的辅助巡洋舰身上。

对辅助巡洋舰而言,其用于破交战的最大优势莫过于其商船的外表,只要经过合适的伪装便可以变化为看起来无害的商船,然后借此躲过敌人军舰的搜索并安全的接近目标,因此,专门从事海上破交的辅助巡洋舰又有“伪装巡洋舰(Merchant raiders)”之称。同时,和军舰相比,其续航能力也占有优势,但一旦连续在海上好几个月进行行动,船员的健康以及体力都会由于缺乏新鲜食物而受到严重影响,这个可以说是辅助巡洋舰的一个致命弱点。而且辅助巡洋舰的火力不足,航速较慢也没有装甲,遇到敌人正规军舰时候基本没有还手之力。还有,便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船舶主要依靠煤炭作为燃料,因此在外海活动的辅助巡洋舰只能依靠缴获敌船煤炭或者依靠提前布置的补给船来进行补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甚至在战争中还使用了风帆动力的辅助巡洋舰,也实为一大奇景。

一战之前,从1890年到1913年,德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额增长了200%,德国商船队的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其商船数量仅次于英国。德皇威廉二世大力推行“世界政策”,全力扩充海军,露骨地宣称要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为了推行国家战略,德国航运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德国造船工业已经具备了挑战大英帝国传统优势的实力,以北德意志―劳埃德公司(NorddeutscherLloyd,简称北德公司)和汉堡―美洲公司(Hamburg-America Line)为代表的德国航运公司则早已跃跃欲试,开始投入到和英国竞争大西洋航运的竞赛之中,并且可说是成果斐然。

1897年-1902年,北德意志―劳埃德公司陆续建造了4艘威廉大帝级豪华邮轮,1900年,汉堡 - 美洲公司建造的德意志号也开始运营,这5艘大型邮轮的排水量均在15000吨左右,航速在22节左右,她们的服役标志着德国正式开始进入航运业巨头的领域,并在1897-1902年间相继5次获得了标志着当时大型远洋邮轮最高荣誉的蓝丝带奖。到1909年,当英国陆续建造了2艘卢西塔尼亚级和3艘奥林匹克级邮轮后,急于与英国竞争的德国也立刻做出回应,于当时开始建造3艘排水量高达52000吨的皇帝级邮轮,当其于1912年服役后,皇帝号超过了白星公司的奥林匹克级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邮轮,连天花板镶边都使用了大量金箔,富丽堂皇,在船头还安装了一座巨大的青铜鹰雕像,如果从向前伸出的鹰喙为起点计算长度,则全 船长达280.7米,内部设施也极尽奢华,尤其是头等舱的室内游泳池,其尺寸与伦敦皇家汽车俱乐部的室内游泳池相当,至于皇帝级的后两艘沃特兰德(SS Vaterland) 和俾斯麦号(SS Bismarck)则更为庞大,尤其是俾斯麦号的长度超过291米,宽30.5米,登记吨位超过了56500吨,在尺寸和吨位上都远胜其英国对手。然而, 还未等俾斯麦号建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夏爆发,这场战争改变了世界的命运,也给那些在大西洋航线上奔波忙碌的豪华客轮带来了变数。

德国最初的大型远洋邮轮德意志号以及威廉大帝级中的二号船威廉二世皇帝号
1913年建成后在汉堡的皇帝号,和帝国海军的无畏舰一样,像皇帝号这样的豪华邮轮向世界显示了当时德国企图代替英国称霸世界的雄心壮志
皇帝号巨大的船首像:一只站立于世界之上的雄鹰,下面写有一段铭文:“Mein Felt ist die Welt”(我的领地就是世界)。

到开战初期,德国一共有四十二艘邮轮可以被改装为辅助巡洋舰,对于这些大型邮船,德国海军在当时认为是用于海上破交战的最佳选择,因此从1908年就要求海军的部分舰长要为可能的战争做好准备,提前了解有关本国邮轮以及敌方航线等相关的信息,同时在全世界各地部署了运载武器和给养的补给船,这样在开战后就能迅速将这些邮轮改装成辅助巡洋舰,至于船员则由原来的民船水手和海军官兵混编,船长一职则由军方舰长接替。不过事与愿违的是,开战后其中十一艘很快被拘留在美国的海港里,六艘在其他中立国海港,都被英国巡洋舰所监视。另外十四艘被封锁在德国港口,六艘被英军手里捕获,因此最终只有五艘邮轮被投入到作战之中。

这五艘中,最大者为1897年5月4日下水的威廉大帝号,该船也是德国最初的大型远洋邮轮,总登记吨为14349吨,航速22.5节,由于曾在1897年创下了来回横渡大西洋的最快纪录,因此在当年首次代表德国获得了蓝丝带奖,后来在1902年又获得了一次。开战后不久,该船安装了六门105毫米火炮以及两门37毫米炮,并换成海军人员驾驶,由42岁的赖曼海军上尉担任舰长,并赶在8月4日开战当天利用其高速性能通过了丹麦海峡进入大西洋。随后,在不到一个月内,威廉皇帝号相继击沉了两艘商船和一艘渔船,但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赖曼上尉放过了另外两艘满载妇女和儿童的客轮。

不过,这艘辅助巡洋舰的作战历程非常短暂,当威廉大帝号驶往西属撒哈拉的里奥德奥拉准备进行煤炭补给的时候,在此区域担任巡逻的英国防护巡洋舰腾达(Highfyer)号截获了预定为其提供补给的两艘运煤船,并从缴获的文件里获得了这一消息,于是便前去搜索德舰,并于8月26日发现了这个巨大目标。尽管腾达号是一艘十四年舰龄的老式二等防护巡洋舰,但其11门152毫米炮的火力配置仍然大大优于德舰,英舰随后命令德国人投降,虽然威廉大帝号停泊在中立的西班牙港口,但英国人认为她在此逗留超过六天,而根据国际法,交战国船只不能在中立国港口停留超过24小时,因此早已破坏了中立。威廉大帝号则表示拒绝,于是双方随即发生交火,德舰很快打光了全部炮弹,企图凭借速度优势逃跑,但被几发炮弹命中后已经无法逃脱,于是只好自行凿沉,船员弃船而去,这艘昔日的豪华邮轮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迎来了自己的葬礼(英国版本的说法则坚称是腾达号击沉了该舰,他们的论据是德舰在打开通海阀前早已受损严重并且当时已经开始下沉)。

