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的大智慧

 HZAAAAAAA 2023-10-01 发布于广东
6、四渡赤水

1985年,一位美国作家写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问世,书中评价长征的胜利是独一无二的,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的篇章。
时至今日,四渡赤水仍被众多军迷们所探求。各国军事家对于这一战的评价一直很高。美国西点军校也曾多次在沙盘上复原四渡赤水的作战计划,却发现即使是上帝也无法办到。
一、战事背景,典型的以弱战强。湘江之战后,红军只剩3万多人,而蒋介石围剿红军的部队40万人,力量悬殊巨大。且红军已是疲惫之师,无后方,无补给。处于这样危急之时,在二渡赤水时,居然5日之内,连克遵义等三个重镇,击溃和歼灭敌军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三千。即使天兵天将也难做到!
二、战事时态,成功地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本来,红军是被围被追被剿,红军想要跳出包围圈,蒋军则掌握主动,志在必得。但回望四渡赤水,除一渡赤水是因为土城之战失利被迫渡江之外,其余三渡皆是红军主动为之。更为喜剧的是,敌军根本搞不清楚红军的方向和目的地,也搞不懂红军想干什么,只能被动地寻找红军主力,被动地顺着红军的意图兜圈圈。40万人反被3
万人玩得团团转,这该要多高的军事指挥艺术?
三、战事转化,成功地调动敌军,蒋介石也“帮了大忙”。四渡赤水之时,鬼使神差,蒋介石飞抵贵阳督战。红军抓住贵阳一时空虚之机会,开展“斩首行动”,“攻破贵阳城,活捉蒋介石”。于是乎,蒋介石一面仓促做着逃跑准备,一面慌忙急调滇军驰援贵州。与此同时,红军主力则以日行60公里的速度,向敌人兵力空虚的云南急进。20多天后,渡过金沙江,中央红军取得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回头想一想,如果蒋介石那时不在贵阳,他就不会把云南兵力抽空,红军就很难快速穿插云南,也会推迟渡江北上的时日。
最高明的军事指挥家莫过于自如地调动敌军,更何况是调动敌军的总司令!
上帝办不到,毛主席和红军办到了!
四渡赤水,永载史册,永远话题,永远放射着璀璨的光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