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得一见的诸葛亮手迹《涉远帖》

 鸿墨轩3dec 2012-09-07
难得一见的诸葛亮手迹 《涉远帖》

上个月到山东收获颇丰。看到几件米芾的手迹和诸葛亮的一件手迹。米芾的这几件手迹虽然以前没有见过,但他毕竟传世的作品比较多。而诸葛亮的手迹则非常罕见!
山东临沂政协的刘家骥主席主持编辑的一本大型书画集已经将上述手迹收录进去。据刘主席说,他们在编辑过程中,曾请上海博物馆的陶喻之等行家鉴定过,可以肯定是诸葛亮的手迹。

难得一见的诸葛亮手迹

   诸葛亮《涉远帖此帖共二十七字,为诸葛亮出斜谷伐魏时所书,后为王羲之所得并临仿.

译文:师徒远涉,道路甚坚,自及褒斜,幸皆无恙.使迴,驰此,不復云云。亮顿书。

诸葛亮--能書善畫-----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是个家喻户晓的著名人物,作为人个立体的、有着多方面才能的人物,诸葛亮不仅是个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还是个书画家呢!
据我国最早一部地方《华阳国志》记载,诸葛亮曾经为南方少数民族创作过一幅《夷图》。在图里,他先画天地日月、君臣城府,然后又画了神龙和牛马等等,可见他还是个绘画上的多面手。后来,他把这幅画送给南方少数民族,得到了他们的重视。虽说画中表现的蜀汉很有些以大国自居的味儿,但如果从历史实际看问题,则此图对于安抚当时南方弱小民族同,促进民族团结,以及发展社会经济,着实起了不少作用。
繪画之外,诸葛亮还长书法,他篆、隶、八分、草书都能。南朝陶宏景《刀剑录》说:“蜀主采金牛山铁铸八剑,并是亮书。”宋周越宋《古今法书苑》也说:“先主尝作二鼎,皆孔明篆隶八分书,极工妙。”宋《宣和书谱》卷十三还分析道:“善画,亦喜作草书,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当时徽宗御府就藏有他的草书《涉远贴》一种。
为什么诸葛亮在日理万机的忙碌中还有时间顾及书画呢?《宣和书谱》为我们作了这样的解释:“(诸葛亮)有创物之智,也于意匠,为木牛流马,皆足以惊世绝俗,而八阵图咸得其要。以是心画(包括书画)之妙,可以不学而能,盖绪余以及此耳。”看来道出了其中的关纽,而诸葛亮的多才多能,亦于此可见。
(1986.8.9《澳门日报)》

关于《远涉帖》
那个,我一直渴望着有朝一日能读懂一些《远涉帖》。可是这个刻帖是02年新发现的,一般的书法专著里根本没有相关的介绍。所以我想,想要有爱的解读,还是自己去慢慢接近那个墨气氤氲的世界比较好……懂书法的大大表鄙视我对丞相的偏爱,茜茜同样渴望着您的专业点评~~