描绘这次海战的两张绘画,下图是该舰的残骸

当战争爆发时,威廉大帝号的同级姐妹舰威廉皇储号正在大西洋西部海面,该船在接到征召令后立即与卡尔斯鲁厄号轻巡洋舰会合, 后者为她提供了2门88毫米炮和若干炮弹以及一些海 军人员,经过简单改装后成为一艘辅助巡洋舰,由卡尔斯鲁厄号航海长保罗 · 蒂尔费尔德海军少校(Paul Thierfelder)担任舰长。就在两舰会合后不久,附近出现英国巡洋舰,两舰立刻分开撤退,威廉皇储号驶向亚速尔群岛,在那里两艘德国货船为其加煤。该舰原准备在亚速尔群岛和加那利群岛一带进行破交作战,但她得到这一带港口已经没有煤炭储备的消息后立刻动身开往巴西海岸。

在航行过程中,威廉皇储号一直隐蔽潜行,避免与任何船只接触,同时舰长对船上的预备役人员和普通船员进行了速成训练,使他们掌握破交作战所必需的技能。9月3日,威廉皇储号遇到了第一个猎物印度王子号(SS Indian Prince),德国人登上该船,缴获了大量补给品和煤炭,由于海况恶劣,直到9日才将战利品搜掠一空,随后用炸药将其送入海底。在随后数月中,该舰利用德国运输船的供给和缴获的物资持续作战,共击沉了16艘商船,总吨位达 56000吨,战果斐然,还从其中一艘商船科伦蒂诺号上缴获了2门120毫米炮来武装自己。

直到1915年,在大洋上其他德国袭击舰都销声匿迹之时,威廉皇储号还是在大西洋上神出鬼没,但对威廉皇储号而言,煤炭以及物资可以缴获,而新鲜蔬菜的供应却成了最严重的问题。这艘装载有420名船员的巨轮当时已经将近在海上航行了八个月,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新鲜蔬菜,船员因缺乏维他命导致健康状况极端恶化,许多船员因此倒下,其余船员的精神状态也每况愈下,接近崩溃边缘。在这种状态下,蒂尔费尔德舰长不得不做出决定,于1915年4月指挥军舰抵达美国东海岸,在小心翼翼地躲开英国军舰的搜捕后,于4月10日进入波士顿的纽波特纽斯港(Newport News),结束了 长达251天的海上袭击生涯,总航程37000海里。漂泊多时的船员们终于回到了陆地,美国政府将他们安置在临时搭建的营房中,威廉皇储号被解除武装并扣押, 她和她的船员都成为在中立国监管下的交战国战俘。

1915年抵达美国的威廉皇储号,下图是其舰长保罗 · 蒂尔费尔德海军少校

剩下的三艘邮轮辅助巡洋舰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特拉法尔加角号,这是一艘属于汉堡南美航运公司的客轮,于1913年10月竣工。其总登记吨18710吨, 长187米,航速17节。1914年8月,这艘完工还不到一年的邮轮在海上得知了英德宣战的消息。之后她先后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及乌拉圭蒙得维的亚进行补给,于8月23日起航,向巴西东部大约800公里的特林达迪岛的集合进发,并在哪里与预定前来汇合的老式炮舰野猪号汇合,这艘排水量为977吨的炮舰将自己的武装全部移交给该舰,其39岁的舰长维特(JuiliusWirth)少校也带领部分海军人员同时上船接替,于是,特拉法尔加角号摇身一变,成了一艘辅助巡洋舰,并同时拆除了一根烟囱,对船体涂装进行了重新喷漆,将自己伪装成了一艘联合城堡航运公司(Union-Castle Line,总部位于南非)的班轮。

武装完成后的特拉法尔加角号在船体的左前方和右后方分别装备1门105毫米炮,此外还有六门37毫米速射炮,火力算是相当薄弱,加上附近海域协约国巡洋舰活动频繁,因此维特少校把大把时间都花在了躲避搜索上。转眼到了9月13日,特拉法尔加角号还是没有一点斩获,于是便回到特林达迪与三艘煤船汇合,进行加煤工作,当14日上午补给工作基本完成,维特舰长正在盘算着下一步打算时候,远处突然驶来了另一艘看似也是大型邮轮的船只。但其实那是英国辅助巡洋舰卡曼尼亚号,在战前属于著名的冠达航运公司,开战时该船被英国海军部征用并改为辅助巡洋舰,此时正在执行例行的日常巡逻任务。这艘邮轮总注册吨19524吨,全长198.2米,其主机为汽轮机,航速18节,可以说和特拉法尔加角号旗鼓相当,但是火力要强悍的多,有8门120毫米炮。

特拉法尔加角号与其对手卡曼尼亚号

上午9点30分,卡曼尼亚号由岛的东北方向以16节的航速驶来,发现岛内港湾似乎有船停靠,于是便上前查看。11点过后,又认出对方是一大两小三艘船,其中一艘是大型客轮,两艘小的是煤船,而且好像正在进行着什么作业。随后卡曼尼亚号眼看着那艘大的船匆匆起锚开始向左转舵,并向自己驶来。从烟囱和涂装判断,看似是一艘“联合城堡航运公司的班轮”,但卡曼尼亚号的舰长埃尔.格兰特上校看出其中有诈,于是便发出识别信号要求表明身份。而此时,特拉法尔加角号则开始转向并以18节航速向对方驶去,卡曼尼亚号随后在7800米距离上首先开炮示警,德舰则立刻还击,双方随即爆发交战。

