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2年,任弼时等人为何不顾毛泽东的劝阻打赣州,主要有三个原因

 Loading69 2023-09-30 发布于四川

吴学华原创作品

1932年,任弼时等人为何不顾毛泽东的劝阻打赣州,主要有三个原因

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与井冈山上毛泽东和袁文才领导的革命队伍会师,组成了红四方面军。12月,彭德怀和滕代远领导的平江起义队伍也上了井冈山。

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红军以弱击强,迂回奇袭,多次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这个期间,毛泽东担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和中共总前敌委员会书记,红军的土改工作和扩红工作,以及作战的部署,都是以他的意见为主。也正因为他的杰出,令有些人产生了想法。

早在1929年6月的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上,他提出的红军任务、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等问题,没有被大多数与会者接受,从而失去了前委书记职务,去闽西休养,后来在朱德和彭德怀等人的力促下,他重新回到领导岗位,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率领红军粉碎国民党的“围剿”,打出了赣南地区的一片红色根据地。红1军团和红3军团会师后,整编为红一方面军,也就是后来的中央红军。革命根据地扩展到了二十几个县,并成立了以瑞金为红色首都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31年4月,王明派出的任弼时、顾作霖、王稼祥“中央代表团”来到苏区,到了九月,经过几个月“调研”的任弼时等人,根据王明“反右倾”的指示,认为中央苏区犯了“缺乏明确阶级路线和充分群众工作”的严重错误,他们在土改、扩红、群众工作、工农运动和党内斗争等方面,否定了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做出的伟大贡献。

1932年,任弼时等人为何不顾毛泽东的劝阻打赣州,主要有三个原因
1932年,任弼时等人为何不顾毛泽东的劝阻打赣州,主要有三个原因

“中央代表团”手握“尚方宝剑”,直接把毛泽东的路线给否决了。24岁的顾作霖首先对毛泽东发难,指责毛泽东是“庸俗的保守主义者”、“丝毫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完全是“右倾主义”。他这个从上海过来的人,根本不了解苏区的实际情况,就给人扣帽子。

王稼祥也认为毛泽东的土地革命路线,是一条“富农路线”。任弼时更是认为毛泽东打仗就像玩游戏,与敌人兜圈子,所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战术,完全就是避战和怯战,红军必须学习苏联,擅于打阵地战、街市战、白刃战、夜战,要敢于主动出击。

对于任弼时他们几个人的指责,毛泽东百思不得其解,他的十六字战术,是经过战火的千锤百炼,实践出来的结果。几个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人,经过几个月的调研,看到了红军的蓬勃发展,怎么还否定他的军事路线呢?

他作了申辩,也得到了朱德等人的支持,但任弼时他们几个人,只是暂时停止了对他的发难,保留了意见。

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举行,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众望所归,担任苏维埃共和国主席,项英、张国焘任副主席。

到1932年初,红军的兵力发展到了近6万人,加上红色赤卫队,以及周边的游击队,总兵力大约为十万。根据地内的人口达到250多万,占地面积五万多平方公里,是国内势力最强,面积最大的苏区。

1932年,任弼时等人为何不顾毛泽东的劝阻打赣州,主要有三个原因

红色苏区的创立,毛泽东功不可没,可是王明派来的那几个人,对于他的打击才刚刚开始。他虽然是主席,却被排挤出了党和军队的领导位置,成了一个被架空的人。更令人气愤的是,还被指令去瑞金城外的郊区“疗养”,不让他接触军权。虽然朱德和陈毅等人提出异议,可改变不了那种现实。

1932年,任弼时等人为何不顾毛泽东的劝阻打赣州,主要有三个原因

毛泽东迎来了他人生的最低谷,身边除了贺子珍和儿子毛岸红之外,就只剩下几个警卫员和负责送东西的联络员,他生病发高烧,身体虚弱得走不了路,整个人瘦了一圈。贺子珍尽心尽力地服侍他,设法给他增加营养。唯一可以抚慰他的,是他那个淘气而可爱的儿子。

