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收集(115):选修必修上第二单元:“有用”“无用”(2023.10.3)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0-03 发布于甘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莫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之无用之用也。”
乔布斯说:“我愿意拿我全部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请以“有用与无用”为题写一篇作文,体材不限,诗歌除外。
1、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梁文道
2、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周国平
3.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三毛
4.要重视“无用”的价值,就要破除当前危害最大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让传统文化、审美文学还原人的纯真,带给人静谧与美好,成为人们在高速发展时代中的定海神针。
5.无用之文物,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世代风骨。(故宫文物南迁)
也许有人会对此感到不值:这十五年的奔波忙碌换来的是什么?是无数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与损失。不!这奔波忙碌,是让英雄过往不被淹没于历史长河,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于天地苍茫;是让曾经历史不被视为神话传说,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成为被感知的篇章。看似无用的文物南迁,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浮舟沧海畔立马昆仑山的无畏气概,传递的是祖国优秀历史文化不容他人践踏的爱国情怀!
6.庄子有云: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一种叫青蒿的草在风雨中飘摇,是那么微不足道。但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却从中提取到青蒿素,“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看似无用的一株植物,却在科学家的手中发挥了改变世界的作用。所以,有些你认为无用的东西,可能只是自己的视野狭窄,以至“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7.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废纸屑。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结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8.毕淑敏说:人生没有意义,但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如果只求填饱肚子的“有用”,这样的人生与动物无异,也没有意义;为人生确立一个意义,就是在追求“有用”之余,追求充实灵魂的富有意义的“无用”的东西。梅有子也有花,梅子是水果,可食,而梅花则无实用,只能供人欣赏。可是,历来人们赞咏的,多是梅花,而非梅子。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名句,在对美的欣赏中,借物抒情,赞美了人应有高雅品格和幽逸情趣,有力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样,梅花、梅诗,也就成了“无用之用”。
1.“无用”实为“大用”          
先贤早有言: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但是,很多人却不懂得如何正确判断“无用”和“有用”。学钢琴绘画是为了考级;上大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学英语是为了职称、百万国考大军公务员热……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都活不明白,分不清哪些东西是内在修养,哪些东西是追求虚荣;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无用。
如弯树,作为木料“无用”,因为“古老”,因为“稀有”,又有“大用”。所以,判断事物有用无用,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要把目光放长远。
回望历史,看似无用的“儒家之道”,实为无价之宝。
华夏文明,浩浩汤汤,历经千年,儒家强调的美德、品行、信仰、传统文化等直指精神内核,看似没有一点实际用处,却是精神领域、人文领域里的无价之宝。莫言在获奖的采访时说道,“文学就像头发。那挖出的上千年的古墓,连骨头都成泥土了,唯一存下来的是头发……”“大用”正蕴藏在这些看似“无用”之事中。随着国学热的提倡、流行和升温,那些历千年而不朽、穿透心灵、引领高贵灵魂的文化,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正在成为真正的“大用”。
放眼世界,正如莫言所说:“文学的最大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我仿佛看到了高加索山脉托尔斯泰隐绰的身影,听到了多瑙河畔大诗人荷尔德林的吟行,还有美国瓦尔登湖旁的梭罗,在“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里的狄更斯…… 文学、哲学与科学相比看似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但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文人和哲人,却用文学、用思想的力量托起了一个个时代。正所谓“无用之用”,甚至“无用大用”。这种深厚的人文思想建筑起来的高墙任一万个好莱坞也是击不破的。正是“无用于事,却有用于心”。
看看身边,只有正确地看待“有用”和“无用”,才能更好地领悟人生真谛。
“考大学是为了好工作,读硕博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这些想法过分强调“有用”,我们应该脸红;“文科生不爱学数学,理科生学史哲多此一举” 这些想法忽视“无用大用”。熟不知爱因斯坦钟情小提琴,钱学森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戴安澜将军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恰是艺术的形象思维助力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文科生加强抽象思维培养,理工科学生充实人文底蕴,无用之中恰恰蕴含着“大用”。
  我们只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才能真正明白: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2.有用共无用,绘人生壮景
两千多前,惠子嘲笑五石之瓠“瓠落无所容”而无用,庄子则感叹他未“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这段公案,在今日的我看来,却有另一番判断,庄子光芒万丈,惠子也是百世流芳。无用之用能有大用,有用之用也能有大用,把握好有用,铺陈好无用,方可共绘人生壮丽图景。
有用之用,谱写现世繁华。
孔子说:“食色性也。”孟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食色、仓廪均为有用之用,只有拥有有用,才能成就更多的无用。有用是物质基础,依靠丰富的衣食住行,人民的生活才能日新月异;有用是日益壮大的国防力量,两弹一星、核潜艇、歼20、运20,技术代代更迭,才有我们的现世安稳;有用是外交上的折冲樽俎,华春莹、赵立坚等新闻发言人唇枪舌战,阿拉斯加中美会谈杨洁篪、王毅你来我往,是他们的不辱使命,为我们赢得民族尊严。谁也不能否认有用之用,定要把握好、运用好有用之用!