由于双方体型巨大,而且相距甚近,因此双方的命中弹数都非常多,卡曼尼亚号的索具、烟囱、通风筒以及起重机都被不断击中,但是其8门120毫米炮的火力仍然压倒了德舰,将其右舷一侧的船体轰的遍体鳞伤。维特舰长则下令努力接近,以便使用舰上的37毫米火炮弥补火力差距,等到驶入了37毫米炮的射程,德国水兵便拼命将炮火倾吐到卡曼尼亚号上,将其舰桥打得烈火熊熊,而且切断了主消防水管,导致其火势一度失去控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卡曼尼亚号随即转向,在双方接近到大约3000米的时候再度拉开距离,以让德舰的小口径炮无法发挥作用。此举让卡曼尼亚号重新占据了上风,到下午13点30分,特拉法尔加角号上火灾四起,而且进水严重,从船艏开始逐渐下沉,维特舰长也受了重伤,于是只能下令弃船,在连续发生两次爆炸后,特拉法尔加角号最终倾覆沉没,只剩下5艘满载船员的救生艇还飘在海上。至于卡曼尼亚号也在战斗里受损严重,因此舰长决定撤回直布罗陀,在撤退途中之前提到的威廉皇储号还受到了特拉法尔加号发出的求救信号,于是便赶去协助,结果到了现场后发现这不是特拉法尔加角号,由于担心可能是陷阱,于是自行退去了。

特拉法尔加角号和卡曼尼亚号的交战,这是历史上比较少见的辅助巡洋舰之间的海战之一

最后两艘邮轮改装的辅助巡洋舰就显得平平无奇,其中一艘是之前提及的由梁赞号改装的鸬鹚号。这艘船很快就由于燃煤耗尽,不得不在1914年12月4日进入关岛被扣留。还有一艘是和威廉大帝号同属北德劳埃德公司的8797吨埃特尔.弗里德里希亲王号,在青岛从炮舰猞猁号和虎号上获得武装后,用三周时间跨越太平洋,捕获了三条船。然后,该船1915年1月初绕过合恩岛进入大西洋水域。然而舰长蒂里希森斯(Max Therichens)海军少校为躲避拦截,选择的北上大西洋的航线为帆船航线,结果在其最终十一个战果中,只有四个是汽船。由于船上配件故障而导致的倾斜以及缺少燃煤,蒂里希森斯不得不率船前往纽波特纽斯,并在1915年3月11日最终被扣留。

除此以外,还有另外几艘邮轮也曾被改装为辅助巡洋舰,但作战经历大多十分短暂,或者根本就没有出航过。当时已经改名为维多利亚·路易丝号的德意志号也在1914年进行了武装以成为一艘辅助巡洋舰,但因为发动机有故障,其从未参加过任何行动。汉堡美洲公司的波洛纽斯角在1914年被征用,并改名为维埃纳号,但因为煤炭不足从未出航。最后一艘此类辅助巡洋舰柏林号战前属于北德公司,于1914年9月28日被征用并改装为辅助巡洋舰,她只执行了一次第出击,任务为在英国东海岸附近布设水雷、截获英国渔船和进行破交战,但该舰仅仅只执行了第一项任务,后两项因为遇到风暴而无法执行,该舰舰长担心遭到英国巡洋舰的追击,在随后躲进了挪威港口被扣押到战争结束,不过其唯一一次任务布下的水雷在1914年10月27日炸沉了英国超无畏舰大胆号,这是德国辅助巡洋舰取得的最大战果。

至于前文提及的其他豪华邮轮,威廉大帝级中剩余的两艘威廉二世皇帝号和采齐莉皇太妃号,外加两艘作为镇国之宝的皇帝级邮轮,当时均在美洲航线上运营,由于担心被英国海军俘获,于是这四艘邮轮只好选择在美国被扣押,直到美国参战后这些船只被美国海军俘获,并被改装为运兵船使用。还有两艘邮轮也曾在开战后接到过召集令,但因为被俘获而未能兑现。

战前的维多利亚.路易丝号(原德意志号),由于发动机故障,该舰未能在一战里投入使用
在美国被扣押的埃特尔.弗里德里希亲王号,该舰的武装为105毫米炮4门、88毫米炮6门以及37毫米炮4门
1917年美国参战后被俘获作为运兵船使用的原皇帝号邮轮,该舰被美国海军重新命名为利维坦号。值得一提的是该舰虽然是作为运兵船使用,但是武装却相当强大,有8门152毫米炮、1门40毫米机炮和两挺机枪,不过即便如此,这艘船仍不适合作为辅助巡洋舰——其尺寸和吨位让其过于显眼,而且燃料消耗量惊人。
柏林号辅助巡洋舰,拥有所有德国辅助巡洋舰的最大战果

商船辅助巡洋舰的作战

战争开始之后,德国海军发现当时对于大型邮轮进行的改装很不成功,一方面这些船只没有配置强有力的武装,而且由于大型邮轮虽快速而燃煤却消耗巨大,所以效率并不是很高,更重要的是目标过于显眼,与伪装巡洋舰本来应该低调行事的准则背道相持。1915年10月,一位名叫特奥多尔·沃尔夫(Theodor Wolff)的海军上尉因此发表了一篇论文,他认为德国海军应该以不起眼的货轮为基础,加大煤舱以延长航程,改良主机以提速,同时配以火炮、鱼雷以及水雷等重武备。这样便可以在较短时期内,组织一支海上袭击舰队。在这篇论文发表以前,已经有一艘1903年下水的英国货轮维也纳(Vienna)号给这个理论提供了实践依据。这艘开战时在汉堡港的1912吨小型货轮被扣留后,装上了88毫米和37毫米炮各两门,450毫米鱼雷管两具,被德军改装为流星(Meteor)号布雷舰。从1915年5月29日开始当作袭击舰使用,首先在白海袭击了五艘船后成功返航。不过在以后的出击中,由于为了防止被英国巡洋舰队俘获而于8月9日自沉。

