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艺术万年史-189》法国古典主义戏剧表演艺术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3-10-02 发布于上海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表演艺术

虽然戏剧的剧本属于文学的一种体裁,但它的表演是一种舞台艺术,就这一点而言,它与歌剧和芭蕾舞音乐的性质有某些共同点。当法国芭蕾舞音乐和歌剧先后兴盛起来时,法国戏剧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本来,法国戏剧曾长期落后于一些欧洲邻国,但并非毫无成绩可言,例如早在中世纪法国就有了民间职业演员,15世纪时已出现较大型的剧团,主要是上演神秘剧和笑剧。当时还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剧团走到哪儿演到那儿,像流浪汉一样,一直到16世纪都是这样。总的来说表演的内容和形式都相当粗糙和简单,但毕竟为在17世纪的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

16世纪后期,著名的耶稣受难剧团在巴黎站住了脚跟。当时除宫廷剧院以外,在波哥尼旅馆也有一个剧院,就由该剧团独享其演出权。可惜它的剧目万变不离其宗,神秘剧的低劣演技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了欣赏能力的巴黎人的需要。在外省活动的民间剧团反倒拥有较新鲜的剧目。它们觉得应该进军巴黎,才能有大的作为。当时正藉意大利的戏剧团体也来巴黎活动,三番四次作精采的表演,大大打开巴黎人的眼界。这种情况对有所准备的外省剧团也前来献技和竞争很有利。于是,耶稣受难剧团在波哥尼剧院的垄断地位被逐渐取消,外省剧团在16世纪末已成为巴黎剧坛上的重要演出队伍。波哥尼剧院本身也在增强自己的势力,它拥有自己的剧作家,他们为不同的剧团编写各种各样的剧本。其时较有名气的是阿狄(1570-1632年),他兼写悲剧、悲喜剧、田园剧和神话剧,数量颇多,虽然水平不高,但还是为丰富舞台的演出内容作了应予肯定的贡献。

1629年,黎世留新建了玛雷剧院,给剧作家和演员们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但他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就是演出的内容应能符合巩固王权的需要。当时正开始酝酿成立法兰西学士院,而随着它的筹备和正式诞生,文学领域的古典主义也逐渐形成,对剧本创作和演出都陆续提出一定的标准。1680年,路易十四亲自指示建立的法兰西剧院,进一步强化对戏剧表演艺术的统制。政府派遣官员领导该剧院,严格审查剧目,指导演出活动。

古典主义戏剧以悲剧为主。悲剧主要是描写王公贵族们的生活,多以诗的形式写成,优美的法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长处。许多演员都注重语调和节奏的表达效果,并使它们与动作协调起来。玛雷剧院创建初期,由著名演员孟多里兼任导演和剧院领导,他最善于通过激情的朗诵和生动的表情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塑造了鲜明的形象,成为日益发展的古典主义表演的一个重要范例。他扮演的一个著名角色罗德利克是个充满骑士热情的人物,演出后成为家喻户晓的形象。当时另一位很出色的演员叫弗罗里多尔,他的特点是把台词朗诵得既富有感情又自然流畅,很接近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成为另一类型的范例。

古典主义表演与创作风格是紧密联系的。剧作家高乃依(1606-1684年)的作品多有夸张,演员就以强烈的动作去表现。对其演说式的语言,演员的朗诵得十分热烈。拉辛(1639-1699年)的作品着重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演员的姿态就以优雅见胜,动作细腻微妙。拉辛作为古典主义悲剧创作的重要代表,对表演艺术也很有研究。他亲自训练和指导演员,尤其是女演员。长期担任他的剧作中的重要角色的女演员德马尔,就是在他一手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拉辛主张演员应具备较高的思想和艺术修养,以理智指导自己的表演,追求优美的效果。这种根据古典主义美学原则形成的表演艺术理论,对建立高素质的演出队伍有重要贡献,但是也束缚或限制了演员自身的创造才能,使他们远离生活实际,背离自然。特别是当时在剧本上实行的三一律,即要求一出戏要以一个情节为限,发生在一个地方,并于一天内完成,成了死板的规程。不过,有较大作为的演员总是想办法灵活变通,使之不显得枯燥乏味。正是靠演员们的高超的表演技巧,高乃依和拉辛的许多杰出的悲剧作品的演出都收到良好效果,包括前者的《熙德》、《贺拉斯》、《雷多居娜》等和后者的《昂得洛玛刻》、《布里塔尼居斯》、《费德尔》、《阿达莉》等。

除古典主义悲剧外,还存在古典主义喜剧。高乃依和拉辛都有喜剧作品。但是古典主义喜剧的主要代表是莫里哀(1622-1673年)。他是一个商人的儿子,小时候生活在巴黎的闹市区新桥附近,那里经常上演一些情节简单的闹剧,引起他对戏剧艺术的强烈兴趣。1643年他建立了"光耀剧团",开始了演戏生涯。后来该剧团经营失败,他加入了另一剧团,离开巴黎,在外省活动。1655年他创作了自己的首部喜剧《冒失鬼》,次年又推出《情怨》,不久就作为领导人把剧团带回巴黎。1658年在卢浮宫上演的《多情的医生》引起路易十四的重视。从此莫里哀致力于古典主义喜剧的创立与发展,不断有杰作问世,如《可笑的女才子》、《吝啬鬼》和《司卡班的诡计》等。虽然同为古典主义,但是与悲剧比较,喜剧的创作和演出受有关的清规戒律的束缚要少些。对于三一律,莫里哀有时是基本遵守,有时不遵守。在外省演戏时他善于吸收民间戏剧的养分,对意大利即兴剧的优点也了如指掌,到了巴黎后仍坚持表演不能违背现实和自然的原则,要求演员的声调、动作和姿态都要切合生活实际,强调讲话的语气和表情都要与剧中角色的性格和身分一致。他很注意从民间语汇中提炼戏剧语言,演出时使观众感到特别亲切,不少人物独白在后世变成了一般人都喜爱的谚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