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痹病治疗之活血通络药

 沙澧闲人个人馆 2023-10-01 发布于河南

  《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曰:“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蔽经络,血气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久而为痹。”清・唐容川在《血证论》曰:“凡是疼痛,皆瘀血凝滞之故也。”

清・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亦指出:“痛久必有瘀血”。所以在痹病治疗中活血通络药是常用药物,在痹病的发生发展中都应重视使用活血通络药物。

较为常用的活血通络药有:制元胡、郁金、泽兰、益母草等。

  元胡,异名有延胡索、玄胡索,味辛温。入肝、脾、肺经。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功效。《本草纲目》称其“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

盖延胡索活血化气,第一品药也。”醋制元胡,醋味酸入肝经,肝主疏泄、调理气机,加强了活血通络之效。一般用量为20g ,最大可达30g。

  郁金,味辛苦,寒。入心、肺二经。具有行气解郁、凉血破瘀之功效。《本草备要》曰“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

治妇人经脉逆行。”郁金既入血分,又入气分,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一般用量为12-15g。

  泽兰,味苦,微温。入肝、脾二经。主要功效是活血、行水。《本草经疏》注“泽兰,苦能泄热,甘能和血,酸能入肝,温通营血。

一般用量为15-20g。

  益母草,又称坤草,味辛微苦,无毒。入肝经。其功效有活血、祛瘀、调经、消水。正如《本草汇言》曰“益母草,行血养血,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瘀血,诚为血家之圣药也。”

《本草正》亦云“益母草,性滑而利,善调女人胎产诸证,故有益母之号。然不得以其益母之名,谓妇人所必用也。”一般用量为10-15g。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