根据这个设想,德国开始对小型的船只进行改装并配备更强有力的武装。在这些小型的辅助巡洋舰中,涌现出了两艘战果最为显赫的海上袭击舰海鸥号以及狼号,以及最具传奇色彩的海鹰号。

德国海军的第一艘货船辅助巡洋舰流星号

德国海军看中了一艘在1914年下水的用于从德国殖民地喀麦隆运香蕉的货轮蓬戈(Pungo)号,其船名取自于喀麦隆一个德国种植园。这艘4788总登记吨的香蕉货轮被征用后,便在威廉港海军工厂内接受了改装,最初被称为流星代舰(ErsatzMeteor),并在1915年11月1日完成就役,起初准备作为布雷舰使用,但后来决定将其转用于破交战。改装完毕以后,其武装为四门150毫米炮以及一门位于船舰的105毫米炮。此外,还有两具500毫米鱼雷发射管,原来的货舱改为水雷舱,可携带500个水雷,美中不足的是航速较慢,只有13节,改装以后,这艘船被冠以一个新名字海鸥号。海鸥号随后伪装成一艘瑞典货轮,于1915年12月29日离开威廉港开始执行她的第一项任务,即在英国本土舰队位于斯卡帕湾的主要基地附近的彭特兰湾布设雷区。 这是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完成的。 几天后,英国准无畏舰爱德华七世国王号触发了海鸥号布下的其中一枚水雷; 尽管友舰试图将她拖到安全的地方,但她最终还是沉没了。 海鸥号然后沿着爱尔兰西海岸移动到法国。 在那里,她在吉伦特河口附近布下了另一个雷区,又击沉了两艘船。

这部分任务完成后,海鸥号进入大西洋,首先在西班牙和加那利群岛之间开展行动,随后在巴西海岸外开展行动。此后三个月时间里,海鸥号在大西洋上先后拿捕了15艘船,总成绩达到57746吨。其中最大的猎物为在1月15日俘获的7781吨的客货轮阿帕姆(Appam)号,这艘船预定从达喀尔启航前往利物浦,船上有116名乘客,包括由25名海军陆战队押送前往英国扣留的22名德国公民,除了大量的谷物、可可豆、锡锭以及邮件以外,还有16箱价值当时100万马克的黄金以及一只名叫蓬比的母豹。从2月6日开始,海鸥号在巴西东北角的纳塔尔附近开始折返回国,并将除英国陆战队士兵外的其他俘虏通过两艘俘获的煤船释放,并在回国路程中又击沉了一艘货船,这以后,海鸥号绕到法罗群岛附近,再次利用黑夜突破英国防线,经过挪威海岸,在3月4日安全返回了基尔港。为了表彰其战绩,威廉二世除了授予所有船员二级铁十字勋章以外,还邀请多纳-施罗丁舰长立即前往帝国最高指挥部进行召见。这位舰长获得了帝国最高勋章,带有金鹰的蓝十字:功勋勋章。

海鸥号的照片以及模型

到7月为止,海鸥号在基尔接受了改装和整修,将其外貌作了一些修改,并重新改名为维埃塔号,这个名字来源于之前德国海军拥有的另一艘辅助巡洋舰,是之前被击沉的特拉法尔加角号的姐妹舰,但因为缺乏煤炭从未使用过。1916年夏天,她以这种伪装开始了一系列短途巡航,以攻击挪威沿海的协约国航运,但只俘获了一艘商船。之后她被命令在另一次出击进入大西洋之前进行改装。1916年11月23日,该舰重新恢复了原名,并开始第二次大西洋巡航。12月2日早晨,便有一艘8618吨的伏尔泰号被截获击沉,这艘船上运载着预定要运送给加拿大远征军的700匹军马,以及查尔斯·H·斯腾伯格 (Charles H. Sternberg) 从艾伯塔省红鹿河荒地收集的许多恐龙化石,本来预定是要运往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随后到12日为止战果数量达到了十艘,其中仅仅8日一天就有三艘被俘获。最后俘获的耶洛戴尔(Yarrowdale) 号是一艘航速13节,4652吨的优秀货船,其中货物除了大量的钢材煤炭,还有114辆卡车。多纳-施罗丁舰长认为这批货物比较宝贵,于是他决定再载上所俘获的509名船员让其首先返回德国。这艘船顺利突破英国封锁,在12月31日抵达,并被重新改装为辅助巡洋舰豹号。

到了12月12日那一天,海鸥号已经航行到了亚速尔群岛附近,又擒获了新的猎物——一艘名为圣西奥多(Saint Theodore)号的英国煤船。多纳一施罗丁伯爵这次将其作为自己的煤炭补给船随行,到了在23日又将本船上的两门52毫米炮以及一套无线电台装在圣西奥多号上,派遣沃尔夫(Friedrich Wolf).上尉担任指挥,速成了一艘新的辅助巡洋舰秃鹰号。随后两舰开始分开活动,约定在三个星期以后在巴西的特林达迪岛汇合。两舰此后一直持续在巴西沿海一带活动,海鸥号在这个过程中先后俘获了7艘商船,而秃鹰号则俘获了两艘,此后于2月10日按照预定计划汇合。由于秃鹰号煤炭将尽,机械损耗也严重,因此多纳-施罗丁伯爵决定加以放弃。于1917年2月14日在转移了武装以及有价值的物品以后将其凿沉。

海鸥号在下午2点30分又发现了一个大目标,这是一艘新西兰货船奥塔基号,按照惯例,海鸥号逼近到180米的距离上发出停船信号要求其投降,但出乎意料的是这艘新西兰商船却严词拒绝,并用仅有的一门120毫米炮奋力还击,双方进行了20多分钟的炮战,最终奥塔基号还是因为实力悬殊而沉没,但其反击也导致海鸥号发生火灾,在三天后才被完全扑灭。由于船只受损,多纳一施罗丁伯爵只好放弃继续作战,开始准备往德国本土返回。

