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献铎:石碾,石磨,石臼,石槽勾起了我下乡知青时的美好回忆

 乡土大河南 2023-10-02 发布于河南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石碾,石磨,石臼,石槽勾起了我下乡知青时的美好回忆



作者 | 曾献铎

原创 | 乡土中原

上世纪681228日,我也随着全国累计1800万知识青年从城镇奔赴农村生产第一线。大卡车把我们拉到社旗县饶良公社后,便按公社要求,自由结合组织了一个五人小组,被分配到司庄大队常庄西队(现归属苗店镇)安家落户。

到常庄后,生产队已安排村民给我们磨了面粉及其它生活用品。几天时间面粉吃完了,就需要自己去套磨,磨面了……
我们找到保管(在队委会),领了三十斤小麦。首先把麦子的三分之一倒入簸箕内,拿一条干净的毛巾浸水后拧干,裹在右手上反复揉擦小麦。之后洗净毛巾拧干再擦,直到毛巾上没有泥灰为止。擦后的麦子需湿润一会,就可到磨屋磨面了(需排号等候)。谁知,生产队长来说:“磨屋暂停一天,錾磨匠来了”。
錾磨匠不是本村人,錾磨是个极其保守的技术,不外传,本家人也是传男不传女。一盘磨需一天的工作量,一个錾磨匠负责若干村庄的活计,一盘磨一天,两盘磨两天,依此类推,所以村民们排号再急着磨面,也得等把磨錾打琢成。不然等匠人走了,得等下一轮,石磨早已损坏了。
石 磨
石磨的发明者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创造发明家鲁班。我所在的生产队,就一盘浅红色花冈石(据说是社旗县下洼镇境内有一石磨山)经錾磨匠人用合金刚的钎、錾打琢而成的圆盘状的石器,共两扇,上面的叫上扇、下面的叫下扇,下扇的周围是环形磨盘。
上扇中央有凿好的圆孔,圆孔两边不远处有两个上下通透、位置对称的圆孔叫磨眼,是往下漏粮食的。下扇中央有一个钢轴,上下扇扣好后基本完全重叠。上下扇的磨合面都有錾刻的沟凸,上扇能转动,下扇是固定的。
磨是錾好了,但不能使用,因它所有经过錾磨而留下的都是毛茬,磨面排号,轮到哪家,哪家就得很仔细的清理(石渣、石面)。清理的第一步是到保管员处领取几斤麸子,顺着磨眼下去,转动石磨(约二十分钟),将石毛茬磨掉,把麸子清理完。
再找一纯手工纳制的旧鞋底在錾磨处狠狠地摔打清扫,再摔打,再清扫,直到认为石磨錾茬清理干净了,才开始磨面。就这样磨好的麦面,做面条饭,吃到最后,碗底都是红色的石沫。
笔者问村民“这么多石沫,吃到肚里了得吗?”答曰:“没关系,在这里生活都是用石磨加工面粉,哪个人这一辈子不吃个石头馍”。把揉擦干净的麦子分批次倒到上扇磨的上面磨眼旁,堆起一个圆堆。
然后将一菊花青色的驴子拉来套上,带上驴碍眼(一块黑厚布),就赶着青驴拉动石磨的上扇,这时麦子就会顺着磨眼流入磨膛中,被磨碎的麦子也纷纷落在周围的磨盘上。再把磨盘上落下的颗粒用簸箕搓到细面箩里,双手掂着细面箩左右晃动筛着,筛下去的就是面粉,也叫85面,就是1百斤小麦出85斤面粉。粗的留下,放到一边,等上扇的麦子下完,这叫第一遍。
第二遍就是把第一边筛过并用细箩筛过的麦子再堆在上扇磨盘上再磨,依此类推至三、四遍就仅剩麦麸皮了,麸皮得给饲养员喂驴,若磨的遍数多,剩的麸皮少,饲养员是不喜欢的,下次再去牵驴,他也会刁难你,所以村民们也都会遵守这些潜规则的。
这中间,我们也学会了“吁”(停止前进),“驾”(齐步走)等吆喝牲口的语言。
这使用驴套磨,我们知青组一直磨了二年多,可磨面时为什么要用驴碍眼蒙上驴的眼睛呢?不戴驴碍眼让驴顺着磨道一直向前走不行吗?驴把式说:“那不行,一是牲口习惯直线运动,一转圈就头晕不敢再走,戴上驴碍眼它误认为是一直向前就不会晕。二是它看到磨盘、碾盘上的粮食他会舔食。戴上驴碍眼就看不到粮食了。
石 碾
我们所在的生产队,也就一盘石碾,它和石磨一样都是历史悠久的粮食加工工具。但石碾是青白色的花冈岩琢錾而成,它的直径约两米,是一种使谷物破碎或去皮的工具。
它主要由碾盘,碾石磙、碾框、碾棍等组成。碾盘中间有一个洞,直径约4公分,里面插着一根木柱,是整个石碾的中心轴。碾石磙用木框框着,木框上插一根长长的木棍,用来驴或人推一圈又一圈地推,直到谷物去皮,粉碎为止。
就如知青组的麦子不够吃,就得用黄豆磨成面粉来补充(做面条饭),可黄豆磨面油气太大,就得有红薯干配合磨面才行。大约比例为40斤黄豆,10斤红薯干,红薯干不能直接下磨,就得把红薯干堆到石碾盘上,碾成玉米粒大小,配合黄豆磨成面粉。
石 臼
石臼常用于砸、捣、研磨药材,谷物粮食等,是古代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更是人类定居点的标志。我们所在的生产队也只有一个石臼,石臼高约70公分,呈锥形状,下为实石座,直径约30公分,上直径约六十公分,臼深约五十分……。群众在当年的用处也仅是将玉米捣成玉米仁喝汤用。
石 槽
石槽有喂牛用的大石槽(生产队时),我所在的生产队有两个牛屋,两个大石槽,每个石槽喂三犋牛。小石槽,户家喂牲畜用的饭碗。大石槽在分田到户后,分给哪户,都因房小占地大,而自行处置了。据说这大石槽除了喂牛,它还有一个神奇的功效,就是草料放在里面不容易霉变,即使在夏天牲口吃不完的草料也可以储存到第二天而不会变质。而且用老石槽养鱼不用换水,可常年保持水质不变。
如今这些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乡愁与童趣的老物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带给时代的光彩和辉煌永远让人铭记。

作者简介

曾献铎,赊旗镇豆腐街人,现居南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