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坝数量多、类型丰富、代表性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认为:宜昌堪称世界大坝博物馆

 君临天下100 2023-10-03 发布于湖北

日期:2023-10-03 07:07来源:三峡日报

责任编辑:李敏打印

  10月1日,宜昌西北口大坝面板修复及防腐施工结束,历时近3年的西北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经过水下灌浆除漏等系列“治疗”,我国这座百米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试验坝重焕生机。

  从西北口大坝到三峡大坝……宜昌境内456座大坝矗立,守护宜昌乃至华夏安澜。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王浩接受采访时认为,宜昌大坝数量多、类型丰富、代表性强,堪称世界大坝博物馆。

  站在西北口大坝上,今年86岁、时任黄柏河水利水电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的黄峄思绪万千。1985年,我国引进先进的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当时,中国最高的面板堆石坝坝高仅41.5米,而巴西等国同类型大坝已筑到110米甚至160米的高度,水电部便在全国寻找一座“百米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试验,西北口大坝成为备选。黄峄等进京汇报,时任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嘱咐他们:建好西北口大坝,“为全国大坝建设探路”。

  黄峄说,作为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在西北口大坝工地开展了大量科学实验,岩体爆破、斜坡碾压、面板浇筑均实现技术突破,为后来的天生桥、水布垭等大型工程积累了经验。广西天生桥水电站筹建阶段,设计单位派员驻西北口工地跟班学习。水布垭坝高233米,刷新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世界纪录。面板堆石坝也因安全性好、适应性强、造价低,取代土坝成为我国山区河流建坝首选坝型。

  王浩院士表示,在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坝型取决于地质地形和经济条件。因结构和材料的不同,坝型十分丰富。宜昌地质条件复杂,筑坝历史悠久,诞生了众多代表性大坝:

  葛洲坝,万里长江第一坝,三峡工程的实验坝;三峡大坝混凝土浇筑量1600多万立方米,是世界最大的常规混凝土重力坝;清江隔河岩大坝上部采用重力坝,下部采用拱坝,斜拱坝坝型改写了我国的坝型库;

  招徕河大坝,湖北第一座碾压混凝土拱坝,是当时世界最薄的百米级碾压混凝土拱坝;黄柏河天福庙大坝是湖北第一座浆砌条石双曲拱坝;渔洋河香客岩浆砌石连拱坝如舒展的花瓣,全国少见;

  泉河大坝、白河大坝、火山口大坝……这些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坝,见证了那段火热的岁月。

  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长靳鹏说,宜昌因水而生、因坝而兴,水库总库容523亿立方米,全国第一,领舞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这些屹立在江河之上的大坝,是时代的见证,更是国力的体现。”(记者万龙云,通讯员家录、黄蒙、先春,实习生余笑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