新西兰货船奥塔基号是一艘冷藏货运船,于1908年在苏格兰竣工,1917年在与海鸥号的作战中被击沉,其船长阿奇博尔德·比塞特·史密斯后来因此被追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不过,这次突破封锁线归国却别有一番戏剧性。在海鸥号首次航行俘获的那艘耶洛戴尔号此时刚好改装完毕,在加装五门150毫米炮、四门88毫米火炮以及两具500毫米鱼雷管后作为袭击舰豹号于3月14日启航。两天以后在试图闯越英国封锁线之际,豹号在法罗群岛附近被英国装甲巡洋舰阿喀琉斯号和辅助巡洋舰邓迪号发现,英舰派遣登船人员登舰检查,结果豹号身份暴露,当即对英舰发射鱼雷,双方开始交火,然后因为便因为实力差距悬殊被击沉。然而这事实上却起到了掩护的作用,就在这场海战发生的海域稍南,海鸥号顺利越过了封锁线,并于22日成功返航。在这次远航中,“海鸥号的战果为25艘共计123030吨,另外其布下的水雷还另外击沉了两艘商船和一艘战列舰,由于这个战果,海鸥号可以说是德国海军最成功的海上袭击舰。

此后,海鸥号重新改装成为一艘潜艇供应舰,后改名东海号,成为一艘辅助布雷舰,并以这个状态迎来了战争结束。在凡尔赛条约签订后,她被赔偿给英国,并重新改为货船格林布赖尔号。 1933年,她又被一家德国航运公司买回,作为货轮奥尔登堡号,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服务于德国和被占领的挪威之间的航线。直到1945年4月7日,该船最终被皇家空军的英俊战士战斗机击沉于在挪威松恩的瓦德海姆村附近。

为海鸥号回国打了掩护的辅助巡洋舰豹号
海鸥号的侧面图

另一艘比较成功的同类则是第二艘以“狼”为名的辅助巡洋舰。之前德国海军也有一艘狼号辅助巡洋舰,但其出师不利,出港不久就搁浅报废。第二艘狼号则由原属汉莎航运的5809总登记吨的货船瓦赫特费尔斯(Wachfels) 号改装,该船航速只有10.5节,外表平凡至极。但虽然其航速并不高,但在8节的经济航速下,一天只需要耗费35吨燃煤,而其煤舱则可容纳6000吨,其理论最大航程可达32000海里。此外,该舰的150毫米火炮多达七门,还有一门105毫米、三门52毫米炮,500毫米鱼雷管也有四具之多,另外还能携带水雷458个,其还拥有最独特的装备——一架名叫“幼狼”的FF.33e型水上飞机,可说是所有德国辅助巡洋舰里配置最齐全,火力也最强大者。另外,该船还作了精心伪装,包括可以竖起或放下的假烟囱和桅杆,以便随时改变外观,船体侧面还有伪装用的挡板,用于隐藏船上的武装。

改装完成后,狼号由在第一次赫尔戈兰之战中担任轻巡洋舰斯德丁号舰长的内格尔少校指挥,船员一共346名,其中包括负责驾驶水上飞机的施泰因海军中尉和海军高级飞行军士法贝克两名海军飞行员。1916年12月2日,狼号突破英军封锁线到达北海。随后绕过苏格兰北部向南而去,在1917年1月27日,在一路直到南非开普敦附近,狼号敷设完最早一批水雷,然后绕过马达加斯加岛直上锡兰科伦坡,而后沿着印度西海岸前往孟买分别布雷。

改装完成后的狼号,图中可见舰桥后方的水上飞机
狼号的150毫米主炮和500毫米鱼雷发射管
“幼狼”

在孟买附近完成布雷任务以后。1917年2月27日,有一艘英国油船被发现,在截获之后,发现这原来也是一艘原属于汉莎航运的同僚。该船原名古腾菲尔斯(Gutenfels),在开战之时在塞得港被英军接收,几经转手最后被改成图里特拉(Turritella) 号,属于盎格鲁萨克森汽油公司。内格尔舰长对他最早的猎物还十分满意,于是用船上的一门52毫米炮和25个水雷将这艘原来的同僚商船改造为一艘辅助巡洋舰,命名为黑鼬(Iltis)号,并派布兰德斯(Brandes)上尉指挥。 这艘速成辅助巡洋舰前往亚丁湾敷设水雷之后,遇到英国巡逻炮舰奥丁(Odin)号。这艘速成袭击舰自然不敌装备六门4英寸火炮的对手,于是为了避免被俘获而自沉了。

而在狼号上,由于被俘英国船长提到了英国轻巡洋舰纽卡斯尔号就在附近,于是内格尔舰长便派出水上飞机侦察,一番搜索后没找到英舰,只发现了两艘货船,但内格尔舰长出于保险起见,因此决定将猎场放到印度洋,于是转舵南下。狼号划过一个大圈,经澳大利亚南部,再绕过新西兰东海岸,于6月25日和26日航行到新西兰的北角以及库克海峡西口再布水雷。这期间,她还击沉四艘独行商船,尤其是在其中一艘3947吨的新西兰货轮怀鲁纳(Wairuna) 号上缴获了大量新鲜牛奶、乳酪、肉类和1200吨煤炭,大大补充了船上的补给储备。完成了新西兰的布雷以后,狼号又在7月3日再度南下,到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东北海域巴斯海峡东口的盖博岛附近布雷,但遭遇了在此巡逻的澳大利亚防护巡洋舰迎敌者号,于是只好放弃行动。

随后这艘袭击舰转向东北,经过新喀里多尼亚岛和新赫布里底群岛,到达所罗门群岛。在拉包尔岛进行补给和休息后,狼号便取道新几内亚岛以北向西前去东印度群岛。这期间由于美国向德国宣战,该舰在南太平洋地区陆续俘获了3艘美国商船。

