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文人为何偏爱难封的李广?

 shineboy1 2023-10-03 发布于加拿大

华夏上下五千年,将星璀璨,名将如云,其中一人备受文人青睐,褒扬他的文章、诗句不胜枚举,他就是西汉时代赫赫有名的飞将军李广。那么,为什么古代文人偏爱李广?

古代文人为何偏爱难封的李广?
  • 太史公司马迁是李广的第一铁粉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开创性的使用了人物列传体裁,是用来记录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间极其重要的人臣事迹。人物列传虽只有70篇,却记录了300多个人物,大部分是合传和群转,一人一传的专传很少,比如《商君列传》、《李斯列传》等;即便是同时代的大将军卫青、冠军侯霍去病,与李广相比,不仅职务、爵位、功绩,均高于李广,却也只能是合并一传,而司马迁却愿意为李广单独列传,并不惜笔墨详细记述他的事迹。

古代文人为何偏爱难封的李广?

最后,司马迁还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为李广一生的人品、名声做了定论。

  • “初唐四杰”的王勃,在《滕王阁序》留下了千古名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李广惋惜和不平;
古代文人为何偏爱难封的李广?
  • 唐代诗人王昌龄《出塞》中的千古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至今最为脍炙人口。有人说,这首诗讲的是卫青。但是,诗人作诗感怀,内心缅怀的一定是李广。
  • 唐代诗人高适对李广更是盛赞不绝: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送浑将军出塞》)。。。。。。

古代文人为何偏爱难封的李广?

唐朝诗人卢纶以一首《塞下曲》盛赞李广何等之英武: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古代文人为何偏爱难封的李广?
古代文人为何偏爱难封的李广?

为何李广独享殊荣?

有人说,这是因为李广征战一生未能封侯,后世文人借用推崇李广,来表达自身壮志难酬的愤懑;也有人认为,李广征战一生,最后六十余岁自杀于出征途中,令后人充满同情。

其实,这些说法都只是一个方面,或者说是对李广的误解。李广是整个汉代对战匈奴战争中,第一个脱颖而出的战神,某种程度上讲,李广是汉家军人的精神领袖,是汉军的灵魂。他完全对得起文人对他的敬仰和崇拜。

大汉朝野渴望“铁血精神”,让李广脱颖而出

汉高祖刘邦除了楚霸王项羽,又扫灭群雄,建立大汉政权,此时的汉军应该是一度藐视天下的。但是,“白马之围”让汉庭意识到对抗匈奴的难度。再者,秦末战争以来,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因此自吕后称制至文景之治,长达近半个世纪,汉廷在战略上,对内采取“休养生息”,对外采取“和亲”,以求积蓄力量。

但是,匈奴并未因汉廷的“和亲”政策而有所收敛,对汉朝边境的侵扰从未间断。匈奴人擅长骑射,来去如风,以劫掠为主,并不与汉军主力决战;汉军缺少马匹,以步兵为主,机动性相比匈奴十分落后,在防守战中非常被动。

古代文人为何偏爱难封的李广?

因此,在汉武帝执政之前,汉廷朝野上下,因为”和亲”而产生的屈辱感,弥漫于朝野上下。对于“铁血尚武”的英雄,则充满了神往和期待。李广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逐步脱颖而出。

将门出身的李广是天生的战士,更是狂热的战士。他边境驻防期间,勇猛好战,多次出击匈奴,毫不留情地击杀之,令匈奴胆寒。李广的部队,有点像特种兵,突击队那种能力,如风而至,厉刀快马,箭无虚发,具备强大的机动性和杀伤力。

古代文人为何偏爱难封的李广?

其实,“飞将军”的称号,还是李广的死敌匈奴人给的,《史记·李将军列传》和《汉书·卷五十四》记载基本一致: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在郡,匈奴号曰“汉飞将军”。

古代文人为何偏爱难封的李广?

李广的剽悍精神,极大提振了汉军骑兵的士气,从而有效的克服了匈奴骑兵的恐惧,树立了战胜对手的信心。毫不夸张的讲,在卫青、霍去病出现之前,李广绝对是汉军中的灵魂人物,他为汉军骑兵部队的发展,奠定了战术和精神信仰的基础。

汉文帝首先发现了英勇善战的李广,十分欣赏,任命李广为中郎,即皇帝的武骑侍从。汉文帝曾经感叹的说:“真是可惜,李广生不逢时,要是生在高皇帝争霸天下的时代,封个万户侯也不算什么。”皇帝的评价,应该是当时舆论环境的总体反映。

古代文人为何偏爱难封的李广?

“七国之乱”时,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定吴楚联军,斩将夺旗,立下赫赫战功。这是李广唯一一次封侯机会,却因其接受了梁王授予的将军印,遭到汉景帝的猜忌而丧失机遇。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这段话,传达出司马迁为代表的广大知识分子的一种认可,甚至是一种崇敬。

古代文人为何偏爱难封的李广?

李广未能封侯,各种因素,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但是,李广的铁血尚武精神,被历代文人广为传送,永远为后人所铭记。所以说,世俗的功利标准,永远都不能为成功做出定义。

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古代文人为何偏爱难封的李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