陈毅等几个关系好的人来探望他,给他带来了红军要打赣州的消息。他听了之后,连声说“这是红鸡蛋往石头上碰,要吃大亏的……”。

红军在一年前打过一次赣州,结果吃了大亏,他认为红军目前应该以稳步发展为主,不能够去盲目攻打赣州,造成无谓的牺牲。他接连给任弼时和王稼祥等人写信,指出了红军攻打赣州的弊端和凶险。

朱德和陈毅他们也认为,赣州城很坚固,防守的敌军有上万人,打不得。

但是上海的临时中央,听取了“中央代表团”的去电汇报之后,错误地做出了判断,认为红军一家壮大了,必须改变原来的作战方式,设法攻取大城市。得到临时中央的指示后,“中央代表团”还乐观地考虑把苏区的临时中央政府搬到赣州去。不少红军指战员,包括红三军团的总指挥彭德怀,都认为这个办法可行。

毛泽东写给“中央代表团”接个人信如泥牛入海,急得他晚上睡觉都睡不着。

1932年,任弼时等人为何不顾毛泽东的劝阻打赣州,主要有三个原因

“中央代表团”的那几个人为什么要考虑打赣州呢?

第一、情报的错误。

根据事先打听到的情报,赣州城内的驻军只有一个旅,六千惹,加上地方靖卫团一两千人,总人数不超过八千人。而红三军团的主攻部队就达到一万四千人,还不包括其他的地方武装力量和从红1军团抽调过来的预备队。

第二、临时中央的指示,也使得彭德怀等红军指战员认为,要拿下一座大城市,证明红1方面军的实力。苏区上上下下都头脑发热地认为,红军兵强马壮打赣州不费力,有希望把中央政府搬过去。

第三、“中央代表团”否定了毛泽东的思想路线,他们必须折腾出自己的那一套,要用事实去证明他们的那一套是“正确”的!

无论毛泽东怎么劝说,都难以改变那几个人的一意孤行,攻克赣州势在必得。

结果非常残酷,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苦战一个多月,死伤惨重,事后才得知城内并非八千人,而是一万八千人,这还不包括驰援的陈诚和罗卓英的部队。红三军团第一师师长侯中英在作战中被俘,惨遭杀害。

毛泽东听闻消息,心疼得掉眼泪,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家底,一下子就败了一半,还折腾进去一员大将。

任弼时和周恩来他们通过打赣州的这件事,也意识到自己犯了冒进的错误,他们把毛泽东请了回来。

中央局的首脑们在赣县江口镇开了一个会议,确定红军将来的走向。中央局的大多数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错误,仍坚持打赣州,但毛泽东却提出了先打小县城再进攻大城市的想法(由农村包围城市)。大家争论不下,谁也不服谁!

这次会议史称江口会议,遗憾的是彭德怀再一次与中央局的大多数人站在了一起,认为打赣州的这样的大城市非常有必要。

1932年,任弼时等人为何不顾毛泽东的劝阻打赣州,主要有三个原因

最后在周恩来和朱德的建议下,把红一方面军一分为二,毛泽东领导红一军团和红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林彪为总指挥,聂荣臻为政治委员。

中央局也分为后方局和前线局,前线局成员以周恩来、毛泽东、朱德和王稼祥为主,后方局成员以任弼时、顾作霖、项英和邓发为主。

毛泽东得到了林彪和聂荣臻的支持,展开他的手脚向东发展,打龙岩克漳州,胜利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远在上海的临时中央,根本不知道苏区这边的情况,就知道好大喜功,几天一个电文逼着红一方面军北上打南昌,后方局也一再催促。尽管周恩来和毛泽东多次去电解释,但临时中央和后方局根本不听,甚至有人认为是毛泽东“蛊惑”了他人。之前反对毛泽东的周恩来和王稼祥,现在都和他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似乎在与后方局的人“作对”,“抵抗”临时中央。在电文的陈枪舌战中,两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