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蔡笔记】鲜卑的来龙去脉

 新用户7842qWV8 2023-10-01 发布于江苏
在匈奴的东面,还有一个古代少数民族。由于匈奴被称作“胡“,他东面的“胡“自然叫做“东胡“。东胡是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崛起的少数民族,主要发源地在辽河的上游附近。

战国时期,与匈奴不停南下骚扰赵国和秦国类似,东胡也不断骚扰南面的燕国。最终,经过了一系列的精心准备之后,燕昭王派大将秦开率军打败了东胡,一直打到了鸭绿江边,并设立了五郡,修建了张家口到辽阳的燕长城,迫使东胡只能向北向西溃退,回到了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交汇处的老巢。

东胡的东边是挹娄部落,由于太落后,没什么油水;南边则是强大的中原王朝,也占不到什么便宜;而西边则是刚刚发生了内部动荡的匈奴。冒顿单于杀了自己的父亲,登上单于宝座,正是人心不稳,比较好欺负的时候。于是东胡大人就像黑社会一样,不停地给冒顿单于写信,勒索千里马、美女、土地,不给就要动武。冒顿单于先是假意答应,乖乖地把千里马和美人奉上,然后趁东胡麻痹大意的时候实施突袭,击溃了东胡。这场战役发生在汉高祖元年,也就是刘邦刚刚宣布登皇帝位的时候。

东胡被打败之后,溃逃的余部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跑到了乌桓山,在大兴安岭山脉的南端;另一部分则跑到更北边的鲜卑山,在大兴安岭的中北部。接下来,这两部分东胡的残余部分分别发展,逐步演化,并以所居住的地方作为新的部族名称,形成了新的部族:乌桓和鲜卑。

咱们先说说乌桓。汉武帝的时候,霍去病为了防止乌桓与匈奴互相支援,把乌桓整族南迁至河北一带,并设置“护乌桓校尉”来加以管理。霍去病发明的这个“护”字用得非常好,极具统战思维,也比较准确地定义了当时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关系。所以,后续的“护羌校尉”、“西域都护府”等机构的设置都源于霍去病的这项发明。

东汉时期,乌桓再次被南迁到了辽宁、河北、山西、内蒙一带,成为汉朝与匈奴之间的侦察兵和巡逻兵。到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乌桓大人蹋顿站错了队,与离他们最近的幽州牧袁绍走得太近,从而惹恼了曹操。特别是官渡之战袁绍被曹操打败以后,乌桓竟然敢收留了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和10余万残兵败将,成为曹操南下统一全国的后顾之忧。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征,以张辽为先锋,在白狼山(辽宁朝阳的喀左)一战中俘虏了乌桓20万人,斩杀了乌桓大人蹋顿,袁熙和袁尚也被辽东太守公孙康斩杀,残余的乌桓人则被迁到内陆,逐步融入到汉族。曹操的后顾之忧彻底解除了,乌桓也就此湮没在历史中。高兴之余,曹操在班师的途中,登临河北秦皇岛昌黎附近的碣石山,留下了著名的诗篇----《观沧海》。

乌桓被内迁并且最终被消灭了,北匈奴也被汉朝打得往西逃向欧洲了,偌大的草原自然留给了躲在大兴安岭北端山林里的鲜卑。

鲜卑部族开始像扇子面一样向南向西散开、扩张,一路上不单吸纳了原本一家的乌桓残部,还融合了10多万北匈奴的残余部众。在这个不断融合、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过程中,鲜卑也衍生出了大量的部族,分布在整个草原。主要有:

南部的铁弗匈奴,是匈奴男性与鲜卑女性融合而成;

北部的拓跋鲜卑,主要是鲜卑男性与匈奴女性融合而成;

东部鲜卑,包括与北匈奴融合的宇文鲜卑、文化程度最高的慕容鲜卑、与乌桓人杂处的段氏鲜卑;

西部鲜卑,包括与敕勒人融合的乞伏鲜卑、部分西迁的慕容鲜卑与羌人融合的吐谷浑鲜卑、脱胎于西迁的拓跋鲜卑的秃发鲜卑等。

东汉末年,各部鲜卑推举檀石槐为鲜卑大人,接管了匈奴故地,再度统一了大漠,并在现今的大同市阳高县附近建立了王庭。檀石槐带领10万鲜卑铁骑,东攻扶余、西攻乌孙、北攻丁零、南攻中原。一曲“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成了鲜卑民族叱咤草原的生动写照。

时间又过了200年,中原的晋王朝经过了八王之乱,整个国家乱成一团。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所谓“五胡”为主的近1000万人,开始趁乱向南挺进内陆,加入逐鹿中原的队伍,把中国的北方带到了刀光剑影的五胡十六国的混战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鲜卑各部族自然不甘落后。由鲜卑人建立的政权纷纷闪亮登场,遍布整个北中国。主要有: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鲜卑建立的西秦;秃发鲜卑建立的南凉;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宇文鲜卑建立的北周等。

在诸多鲜卑人所建立的政权里,北魏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中原乱局的最初,草原最北面的拓跋鲜卑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先后击败了后燕、柔然、大夏、北燕、北凉,用了50年的时间统一了中国北方,从而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并立,开启了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对峙时期。

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以后,马上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何以文化相对落后的草原游牧民族的身份领导文化上更为先进的中原农耕民族。结论是,只能向更先进的文明学习,必须加快汉化的步伐。

第六代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这方面下的决心最大,行动也最为彻底。在老奶奶冯太后的支持下,五岁登基的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汉化的实际行动。包括:改变了游牧民族过去抢了就分的老传统,规定国家官员按季度领取俸禄,严禁贪污;所有的鲜卑人必须改成汉姓,比如拓跋改姓元,独孤改姓刘等,118个鲜卑复姓全部消失了;规定所有年轻的鲜卑人必须穿汉服、说汉语、与汉族通婚;假借南征,把北魏的都城从平城(山西大同)迁到了更为中心的洛阳。

通过这些举措,北魏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用自己的智慧、心胸、和果断,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更为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到了孝文帝的孙子即位以后,北魏发生了一系列的内乱,太后当权,权臣争斗,北魏也分裂成了权臣高欢把持的东魏,和权臣宇文泰把持的西魏。过了不久,高欢的二儿子高洋以北齐替代了东魏,宇文泰的三儿子宇文觉也以北周替代了西魏。再后来,北周灭了北齐,杨坚的隋朝则替代了北周。中国再次走向统一。

从汉初,匈奴的冒顿单于击杀东胡,导致东胡分裂成乌桓和鲜卑两大部分,一直到隋朝再度统一中国,中间过去了将近800年。鲜卑作为一个民族整体不再存在了,但他们的余音不绝,一直到今天。

其中,乞伏鲜卑、秃发鲜卑、慕容鲜卑建立的各种政权最后基本都融入到了拓跋鲜卑的北魏中。

还有一支由慕容吐谷浑带领的慕容鲜卑则远走青海,与当地羌族融合,在唐朝建立了名重一时的吐谷浑,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土族。

北魏的拓跋鲜卑和北周的宇文鲜卑很多自然融入到了汉族,还有一部分宇文鲜卑发展成奚族和后来威名赫赫的镔铁契丹。

奚族最终被契丹的大辽和女真的大金融合,而契丹也辗转融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据科学考证,今天的锡伯族,是与契丹最为接近的民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