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和“静止”哪个更有益健康长寿?要想养生,这些知识早了解

 熊猫医学 2023-10-02 发布于湖北

关于中老年养生,生活中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派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只有每天保持适量的有氧运动,才能实现长寿健康;而另一派则认为“生命在于静止”,特别是对于老年朋友来说,需要通过长时间的静养,或才能更好地调理慢性疾病,实现延年益寿的目的。

那么,“运动”和“静止”究竟哪个更有益于健康长寿呢?要想健康养生,这些知识建议早了解。
一、健康养生中的“动”

1.运动与心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现代医学上仍有待进一步突破的病情,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往往是很大的,而血管病的直接诱因之一就是高血压。据国外某机构一项长达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来看,经常保持运动习惯的朋友,其患上高血压的风险往往会更低,而罹患高血压的人群在坚持运动6个月后,其血压峰值会降低5-8mmHg
同时,保持运动习惯或还能够降低糖尿病、慢性肾炎、肝硬化等病况的发生几率。
2.运动与关节肌肉健康
从医学角度来看,人体在进入35岁之后,骨骼就会有明显的老化趋势,而60岁后,这一状态又会进一步加深。而想要保持骨骼和肌肉强度,除了要及时补充钙质和蛋白质外,坚持运动也是一剂良方。
据统计,有长跑习惯的朋友,其小腿肌肉以及膝关节相较于同龄人会显得更年轻;而有挥拍运动爱好的群体,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结实程度也明显更好。

二、健康养生中的“静”

1.心态与大脑功能
生活中,我们常用“恬淡”、“智慧”等词汇来称赞老年人,这其实也证明了心态平和对保持思维能力、记忆力以及智力的好处。
据相关研究表明,若长期处于焦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中,那么患上老年痴呆、失忆症等大脑皮层病症的风险会提高很多,而若是坚持思考,保持阅读和写作习惯,那么大脑的衰老则会延缓很多。
2.心态与血管健康
保持内心宁静同样能够直接“作用于”身体健康状况之上,我们常说“怒火攻心”,其实就是指激动的情绪往往会使得血压血压出现一系列异常变化,并因此加重高血压以及血管病症的强度。因此,平时做到与人为善、保持家庭和谐,也是养护血管的得力“帮手”。
总之,无论是“动”抑或“静”,都是改善身心健康所必备的生活哲学,若大家能够合理掌握这种节奏,或许提升生命的长度与深度就并非是难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