现存的《远涉帖》刻本,是西晋王羲之临摹丞相真迹的唐代钩摹本的清代刻帖orz…我仍然相信这个版本保存了大部分的原作面貌,因为王羲之那种级别的书法家在临摹时肯定最注重的是捕捉神韵,唐太宗崇拜王羲之,曾经下令大肆收购王羲之手迹,还命大臣临摹下来,现存唐人钩摹本《兰亭序》就是那个时候的作品。皇帝看重,属下必定临得一丝不苟,所以今人在众多《兰亭序》临本中独独相信那个版本最接近原作风貌,同样道理,也可以认为唐代钩摹本的《远涉帖》当是高度还原了王羲之手迹的真貌的。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世间并无丞相真迹流传,但他却一直颇享书名。“武侯能书早见诸北宋《宣和书谱》,且道及蜀汉书家仅其一人,唯因人得其遗迹必珍玩之,故古代不乏穿凿附会。米芾《跋秘阁法帖》即谓《淳化阁帖》之《度德》、《亮曰》二帖'并诸葛书’,宋以降刻帖遂踵迹因循其说。如康熙《懋勤殿法帖》作'诸葛亮《亮曰帖》’,干隆《因宜堂法帖》也将《亮曰帖》归为'蜀汉诸葛武侯书’,并伪刻明天启安世凤跋'武侯手翰,惟此数十字’云云。” “北宋集帖间相传亮书另一刻帖为大观初《汝帖》中之《玄莫帖》,隶书二行十四字为'玄莫大寂混合阴阳先生天地柔刚’,此帖真伪尚有分歧。元刘有定《衍极》谓'诸葛武侯其知书之变矣’注即列此帖字。清程文荣《南帖考》质疑'岂真以为武侯书耶?必集魏碑中字,然今无考’。明郭秉詹缩临《贞隐园法帖》戊集犹标帖主'蜀诸葛武侯孔明’。《法帖辨伪》则辨曰'郭氏于临仿之工颇深。而鉴古之识殊浅,所临行草每杂用《阁帖》中伪迹,是其一失’,殆指《玄莫帖》。又,伪刻元佑《戏鱼堂帖》和宋《星凤楼帖》均有'诸葛亮《玄莫帖》’。《法帖辨伪》驳曰'二帖宋、明时并无,所谓非驴非马,不古不今,供好事者插架之需而已。中有诸葛亮、曹植书,皆荒谬不审其所从来’。鉴于《玄莫帖》出现唐突,书帖查无实据,刻帖自疑信参半待考,由此愈反证《远涉帖》之确凿珍贵。”

丞相所生活的书法环境,是“新和旧的书体并存又此增彼减、此强彼弱的冲撞、激荡时期。篆书余韵尚存,浑厚古拙笔意;隶书左右对称,宽博展开形同飞翼;草书正在挣脱篆隶还有章草的单一,往流动连贯发展;楷书渐渐成形,敛约了隶书的横向铺陈,自有一番钩挑意味,造型也走左低右高一路,甚至起笔侧锋,转折急切,已非隶风样式”。现今我们能够看到的那个时期最优秀的书法作品,有张芝的《冠军帖》、钟繇的《宣示表》、《力命表》、《贺捷表》、《荐季直表》和皇象的《天发神谶碑》、《文武帖》、《顽暗帖》、《急就章》等。《冠军帖》精劲绝伦、透彻玲珑,《宣示表》幽深无际、古雅有余,《天发神谶碑》若篆若隶、奇伟诡异,是古代书法艺术中的神品。

古今公认晋以前的书风尚朴、尚力,晋以后的书风尚法、尚意。“在《兰亭序》之前乃至以后的许多晋人书法,依然携带着章草或隶书遗韵,这些遗韵使得作品气息凝重、古厚、质朴。譬如用意深沉,用笔多顿,速度、轻重无别,无法轻盈飞动起来。”我们看钟繇和皇象的作品便是如此,古拙中有异趣,符合时代的特征。甚至,后推至西晋索靖的《月仪帖》都不例外,古厚遒美中妙有余姿。然而《远涉帖》却出人意外地飞扬飘逸,第一眼看到它的印象就是清劲流美,牵丝萦回,笔断意不断,言尽意未尽,这一切都使它迥异于同时代的作品,仿佛直接延续的便是张芝那超乎时代之上的绝响。光绪年间鉴赏家李葆恂有幸得到的《晋王羲之临诸葛亮远涉帖》真迹上,有朱友仁跋:“夫字有古今,心无古今,古人之字极精妙出于天然者,由心手相应,得之笔先,有非智力所及……余观此作,意趣潇洒,如芙蓉沿岸,自有一种清味,令人爱之重之,不容置。”可谓极精妙的评论。

茜茜完全不懂书法,只约略描述一下目前为止自己对这幅作品的感知和分析,好字是要花几十年的时间慢慢品味、反复精研的,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见识的拓展,就会有更深入的体察和更细微的感受,也许胡乱说的全都是错的,恳求懂书法的大大如沃肯兄的指点。

