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出土诸葛亮《出师表》墨迹,字字摄人心魄,足以盖过颜柳,专家:可媲美“二王”

 墨品书法网 2023-10-01 发布于北京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千古名句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三国时期名将、名相辈出,文有荀彧、郭嘉、张昭、程昱,武有关羽、张飞、典韦、吕布,以及文武双全的周瑜、陆逊。不过,最令后世敬佩的还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说:“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在他看来,诸葛武侯足以盖过两汉群英,是三国第一等人物。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对六出祁山的情节记忆犹新,为报答先帝知遇之恩,诸葛亮打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大旗,持续北伐曹魏。

在他出兵前,给刘禅上了一封奏疏,它就是《出师表》,后人言“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这一千古名文后世广为推崇,也成了书法家们乐于抄写的题材,目前可见的《出师表》书法真迹,大多是宋代及以后。直到上个世纪,人们才发现一件唐代流传下来的《出师表》。

经过现代科技手段证实,这帖《出师表》距今已有1300多年,为中唐时期作品。因为年代久远,出土时后半段已失,但前半段保存较为完好,单字大小约3.5厘米。学界围绕它出于谁手,展开过一场讨论。

专家达成共识,即这件《出师表》的作者书法水平丝毫不逊于颜真卿、柳公权,其运笔之精熟甚至可以媲美“二王”,因此,有人认为它是李邕所写。“右军如龙,北海如象”,李邕书法雄健宽展,笔力刚强,这卷《出师表》亦是如此。

此帖起笔或尖锋、或逆锋,行笔中正饱满、提按分明,长横秀劲挺拔,短横斜切入纸,粗实峻茂。竖画逆锋而入,回锋收笔,有顶天立地的支撑感。撇捺舒展,左右开张,转折笔画方圆并用,时而方折、圭角毕,时而一笔绞转,婉秀灵活。

这帖《出师表》明显吸取王羲之《兰亭序》笔意,如“之”“于”“殊”等字,牵丝引带、左右揖让,与羲之法帖如出一辙。文中多次出现的字也避免雷同,个个写法不一、姿态万千。此作结字宽绰外拓,明显具有玄宗以后中唐书法的丰腴华贵之气。

难得的是,此帖华贵而不臃肿,宽绰而不疏离,字形大小错落,用墨浓淡交替,浑厚的笔画因精巧的行笔,而不显笨拙,可以说每个字都是胸有成竹后,才落笔写出,能有此功底者,恐怕非李邕莫属,赵孟頫晚年楷书与此帖有很大相似处,也可证明它是李邕书写。

这卷《出师表》用笔精谨自然、法度森严,运笔功力深厚,是我们领略唐楷的上佳法帖,如能把它练通透,再去看颜真卿、李邕、徐浩和柳公权等人的法帖,会豁然开朗。

而今,我们将这件唐代《出师表》墨迹本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用市面先进的技术,达到了与真迹相差无二,笔画、墨色纤毫毕现,配以纯手工装裱,还制成经折装,便于临摹和收纳。特向您推荐,期待您的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