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3年,解放军总参谋长在毛主席纪念堂,失声痛哭:得志来看你了

 Karl 2023-09-30 发布于云南

1983年,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杨得志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在进入纪念堂之前,他挥挥手,让身边的警卫员一同退下去。

这纪念堂里面长眠着的人,对于他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或许不只是他,长眠的毛主席,对于全中国每一个人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小心翼翼地走进纪念堂,就好像害怕惊扰了前方睡着的那个人一样。刚一看到毛主席的遗容,杨得志就忍不住泪流满面。他悲切地说:“主席,得志来看您了。”

对于杨得志来说,主席不仅仅是远在天边的国家领导人,更是近在眼前的给予了他许多精神食粮的老师。

Image

杨得志

他在部队当中的成长,在不同战争当中的历练,虽然毛主席没有亲眼见证,但主席却事事关心,时时询问。

毛主席离开之后,由于政务繁忙,他已经很久没有来看望主席了。如今再一见到,他几乎忍不住那澎湃的心情。

毛主席和杨得志之间有着一段怎样感人的战友故事?

初入革命,聆听教诲

1928年的杨得志,还是一个刚刚参加革命不久的新兵蛋子。

他只是懵懵懂懂地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基本形势,但却不知道部队的下一步打算是什么,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士兵来说,走一步看一步,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

Image

杨得志

但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遇见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革命前辈,却让杨德志有了醍醐灌顶一般的收获。

那时候的毛主席还不认识他,他也只能远远地站在队伍后面,倾听毛主席在正前方讲话。

那时候的毛主席还很年轻,但是却已经是工农红军的党代表了,他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意气风发的模样,也给了大家更多的关于革命胜利的信心。

毛主席在前方说:“有的战士可能觉得我们现在退居井冈山有点窝囊,但如果我告诉你,这只是我们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开始,你会不会相信我?

Image

中国的国情和其他国家的国情有所不同,中国的革命道路也无法完全复制其他国家的革命经验。

我们的路要我们自己来走,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如何在这份特色当中保证胜利,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Image

毛泽东

听到这一番话,杨得志却似乎在心里面想通了什么。之前的他倒也谈不上革命,但是对于理想信念似乎没有那么坚定。

而听到了毛主席的讲话之后,他在心里面树立了一番开创自己事业的决心。

同时他也明白,个人的革命事业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他们这一群人是在做一件开天辟地的事情。

他好像突然之间找到了参加革命的价值,内心也被主席提到的家国情怀充盈着。

这个新兵蛋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快速成长,在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技战术逐渐成熟,也渐渐能够在队伍当中独当一面了。

Image

而这个时候的毛主席还不认识杨得志,但他心中已经将毛主席视为了自己的开蒙恩师。

当然,他像当时的很多年轻人一样,心中无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个心愿,如果能够当面与毛主席说几句话,倾听他对自己的指导和建议,那该有多么幸运。

杨得志没有想到,他这个小小的心愿,一直持续到长征之中才得以实现。

长征这个决定是让党内很多人出乎意料的,但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情况下,长征又是当下能做出的最好决定。

只是毛主席当时处境困难,他所持有的思想不被采用,杨得志心中一直为毛主席愤愤不平,但是他也无力改变现状。

Image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战场上更加英勇,在革命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他在心中告诉自己,只有不断坚定内心的信念,才能不辜负自己的初心,也才能不辜负毛主席在井冈山对大家说的话。

后来杨得志成为了红一军团一师一团的团长,主要负责部队的保卫工作。

他带领着红一军团,在敌人的面前展开了一场神出鬼没的战术。特别是强渡大渡河的时候,他派出了手下的17位奇兵,用最小的代价强行越过这个大自然设置的巨大关卡。

强渡大渡河这一出,也让杨得志一战成名。与此同时,毛主席在党中央的地位也不断得到强调。

Image

听闻毛主席身边的变化时,杨得志感到自己又有了更加强大的作战动力。

毛主席那边也听说了杨得志的英勇事迹,所以在得闲之后就亲自来找杨得志聊聊。

  • 结下缘分,始终牵挂

这一次毛主席来找杨得志,一方面是想表扬他在强渡大渡河战役当中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想鼓励他未来继续奋进。

Image

也是在这次会面当中,毛主席才知道,原来杨得志竟然还是自己的小老乡。而且两个人的口味非常相似,都是无辣不欢。

杨得志听说毛主席要来,赶忙准备了两个新鲜甜口的水梨。

毛主席在看到梨子的时候,却说要往上面撒点儿辣椒粉。这还是杨得志第一次看到如此新鲜的吃法,他也鼓起勇气尝了一口,没想到这味道还真是让人惊喜,尤其是让他们这种湖南人惊喜。

Image

也是从这件小事上,杨得志看到了毛主席区别于党内领导人的另一面。原来他在私下也有这么可爱的生活习惯,原来他也有自己偏好的口味,原来他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如此鲜活。

杨得志感觉,他和毛主席的距离在无形当中拉近了许多。

在这之后的日子里,毛主席就时常对杨得志的工作和生活表示关心。毛主席认为,这个同志是党内为数不多的又年轻又具有独当一面能力的干将,必须要好好培养,而且培养之后一定能成大事。

他们处于战乱当中,每一次战局有变化的时候,毛主席都能够及时从大局上掌握规律。

这一点本事,让杨得志无比钦佩。每一次他聆听了毛主席的战略战术安排之后,都能产生新的作战灵感。所以在每一次重大战役发生之前,杨得志都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毛主席在身边,他一定要去找毛主席聊一聊。

