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盖碗、茶壶、保温杯,国庆出门旅游想喝茶,带什么茶具比较好?

 小陈茶事 2023-10-01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又是一年中秋国庆小长假。

虽然“调休造长假”在网上被诟病,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长假。

但是,不妨碍人们对旅游的期待。

又到旅游旺季,特别是度过了特殊的三年,很多人都憋坏了。

中秋那天,李麻花突然问我:“放假要不要去哪里走走?自驾游,我开车,你陪同!”

想了想,算了吧,还有好多茶等着试呢。我们这行,哪有放假一说?

况且,外头人山人海,即使想去看看外界的美,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

其实,节日存在的意义,对于更多人来讲仅仅只是假日。

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整几天。

有条件、有精力的,则选择出门走动。

而出门在外的同时,很多人的背包里,都有水杯的影子,随行杯、玻璃杯、保温杯……

绝大部分,还会往里面抓几根茶叶,泡上一壶茶。

方便,快捷,还不怕磕坏。

《2》

当然,你不能低估一个福建人的“茶瘾”。

只要有条件,随时随地都能摆上功夫茶具,开始泡茶。

没有条件?那也不是问题,还可以人为创造条件。

比如,把动车的桌子放下来,摆上简单的茶席、盖碗、公道杯、品茗杯。

拿出保温杯,按照往常的泡茶习惯,均匀地把沸水浇注在干茶表面,之后,快速出汤。

如果你的行李比较轻便,可以选择从家里带烧开的纯净水。

如果行李已经很重,不想再增加额外的负担,那就从动车高铁上取热水即可。

虽然有些茶客反映,动车高铁上的开水,不好喝,不适合泡茶。

但我们的前提是,条件有限。

出门在外,尽量少挑剔,利用身边一切可以用的东西,来满足自己喝茶的需求,岂不乐哉?

旅行喝茶,喝的是一份心情,一份情趣。

或许味道不如在家泡得好喝,可环境变了,心境不同了,一样能带来好味道。

旅途中有一杯好茶相伴,难道不觉得,别有一番风味吗?

除了在车上,到了户外,公园、江边、山林,泡茶都是很惬意地享受。

我们知道,大家出去游玩,是以放松为主。

而在旅行中泡茶,恰恰能让人得到适度的放松和闲适,与天地自然和谐统一。

其实,带一套功夫茶具出门,并不麻烦。

现在都有专门的旅行茶具,或者自己拿一个便当袋,把茶具打包好。

只要一只白瓷盖碗,一只公道杯,几只品茗杯就足够了。

价格昂贵的盖碗,就留在家里吧,带上最基础、最便宜的茶具即可。

简简单单,亦有好茶喝。

到了选定的地方,摆开茶具,尽兴泡茶。

甚至于,还会在当地结交爱喝茶的朋友,一起享受假期的愉快生活。

《3》

觉得麻烦的朋友,那就用杯子吧。

直筒型的杯子,体积不大,塞在背包或者行李的侧面角落,基本上不占空间。

现在市面上的杯子,基本上都带有提绳。

为了减轻行李的重量,我们还可以把它提在手上。

既方便,又轻松,还能防止水洒出来。

便携式泡茶的杯具有很多,最常见的是两种,一种是保温杯,一种是耐高温的塑料随行杯。

随行杯的优势是,轻便。

有的随行杯还自带茶滤,能分离茶叶和水里,让人在喝茶的时候,不会喝到茶叶。

并且,泡在里面茶叶不怕被闷坏。

由于不具有保温的功能,即使用热水泡茶,带出门以后,茶汤的温度也会逐渐下降,直到完全冷却到常温。

相对来说,更适合年轻人。

而到了一定年纪后,就会出现一种情况——保温杯不离手。

有了保温杯在,就可以随时喝上一杯温热的茶汤,让身体变得舒服,补充能量。

可是,如果用保温杯来泡茶,那么原则上就是焖泡了。

在高温的环境下,茶叶会被热水不断刺激,释放自己身体里的物质,包括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

如此一来,泡出来的茶汤,就会又苦又涩,不好喝。

这时候,就要提前考虑到,当不得不用保温杯泡茶,又担心茶味浓酽苦涩。

泡茶的时候,必须严格控制投茶量。

宁可少投,也不要多投。

例如,当你用一个300-350毫升的保温杯泡白茶寿眉,顶多只要1克就够了。

而如果是白牡丹或者白毫银针,随手抓几根芽头,也完全能浸出饱满的茶味。

过犹不及,是外出喝茶的宗旨。

《4》

茶具准备好以后,茶叶该如何携带?

出门带的盛茶容器,不能太大,也不能太重,否则会增加自己的负担。

但也不能太小,否则多喝两泡茶就没了,实在扫兴。

选择有很多种,一般会带小巧的茶叶罐、密封袋,或者泡袋。

茶叶罐的大小要适中,且密封性好,不易跑气。

正常能装下50克左右寿眉的罐子,就可以了,放在包里大小适中。

担心茶叶跑气的话,就在罐子里多套两层食品级保鲜袋,用密封夹夹紧,这样可以保留原汁原味。

泡袋装的茶叶就更方便了,已经称好了重量。

按照自己平时喝茶的频率和数量,决定带多少茶叶。

为了避免压坏,尽量放在靠近衣物的地方,免得到达目的地以后,打开泡袋,里面全是碎茶,这得多扫兴,多郁闷啊!

现如今,还有一类茶极其适合带出门,那就是饼干形态或者巧克力形态的茶。

这种又薄又小的包装,它的身体结构,就与普通的茶叶不一样。

因为被压缩了,也就不占行李的地方。

尤其适合那些隔三差五就出差的人士,或者偶尔要去旅行的朋友。

考虑到出门在外,喝茶时间不定,可选的茶具不定,甚至水质、水温都不定。

所以,不仅要方便,还要尽量能应对各种方式的冲泡。

就算是稍微闷泡,或者水质条件有限,也能泡出香滑的茶汤。

比如,随心泡。

原料是2017年的高山春寿眉,在新茶时期,它就以甜美的花香和草药香吸引人。

再经过压制后,细胞破壁,增添了甜润感。

一片2.5克,称好的重量,泡在保温杯或者随行杯里,300-500毫升的杯子,不多也不少。

假如担心味道太浓,投一半,或者三分之二块,足矣。

比起泡袋包装,因为压缩了叶片与叶片间的缝隙,薄薄一片,更利于携带。

如果想要用功夫茶泡法,也可以,110毫升的盖碗放两片随心泡,也就是5克,茶水比例也刚好。

《5》

过去大家总觉得,旅行时不方便喝茶。

后来才发现,办法总比困难多。

只要选对茶具和茶叶,出门在外,照样也能舒舒服服地喝茶。

解渴去乏的同时,如果觉得水土不服,肠胃不适,还可以通过一杯清新淡雅的茶汤,调理身体,调整状态。

放松自己疲惫的身心,享受旅行的美好。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