细观此作,几乎每一个字都是尖锋入纸,有明显顿笔,尖而果断,笔锋锐利,平添了一份清劲的韵致。藏锋、露锋,变化多样,各尽其妙,显示出作者处理的用心与细腻。笔画的转折有圆转也有棱角,如“师、远、涉、路、驰、复”运用的都是圆转的弧线,婉转而飞动,“徒、道、甚、恙”等字的转折便带有棱角,运笔速度也慢了下来,妍中有险,柔中有刚。作者还善于用点,许多字都用点代替了其他笔画,如“徒、路、皆、驰、不”,运用微调的本领,使一个字的内部多有变化,通篇气象葱茏。字体略长,结体上密下疏,紧守中宫,每一线条都干净、清洁,如同溪涧清流,没有丝毫杂质。笔画减省得颇为讲究,使人欣赏起来如入秋山之空林,疏朗空旷。我见过一个很妙的比喻,说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志铭》运笔如抽刀断水,我总觉得这个词用来形容《远涉帖》更恰如其分:)

全文是行草笔体,间有隶书神韵,落款“亮”字独为楷体,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字俯左仰右,所有横划都向右上方倾斜,笔力纤秀,楷书的法度谨严中透出灵动清俊,和唐代褚遂良把楷书改造得如美女婵娟一般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么?但那是几百年之后才出现的书风,对比同时代钟繇的楷书,丞相的书法可谓闲适绰约。苏东坡曾比喻楷书如人站立,行书如人行走,难怪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亮”字就久久不能移开视线,那分明是一个迎风而立的、峭拔挺秀白衣胜雪的人呢:)

细看每个字的结构特有一种清韵和奇趣。《远涉帖》的尺幅不大,只是一封短笺,但字体并不因此显得紧缩。作者巧妙地利用字中的长划去牵引人们的视线,如“远、涉、路、斜、皆、无、顿”,长线条多,一字之内的牵扯就多,从而不时形成姿趣横生的险势,字与字之间顾盼流连,韵致宛然。同时作者运用的是宽松的组合法,字径小而内部空白多,内部空间的变化多样而玲珑,笔画之间都有很宽的距离,因此显得进退从容。明人袁中道称:“书家小字得大字法,如画家咫尺之间,具有千里万里之势。”可见丞相写小字的大家手笔。“师、路、甚、皆、恙”等字都在收笔时略微牵出游丝,轻盈回钩,显现出对峙状态中的相互吸引,笔断意不断,连绵流美的意念仍贯注始终。如果说秦汉三国时期受到古厚书风熏染的字,没有潇洒飘逸的挥洒,造型也以包含、收束为主,不使线条游荡过远,就如同一个个尚未完全展开的花蕾,那么丞相的字便恰如绽放到最美的花朵,那风拂柳枝般的跃起(远、艰),那水波荡漾的顿挫(恙、不),轻与重的调节不断交替,力在清秀中隐现,真可谓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

《远涉帖》中具有一种独特的节奏。丞相的字极为内敛、淡雅,不沾一丝躁气,把草书写得清味十足,难得之至,所谓“乾坤清气得来难”,便是这个道理。因为这个特点,《远涉帖》不像很多草书佳作那样,能够明显地看出前后风格变化和作者渐入佳境笔力舒展开来的心理轨迹,而是在“褒斜”的“斜”字上突然出现气息的起伏,最后一竖占了两个字的长度,让我想起孙过庭的《书谱》所说:“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斜”字那重若崩云的一笔,分明是道尽了“天狱”的辗转艰辛啊,看着这个字想到丞相当年亦是临书长叹,心里不胜唏嘘。他又在下面写道“幸皆无恙”,字美得像涟漪荡漾开去,接着是温润如玉的“使回驰此”,因拆分结构而显得梨花带雨的“不复”二字,都依旧是内敛的风韵,丞相的心思,仅仅只在“斜”字中得以窥见纤毫。“云云”下面便是衣带当风的楷书“亮”字,最后“顿首”两个字也很独特,一笔而下,完全摆脱了章草样式,使全篇呈现出聚散、平险的变化,风姿秀出。整幅作品的节奏便如泛舟江海,流畅处是旖旎光亮的碎波,到了“斜”、“亮”二字恰好似轻舟从浪峰跌落时那一瞬间的失神,让人看得屏住了呼吸。

“凡其华彩光焰,漏泄呈露,烨然尽发于表,而其里索然绝无余蕴者,浅也。若其意味风韵,含蓄蕴藉,隐然潜寓于里,而其表淡然若无外饰者,深也。”这真是丞相《远涉帖》的最好注脚。
—— 作者:茜茜学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