无用之用,为心灵修篱种菊。
宋诗有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恰如弹簧压缩到极点会弹开,人也需要张驰有度,才是文武之道。在繁忙的生活中,找点闲暇时间看看花开,赏赏日落,让无用之用安慰心灵;奔波在人情世故中,静下来,读一两页诗歌,赏一两篇写满人间悲欢的文字,让无用之用慰藉心灵;听长辈的一句啰嗦,师长的苦口婆心,让青年的躁动感受他们的人生滋味。无用之用,丰富心灵,守护心灵。
发挥有用之用,正确面对无用之用,兼容并包,绘就人生壮丽图景。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懂得有用之用,也会灵活运用无用之用,我想这样的人生一定更加丰富。千古完人宋代文豪苏轼,集儒释道于一体,在官为官,杭州的苏堤诉说着他卓越的政绩,一座座祠堂表白着百姓对他的纪念;一朝被贬,却也能躬耕东坡,静赏水中月,细嗅月中花,品东坡肘子,首推生蚝吃法,在他人眼中的无用之用,在苏轼却品尝出了种种滋味。有用与无用,都需要我们灵活运用,赢得生活的青睐,做人生赢家。
我们要看到有用之用,也要懂得无用之用。不能因其有用就一味赞颂,而忽略无用之用;亦不能因无用之用而一味追求,却罔顾现实的用处。集有用与无用为一体,绘就人生壮丽图景。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华罗庚:少年时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中途退学帮父母料理杂货铺,后来经过努力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②李想:高三退学选择创业,先后创立泡泡网和汽车之家。2013年,汽车之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③比尔·盖茨:18岁考入哈佛大学,一年后退学,与好友创办微软公司,成为世界首富。
 正在读高三的李步明同学搜集到上面三则材料,由此得出“学习无用”的结论,并产生了退学的想法。假如你是李步明的同学,请针对他的观点写一篇文章,有理有据地反驳他的观点,并使他打消退学的念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学以自强,鲜花自来
亲爱的李步明同学:
      你好!
      和你一样,我也沉迷茫然不知所措,怀疑学习无用,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学习不是适合我的那条路。然而不论我们选择哪条路,都必须不断学习,虽然过程痛苦,但请你坚信,学以自强,鲜花自来。
      冰心曾写道:“人们只看到鲜花绽放时的美丽,却不见他浸满血泪的浇灌。”或许我们只看见华罗根辍学成为数学家,却忽视了他考入上海中职职业学院的不俗的学习能力;或许你只看见了李想退学创业成功,而忽略了他创业泡泡网和汽车之家所必需的领导力和创设力;或许你只见比尔 盖茨退学创办微软,赢得鲜花与财富,却忽视了他能够被哈佛大学录取及其创业途中所经历的血与泪。学习并非无用,正是学习给你,我绽放了机遇。
      苏格拉底说:“不被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你如今萌生了想要退学的念头大概是在审视自我中步入歧途。还记得《师说》中的教诲吗?“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并非不适合学习,只是还没找到你的舞台。学习的过程就是审视自我,寻找自我的过程 。霍金在大学时也曾经迷惘过,最终他听从内心的声音与自己钟爱的物理学长久相伴。李健在考入清华大学后仍然坚持他钟情的音乐,如今在音乐界风生水起。从今来看,他们前期的经历似乎无足轻重,然而正是前期的广泛学习,使他们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因此请你也打消消极的念头,重整行装,奔赴战场。
      身为学生,我深知你所经历的痛苦与煎熬,但是我们也须谨记罗素那句话:“不能忍受无聊的一代人,注定是碌碌无为的一代人。”学海遨游固然辛苦,但每一次屏息,都是积淀的过程,每一次深潜都是知识的淬炼。
      愿你足够相信,风雨过后现彩虹,吃过的苦总会在生命中其他时刻回赠你。
      我很喜欢小王子中的一句话,请以此共勉。“若你钟爱着一朵独一无二的,如星星般闪耀的玫瑰花,那么当你抬头仰望繁星时,便会感到心满意足。”愿你我借学习之灯,找到自己的玫瑰花,无愧于今日的苦难。
       此致
敬礼!                                          
                                                                            某同学  
                                                                   某年某月某日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0年7月,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高考676分的高分被北大录取。她在选择专业时没有盯着所谓的“热门”,而是选择了“冷门”的考古系,原因是单纯的“从小就喜欢”。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曾说,考古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中国文化的源头,对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都能起到很大作用。无论学生毕业后是否从事考古业,这段学习生涯都能为人生之路奠基。
