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哲学基本范畴与重大争辩 : 天道与人道、气

 逍遥_书斋 2023-09-30 发布于河南
中国哲学基本范畴与重大争辩 : 天道与人道、气

天道与人道 中国哲学史的一对范畴。道分天道与人道。子产较早提出这对范畴。《左传·昭公十八年》(前524)记载:“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把天道与人道区别开来,一是指自然现象,一是指人事现象,引申犹今天所说的客体与主体。孔子很少讲这方面问题,孟子曾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中庸》亦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作为天道的诚,便有外在于个体的意思;作为思诚或诚之者的人道,便内在于个体,亦含客体与主体之别。《周易·说卦》讲天、地、人三道,较孟子多一地道。《系辞传》亦讲三才之道,“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易》所以讲三道,盖与八经卦皆三画有关,或“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周易·系辞下》),天、地、人各有两,六画而成卦。因考虑天道与地道都是指客观事或物,属于客体范围,所以将地道合于天道,而不独立地道。佛教讲天道、人道,是作为六道之一,与这里所说天道、人道异趣。(佛教所谓“天”,即Deva,与“神”字同义。认为人在“六道”中轮回,“六道”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上三道亦可称为“三善道”。《大智度论》三十曰:“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罗。”天道由上品之善所赴,人道由中品之善所赴,阿修罗道由下品之善所赴,下三道亦称三恶道。)简言之,天道是指世界的存在及其存在的形式,人道是指人、人的价值、伦理道德、人的认识(包括自然、社会、人生、思维规律)以及历史观点等,包括客体、主体以及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天道与人道,分属于自然与社会两个不同的领域。中国古代有以天(道)与人(道)相合,有以天(道)与人(道)相分,亦有以天(道)与人(道)交相胜、还相用,即既对待又统一。

天道 与“人道”相对。春秋时已经常使用。当初包含天象的变化过程和以此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双重含义。既有科学因素,又有神学迷信成分。如《国语·周语下》记单襄公语:“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又如伪《古文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但也有一些先驱者怀疑天道主宰人事的言论。如郑国子产认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左传·昭公十八年》)。先秦时期的“天人之辩”围绕“天道”与“人道”关系而展开。孔子很少直接谈“性与天道”,对鬼神置疑,却又未敢背弃天命观念。墨子“非命”,但又讲“天志”。老子最早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范蠡也认为“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国语·越语下》)。《庄子·天道》强调天道运行不止:“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荀子称天道为天行,认为“天行有常”,而人应“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吕氏春秋·圜道》以盖天说释天道:“天道圜,地道方”,“精气一上一下,圜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东汉王充反对天能以灾害谴告人类的观点,认为“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论衡·谴告》)。明清之际王夫之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天道与人道的联系与区别:“人之道,天之道也;天之道,人不可以之为道者也”(《续春秋左氏传博议》卷下)。人的活动法则也遵循自然规律;但人不能以天道作人道,只能“相天”,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辅助自然,治理自然。清戴震认为“天道,五行阴阳而已矣,分而有之以成性”(《原善》),人性、物性都由天道分得而成。参见“天道与人道”。

人道 与“天道”相对。人事、人伦、为人之道。人道观念于春秋时已出现,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孔子很少讲天道,他讲的道,主要指人道。他以“仁”为人生之理想,仁的内容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做人的最高准则是做仁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言“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认为实行仁义,就是人伦之至。提出为人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墨子强调兼爱互助,主张为人之道要“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中》)。老子、庄子则主张“无为”,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二十二章》)庄子说:“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庄子·在宥》)认为人道应效法天道,“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庄子·刻意》)。荀子认为人是最可宝贵的,特别重视人的作用,“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荀子·儒效》)。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以人力改造自然,使之尽善尽美。后来的儒家对此虽有不同程度的发挥,但大体不出孔孟所述的范围。《中庸》强调“诚”为人之道,“故君子诚之为贵”,诚的内容即仁、义、礼等,即本之于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西汉董仲舒论辩仁义最详,以为“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春秋繁露·仁义法》)。在具体内容上发挥了孔孟的人道观点。宋代的程朱理学根据孔孟之道而提出的人道观,在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北宋程颐以“敬”为求仁的根本功夫,要人们专心致志于“理”(封建伦理纲常),达到“与理合一”的境界。“圣人与理为一,故无过不及,中而已矣。”(《遗书》卷二十三)南宋朱熹亦以“居敬穷理”为修养的基本功夫,要求人们去私欲,返于天理,“仁者,本心之全德。……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坏于人欲;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四书章句集注》)。程朱认为灭人欲、存天理即尽人之道,以其人道观为维护封建制度服务。明清之际王夫之提出“以人道率天道”(《思问录·内篇》),“先天而天弗违,人道之功大矣”(同上)。其所说人道的内容虽仍不外“仁义”,但强调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和作用,有一定积极意义。清戴震批评程朱“以理杀人”,认为“居处、饮食、言动,自身而周于身之所亲,无不该焉”(《孟子字义疏证·道》),人道即人伦日用、身之所行,与孔孟程朱所说有所不同。参见“天道与人道”。

气 中国哲学史范畴。构成天地万物的始基。气的观念起源甚早。西周末伯阳父认为:“天地之气,不失其序。”(《国语·周语上》)春秋时医和提出:“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战国时,开始出现把气视为构成万物的原始材料的思想。《老子》把“气”纳入其哲学体系:“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管子·内业》进一步提出“精气”说,“精也者,气之精也”,“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还认为人的精神也由“气”构成。庄子又提出万物为一气之变化的见解:“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认为气为有生有知东西赖以存在的基础。两汉时期,气的学说吸收了自然科学的成就,有了进一步发展。西汉董仲舒认为:“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同时,又给“气”赋予道德属性:“阳为德,阴为刑”(《举贤良对策》),将春夏秋冬的变化说成是“气”的喜、乐、怒、哀的表现。又说:“阳气仁而阴气戾。”(《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东汉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自然》),还强调“气”是无意识的:“气也,恬澹无欲无为无事者也”(同上),“气若云烟,云烟之属,安得口目?”(同上)北宋张载对气的学说作了重大的发挥。他认为一切都是一气聚散变化而成,“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正蒙·太和》),“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同上)。认为气内在的矛盾,是气变化的原因,“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正蒙·参两》)。还认为气之本体不生不灭,“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正蒙·太和》)。程颐则认为气有生灭:“凡物之散,其气遂尽,无复归本原之理。”(《遗书》卷十五)南宋朱熹也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朱子语类》卷一)明清之际王夫之对气本体论学说作了进一步概括:“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神化者,气之聚散不测之妙,然而有迹可见;性命者,气之健顺有常之理,主持神化而寓于神化之中,无迹可见……盖阴阳者气之二体,动静者气之二幾,体同而用异则相感而动,动而成象则静,动静之幾,聚散、出入、形不形之从来也。”(《张子正蒙注·太和篇》)近代严复曾以原子论和牛顿力学来说明“气”,他说:“今夫气者,有质点(原子)有爱拒力之物也,其重可以称,其动可以觉。”(《名学浅说》)又曾以气来解释“以太”,《天演论·真幻》:“于最清气名伊脱者,照成光浪。”指一种精神状态、道德境界。孟子认为“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的(见《孟子·公孙丑上》)。《管子·内业》:“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以安德。”《孙膑兵法·延气》:“合军聚众,〔务在激气〕。”指气数、命运。《程氏遗书》卷十八:“问:'上古人多寿,后世不及古,何也?莫是气否?’曰:'气便是命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