Image

解放战争时期,杨得志奉命在平津战役的战场上做指挥。这场战役对于整个解放战争的战局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毛主席远在天边,却几乎以每天一封电报的速度关心着战局的变化。在这场战役当中,我们应当重点保护哪几个重要位置,我们应当怎样把敌人围而不攻,我们应当阻止敌人往哪个方向逃窜……毛主席在电报中事无巨细地指示着这几个方面,同时也给了这几位身在前线的将军莫大的压力。

但每一次收到电报的时候,杨得志心中对毛主席的佩服都会更上一层楼。

他怎么能够做到运筹帷幄千里决胜?他怎么能够对战局做到如此准确的判断?他怎么能这么准确地抓住敌人的弱点?

这一系列的问题盘踞在杨得志心中,也让他更加明白了毛主席在党中央的不可替代性。

平津战役胜利之后,杨得志有幸再次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先是拍着他的肩膀,口中称赞着:“好小子!好小子!”而后又拉着他一同坐下,想听听他对于刚刚结束的战役的看法。

这感觉让杨得志恍惚回到了坐在学堂里的那些岁月,面前的毛主席就是看似严厉又不失温情的教书先生。

时间在交谈中快速流逝,每一秒都让杨得志倍感珍惜。

新中国成立之后,原本大家都以为能够迎来和平的岁月。但是1959年朝鲜战场上发生的一切,又让中国军人不得不重新整装待发。

这一次,杨得志同样在奔赴朝鲜的队伍当中。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副司令员,也是彭德怀身边最得力的副将。

Image

朝鲜战场上发生的一幕幕,有时会让杨得志恍惚有种做梦的感觉。

这里是远离家乡的土地,他们在为保卫别的国家的人民而作战,但这里的背后就是祖国,一旦这里失守,祖国将岌岌可危。所以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严阵以待,发誓用生命守护好自己的后背。

整整三年,志愿军终于全部班师回朝,杨得志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当双脚重新踏上中国土地的时候,他那七上八下的心终于踏实了。

  • 永不褪色,永不忘怀

1953年的10月2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组织了一场阅兵仪式。杨得志作为志愿军代表团的团长,也亲自参与到仪式当中。

在天安门广场的城墙上,毛主席亲切地拉着他的手,把他介绍给身边的一众将领和领导人。

Image

毛主席开玩笑地说:“看看咱们眼前的这位得志将军,如今可是志愿军的头头了。

话说回来,他和志愿两个字还真是有缘分,当年参加咱们的革命也是志愿的哩。”在场所有人都捧腹大笑,杨得志挠挠头,笑得腼腆。

这一幕,他用了一辈子去铭记。毛主席对他的恩情,他感觉说一辈子的话也说不完。和毛主席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他都愿意不断去回味。

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总有走到尽头的时候,1976年毛主席逝世,举国同悲,这也意味着他和许多人之间的缘分走到了尽头。

Image

所有爱戴着毛主席的中共将领们,都围在他老人家的遗体身边,静静地陪伴他最后一程。

杨得志当然也在这些人当中,只是他始终不敢相信主席就这么离大家而去。

他头重脚轻地想着:怎么会这么快呢?主席难道就能放心我们所有人了吗?主席难道就能舍下他所热爱的这个国家和人民了吗?他一遍遍地在心中自问,一遍遍地无言以对。

当时他们几个人是轮流着守在毛主席身边的,轮到杨得志的时候,他以为自己看到主席的遗体,会有很多话要说。

可事实上,等他走到主席身边时,他的双眼已经被泪水模糊,他的喉咙干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那是一种无法对人表达的悲伤,这种悲伤不足以让人灭顶,但是却像钝刀子割肉一样,给人造成持久又难以愈合的伤口。

杨得志的脑中不断回想着自己和主席相识以来的一幕幕,主席对他说过的话也不断在他的耳边回响。音容笑貌,宛如昨日,却再也不得见。

主席的所有后事操办完毕之后,他们这些人也得各自回到各自的岗位之上。新中国还处在建设当中,这些关键的岗位,都需要他们顶上去。

他们是毛主席精神的继承者,他们和战友们好不容易打下了新中国的天地,自然要亲手把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每天都太繁忙了,杨得志竟然抽不出时间去看望毛主席。

直到1983年,他才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再次走进毛主席纪念堂。

他怀着庄严肃穆的心情,缓缓走进了毛主席纪念堂。他以为自己年纪这么大了,应该不应该再做出在毛主席面前哭鼻子的丢脸事。

Image

但没想到他再次看到毛主席的遗容时,眼泪却不受控制地从眼眶中滚落下来。

杨得志一开口,声音已经带上了哽咽。“主席,主席,得志终于来看您来了。”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来这儿多少次,但他觉得,每一次来到这里,都是他在延续主席和自己之间的缘分。

他们之间深厚的革命友情永不褪色,他对主席也永不忘怀。

  • 结语

那些一起从艰难险阻中走出来的人,他们彼此之间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深厚感情。

而毛主席又是在这些人当中最独特的存在,因为他对于后来的革命者来说,亦师亦友。

毛主席的思想给了许多人关于革命的启迪,所以他的精神会永远存在。没有人会忘记毛主席,因此主席总是与我们同在,与他热爱的河山同在。

对此,各位读者如何看待这位抗日将军的?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