狼号在海上行动的绘画,“幼狼”的存在给这艘袭击舰提供了很大帮助,它可以用于定位敌方船只,并搜索面积广大的区域
从一艘被截获商船上拍摄的狼号
一艘被击沉的货船

到达东印度群岛以后,狼号再度击沉一艘英国货船,而后绕婆罗洲西南,前往马来半岛东部新加坡附近的阿南巴斯群岛。经过9月2日到3日彻夜行动,将最后的100个水雷投入大海,然后经龙目海峡再次返回印度洋,并于9月23日截获了日本货船常陆丸号,日本船长拒绝投降,而且用自卫火炮进行回击。经过四次齐射,日本货轮付出了14亡6伤的牺牲,不得不停止了航行。这艘满载丝绸、铜锭以及粮食的客货轮成了第10个猎获物。到11月初,舰上的水上飞机因为蒙皮已经破损严重而暂时停飞,在之后用先前缴获的丝绸重新制作了蒙皮,并在上面用油漆调上清漆进行重新涂装后才恢复了工作。随后狼号又缴获一艘西班牙货船,由于是中立国船只,因此将其补给船使用,然后一路溜到了好望角附近。在1917年的最后一个月里,狼号在好望角周围又捕获了两艘帆船,并在1918年1月4日于巴西的特林达迪岛附近再次俘获一艘挪威四桅帆船。此后,狼号带着他的西班牙补给船径自北上,沿着冰岛南岸向西在2月21日到达挪威海岸,并于24日成功返回威廉港。

狼号的整个航程历时452天,除了拦截14艘共计38391吨船只,同时在那些英国船只根本未曾料想到之处敷设的雷区,共造成了13艘共计75888吨商船沉没,还有其他5艘船受伤。此外还缴获橡胶、铜、锌、丝绸、干椰子肉、可可等大量重要物资。威廉二世因此授予所有船员铁十字勋章,而内格尔舰长则升任海军上校,同时获得功勋勋章,所有的船员在柏林大街进行凯旋游行。该舰也幸存到战后,战争结束后,狼号被一家法国航运公司购买,改名为安提诺乌斯(Antinous) 号,最后在1931年被一家意大利公司拆解。

1918年返回威廉港的狼号

最为传奇的袭击舰则是独一无二,全世界仅此一艘的风帆袭击舰海鹰号。对于袭击舰而言,最大的困难不外乎燃料的补给。由于海外基地大部分都控制在协约国手中,袭击舰是无法加以利用的,因此,不需要燃料的船只,也就是帆船,自然就出现在了德国海军的视野之中。这一想法最初是在1916年由海鸥号上的一位海军上尉菲列克斯.冯.卢克纳尔伯爵提出的,这位伯爵可谓是一位奇人,其出身于骑兵世家,著名的莱茵军团司令官尼古拉.卢克纳元帅是其曾祖父,(虽然卢克纳元帅后来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脑袋搬家了)。

不过费利克斯却自幼醉心于航海,并苛求自立而不愿受贵族家庭恩泽,年仅13岁便离家出走,化名干了七年多水手以及其他千奇百怪的职业,历经人世间各种酸甜苦辣。其第一次出海是在一艘俄国帆船尼俄伯号上当服务员,结果第一次出海就掉进了海里差点丢了性命,全靠大副拼命营救和抓住了一只向他飞来的信天翁的喙才保住了命。随后的人生经历更是千奇百怪,包括但不限于:救世军的《战争呐喊》的卖家、西澳大利亚州奥古斯塔卢因角灯塔的助理灯塔管理员、袋鼠猎人、马戏团工作人员、职业拳击手(由于他非凡的力量)、渔夫、海员、墨西哥迪亚斯总统的警卫、铁路建筑工人、酒保和酒馆老板。 还因被指控偷猪而在智利监狱中被短期监禁,两次腿部骨折,并因缺钱被赶出牙买加的一家医院,直到后来才考取了船长资格,并在汉堡美洲公司工作。1912年,他又被海军召回现役,前往著名的豹号炮舰上服役,大战爆发后,他担任“皇储”号战列舰的D炮塔长,参加了日德兰海战。随后,又在6月到8月在辅助巡洋舰维纳塔号、也就是之前说过的海鸥号上担任枪炮长。卢克纳尔伯爵因此见多识广,双手的气力竟能将厚厚的电话号本拦腰撕断,并且对太平洋大西洋的知识丰富,精通多国语言,更重要的,他还是一一名操纵帆船的好手,德国海军对伯爵的提议很有兴趣,于是让其负责此事,并允许他亲自指挥袭击舰。

身穿军装、佩戴他获得的全套勋章的卢克纳尔,摄于一战后

卢克纳尔选中了一艘之前被U-36号潜艇俘获的1571吨的英国三桅帆船巴尔马哈山口(Pass of Balmaha)号,在隐蔽位置装上了两门105毫米火炮(也有资料说是88毫米炮)和两挺重机枪,而且为了预防恶劣气候,还装上了一台500马力的辅助柴油机,外加用于应对敌巡洋舰的两具鱼雷发射管。此外,暗藏的燃料舱、淡水舱、食品储藏库以及军官舱,还有俘虏收容室等也应有尽有。卢克纳尔伯爵最初希望将其命名为信天翁号(显然他对于自己第一次出海的事情记忆犹新),但是由于这个名字已经被一艘布雷巡洋舰使用了,于是只能将其命名为海鹰号。为了突破英国海军的封锁,卢克纳尔原计划将这艘帆船伪装成挪威帆船马莱塔(Maleta) 号,为此他还特别召集了一群会讲流利挪威语的水手,甚至还亲自从真正的那艘马莱塔号上偷走了航海日志。但是由于海军部的出击命令迟迟没有下达,真正的马莱塔号却已经出海了,于是只能将其重新命名为伊尔玛号,为了装的更像,出海前卢卡纳尔还特别下令把航海日志用海水弄湿,然后故意把船名涂的模糊,这样遇到检查时候就可以说是事前遇到了风暴。

1916年12月21日,这艘帆船由6名军官和57名船员驾驶,从威廉港出发,借着恶劣天气的掩护准备突破封锁,当航行到了爱尔兰东南,几乎就要突破封锁线进入大西洋之际,遭遇了英国辅助巡洋舰复仇者号的拦截。根据预先安排,一个娃娃脸的轮机助手施密特迅速带着金发头套、身着女装冒充患病的船长夫人,同时准备好出发前做了手脚的各种文件,船里面挂着挪威本土的风景画,桌子上是挪威语的信件和书籍,船员则结结巴巴的说着挪威口音的英语。 逼真的伪装奏效了,英国检查人员没看出这艘船有什么问题,于是便迅速给其放行了。随后海鹰号进入大西洋,南下直指直布罗陀方向而去。1917年1月9日,该舰发现了第一个目标,3268吨的皇家格拉迪斯号,卢克纳尔假意向该船询问时间而慢慢靠近,然后才突然挂起海军旗喝令其停船,取得了第一个战果。次日,又捕捉到了一艘3095吨的货轮伦迪岛号,该船企图逃跑不成,最终还是束手就擒。

海鹰号的一张照片和模型
模型上的一些小细节,显示了船上隐藏的88毫米炮(这个模型制作者称该舰配备的是88毫米主炮)和后甲板上的操舵室

对于抓获的俘虏,卢克纳尔伯爵表现的非常宽待,只要不妨碍日常工作,甚至允许他们在船上自由活动,他本人也经常邀请被俘的船长或者其他贵客们坐在一块喝咖啡或者吃晚餐,后来卢克纳尔伯爵还发出了悬赏,宣布俘虏发现船只也能同样获赏,于是,俘虏们也竞相合作。在以后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出没于南美和非洲之间大西洋狭窄部分的海鹰号先后俘获了9艘商船,巧合的是其中一艘叫做平摩尔号的英国帆船还是卢克纳尔曾经待过的船,他在那艘船上当了一年的酒吧侍者和下等海员,而且就连船长都还是自己认识的老船长马伦(James Mullen)大叔。在中立港里约热内卢购买物资后,最终卢克纳尔还是忍痛炸沉了这条船。

3月11日,海鹰号遇到了一艘3609吨英国货轮霍恩加斯(Horngarth) 号,对方有2门127毫米主炮,而且通讯设备也非常齐全,卢克纳伯爵认为这样的对手显然不宜强攻,只能智取了。于是经过一番准备后,首先海鹰号的厨房开始喷出滚滚浓烟,霍恩加斯号以为是发生了海上事故便疾驶而来。等到靠近了以后,该船的船长远远看去,海鹰号甲板上一片大乱,水手们纷纷上小艇准备弃船,而且好像还有女士在慌忙逃窜(其实还是那个轮机助手施密特假扮的.....),于是更急着靠近准备救援。然后等到接近到了足够双方喊话的距离,这艘“失火的帆船”却突然一把扯下桅杆上的挪威国旗,然后升起了一面德国海军的黑鹰战旗,甲板也一下变魔术一样冒出来一门105毫米炮,然后一炮打烂了霍恩加斯号的无线电室。英国船长本来还想抵抗,但在海鹰号威胁要发射鱼雷后还是选择了投降,这艘船是海鹰号收获最为丰盛的猎物,缴获了500箱干邑、2300箱香槟和小提琴、钢琴以及贵重的绘画与家具,这些东西自然是都被卢克纳尔给笑纳了。

由于船上连同原有的船员加上那些俘虏,人数已经超过了300人,没有位置了。于是当3月20日一艘法国帆船康布罗纳(Cambronne) 被俘获后,卢克纳尔将全部265名俘虏都用这艘帆船给释放了,甚至在临行前还以被俘日期发放工资,顺便把那些用不上的绘画和没喝完的香槟也作为饯别赠礼给一起送走了,卢克纳尔的唯一要求是按照国际法,在到达陆地为止不要向其他船只透露海鹰号的行踪。

克里斯托弗·雷夫所绘的海鹰号
俘获法国帆船坎布罗纳号的绘画
俘获另一艘商船的绘画

在与这些俘虏话别以后,海鹰号继续向南,准备绕合恩角奔太平洋而去。而那些俘虏们上岸后,自然有义务把情况告知协约国海军,英国海军也直到那时候才搞明白了近期一连串的船只失踪事件的真相,原来是因为有一艘风帆动力的德国袭击舰在活动而导致的,在感慨德国人脑洞真大的同时赶忙向合恩角附近增派兵力(其实之前就有其他英舰和海鹰号遭遇过,但正常思维下显然不会有人认为这艘帆船是一艘袭击舰,所以都没能认出其真面目来)。当18日海鹰号抵达合恩角时,奉命赶来搜索的英国辅助巡洋舰奥特朗托号终于逮到了这艘德国袭击舰,并立刻进行追击,海鹰号则借助暴雨区的掩护最终死里逃生,英国海军依然毫不松懈地继续进行搜寻。卢克纳尔伯爵则下令将船上的一些救生艇的残片写上船名抛弃在海中。英舰发现了后,误以为海鹰号已经在风暴中失事,于是忙不迭地宣称其已经沉没。趁这个良机,海鹰号顺利地绕过合恩角,进入了太平洋。

到了5月,海鹰号到达了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并在哪里进行了补给,同时获知了美国参战的消息。这个消息对其而言有利有弊,一方面意味着敌人的数量将大大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可以停靠的中立港口顿时减少。但与此同时猎获物的数量也会增加。到了6月,在到达夏威夷南部圣诞岛附近之时,便截获并击沉了三艘美国船。然而从出击到此时已经过了7个月,由于新鲜食品的不足,船员的健康状态开始日趋恶化,必须在适当的陆地上进行休整,补充新鲜食物和进行适当的休息并对船底进行清理。于是,在7月29日,海鹰号选择了法属社会群岛中的一个无人岛莫佩里亚岛停靠。虽然这是个环礁,但船却并未进入礁湖内,而是停靠在外海。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17年8月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掀起了这艘船并将她重重撞在礁石上,在船底上撞出了五个大洞,彻底摧毁了这艘船,结束了这艘船本身的大冒险。

海鹰号的残骸

然而,传奇并没有就此结束,卢克纳尔伯爵自然不是那种听命于天困死于孤岛之人。8月26日,他亲自带领航海长基尔夏伊斯(CarlKircheiB)中尉等5名船员乘坐船上一艘没有损坏的10米划艇前去寻找船只,并用被扣美国的豪华客轮采齐莉皇太妃号的名字为其命名。此外,他留下副舰长克林(AlfredKling)中尉,并告诉他如果3个月他不回来便设法自行脱险。凭借非凡的毅力和航海技能,他们驾驶采齐莉皇太妃号跨越2300海里,花了28天,到达了斐济的瓦卡亚岛。卢克纳尔用流利的揶威语自称落难的挪威海员,而且物色了一艘帆船准备去接同伴,却于9月21日被截回而被俘。经过数次转移,他和基尔夏伊斯中尉被关押到新西兰奥克兰岛附近的莫图伊岛。不过,他们两个以庆贺圣诞为名,暗自准备脱逃,甚至偷窃了新西兰军服、炸弹、手枪短剑以及六分仪和仿制机枪,并用帆布自制了一面德国海军旗。

12月13日,他们以及其他6名俘虏偷取了战俘营长的摩托艇珍珠(Pearl)号成功逃跑。在三天后,又遇到了一艘90吨的平底船恐鸟(Moa) 号并将其拦截。这成为卢克纳尔最后一艘俘获船。但是还不到三天,他们就被新西兰海军的伊里斯(Iris) 号武装布缆船抓获而再次被俘。卢克纳尔被带上船后仍然理直气壮的说“ 你们既然开着门,那么我干吗不出去?”于是,他们又被带回莫图伊岛。正当伯爵准备再度逃跑时,大战结束了。

而莫佩里亚岛上的副舰长克林中尉也是一位豪强。他通过无线电,旁听到了伯爵被俘的消息后便开始策划脱离。此时,正好有一艘法国帆船吕泰斯(Lutece) 号发现“海鹰”号的残骸准备前来救援,结果被克林中尉俘获,将其重新命名为福尔图娜号,然后开着这艘船离开了该岛。残留在岛上的只有海鹰号最后俘获的几艘美国船上的俘虏以及吕泰斯号的法国船员一共44人。他们其中4位美国人也乘小艇,跨越980海里到达在10月4日美属萨摩亚的帕果帕果,在这里报告了其他人的下落。于是,这些人们才在6日得到了法国船只的救助,在10月10日被送到塔希提岛的帕佩提。

“福耳图娜”(罗马神话里的幸运女神)之名并未给克林中尉他们带来足够的幸运,他们远航到复活节岛附近时帆船触礁遭难,好在被附近的智利岛民搭救。11月25日,他们又被智利轮船运到智利,在这里迎来了礁遭难,所幸被附近的智利岛民搭救。11月25日,他们又被智利轮船运到智利,在这里迎来了战争的结束,直到1920年回到德国为止。到此,这个故事才算彻底划上了句号。

海鹰号的完整航迹,下图是新西兰海军缴获的该舰战旗,目前保存在奥克兰的新西兰国立战争博物馆

最后一艘商船改装辅助巡洋舰则是狮鹫号,该舰是由一艘名为古本(Guben) 号的货轮改装的,该船在1915年被德国海军征用,并随即改装为辅助巡洋舰。改装完成后该舰的标准排水量排水量9000吨,装备四门150毫米主炮以及两具500毫米鱼雷管。1916年1月23日服役以后,在蒂策(Rudolf Tietze)中校的指挥下,在黑色船舷上漆着巨大的挪威国旗,使用伪船名雷纳(Rena) 和伪注册港腾斯贝格(Tonsberg),扮作挪威货轮从库克斯港启航。

不过,这艘辅助巡洋舰作战经历非常短暂,2月29日早晨8点45分,她在挪威沿岸被英国第十巡洋舰分舰队的阿尔坎塔拉号和安第斯(Andes) 号两艘辅助巡洋舰拦截。这两艘为姊妹船,都是由15620吨的客轮改装,装备六门6英寸火炮以及两门2磅炮。9点40分,阿尔坎塔拉号在其大约730米之处停车,准备派出一支登船队前去检查。就在此时,狮鹫号突然打出了德国海军战旗,并加速前进。阿尔坎塔拉号也当即回击,摧毁了德舰的炮位。此时安第斯号在5海里开外,便立即赶来援助。狮鹫号的鱼雷的交战中成了致命的杀手锏,虽然有一发从阿尔坎塔拉号船艉错过,但是还有一枚在其侧舷炸开。英舰当即开始侧倾,不过还是在继续向德舰回击。很快,安第斯号赶到了战场,并将德舰打成重伤,10点18分狮鹫号最终停止了射击并开始放下救生艇,蒂策舰长也开始攀着绳梯离舰。不过最早沉没的却是英国船,10点45分,阿尔坎塔拉号在舰长沃德勒(Thomas Wardle)下令弃舰后,向右舷倾覆,战斗中损失了72人。不久以后,英国防护巡洋舰宴会神(Comus) 号和驱逐舰门斯特(Munster) 号赶来救援。13点01分,两舰将虽已动弹不得但依然没有降落战旗的狮鹫号击沉,其187名船员中,有5名军官和115名水兵被救起,结束了其短暂的服役生涯。

狮鹫号的一张照片,下图为其和阿尔坎塔拉号交战的绘画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