材料二:下面是某高中学生李栋梁在高一选课前夕与其母亲的一段对话。
李栋梁:选什么学科应该根据我的人生规划来决定。我的理想是将来能从事纯学术性的数学研究,成为登上学术之巅的大家。
李母:别好高骛远,多看看眼前吧!你应该先考虑学什么能得高分,能考个好大学,能找份好工作。
李栋梁:你说的是生活目标,算不上人生理想,我要的人生理想。
李母:孩子,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是社会现实了。
请结合材料,以“有用与无用”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以“无用”之基,筑“有用”之城
高考放榜,金榜题名,名列全省第四的钟芳蓉选择考古系引发争议;人生规划,万般苦想,李栋梁愿从事纯学术性数学研究却被母亲的现实论反驳,“无用”与“有用”的争论是万古长存之命题,我以为只有以“无用”之基方能筑“有用”之城。
“无用”乃“有用”之基础,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在财富积累作为成功有为的代名词的时代,考古在大家眼中确实为“无用”,殊不知,考古这一“无用”之事有助于寻华夏之源头,乃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之“有用”之器;纯学术性的数学研究看似毫“无用”处,殊不知,数学乃科技发展之本源,能推动物理、化学等领域协同进步,更能助力科技强国梦的实现,谓之“无用”者,乃不知其有大用。若无“无用”为基,何来“有用”之用,正如老子所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无用”之积累,必成“有用”之大用。5G的横空出世,是无数人埋头苦干、勤勤恳恳的成果,他们看似做着“无用”之事,实则铸就了5G的诞生,让中国速度领跑世界,让其大展“有用”之光芒,“无用”乃默默无声,“有用”乃震响世界。放“有用”之光彩,必有“无用”之于无声角落。看古今仁人志士: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大放“有用”之光彩,却不知其数十载做了多少别人不屑的“无用”之事;原子弹在神州大地上大放“有用”之光彩,却不知多少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数十载,默默沉潜,做着世人不屑的“无用”之事。“有用”为“无用”之结果,影响世界,领跑世界,以无数之“无用”方筑成了“有用”之大用。
“无用”与“有用”相互联系,缺一不可。若无“无用”之积,便无“有用”之用。见“有用”之用,亦需想到其后之“无用”。杨倩因热爱与追求,终实现了“天下谁能配白衣”的奥运首金梦;当代“愚公”毛相林因坚守与执著,终实现了向“绝壁要天路”的全村脱贫梦;守卫边境的军人以无畏的爱国理想筑起中国新的血肉长城。探其源头是“无用”之积,望其所至是大用。
世人皆以“无用”不为用,却不见“无用”之大用,钟芳蓉与李栋梁深知:唯有以“无用”之基,方能筑“有用”之城。让我们汇“无用”“有用”二者之力量,创时代辉煌。
5.“
高二(9)班 程晓露
何为,何为呢?在《<老子>四章》中,老子阐述了他的观点:正因为车毂有中空处,即” 才有了车轮的应用;正因为开凿了门窗的空虚处,即,才有了房间住人的应用;正因为器皿存在中空处,即,才有了器皿装物的应用。正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车子、房间、器皿这些物品供人方便利用,正是因为起了作用。“有”与“无”,就好比“阴”与“阳”,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它们互补相生,相互依存。
在生活中,许多新事物的发现与发展离不开勤奋钻研与思考,但同时也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娱乐休闲,如喝咖啡、爬山等。人不可能永不停息地工作,也不可以躺平什么都不干,休息与工作相互促进,正如相互依存,才能成就事业人生
的基础,没有的基础,也不能发挥作用。木匠祖师爷鲁班,在一次采药活动中,从野草划伤手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古时候上山采药很平常,被草划伤手亦平常,为何只鲁班在“无意中”发明的锯子呢?这是因为身为木匠的鲁班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木头锯得又快又平整,正因为他时刻将这个问题放在心间,又对锋利的事物有极强的敏感性,才能从草中获得启发,发明锯子。由此可见,努力勤奋是基础,有了“有”的基础,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是基础,但的发展也离不开促进了的突破和发展。颜宁就是这样的例子。她曾坦言自己的很多创新不是在实验室产生,而是在爬山、划船等看似无用的事情中产生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牛顿在树下休息被苹果砸中而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浴缸中洗澡时发现了水的浮力;奥地利医生彼得在看儿子睡觉时发现了睡觉者眼珠转动则表明做梦的规律……可以说,在科学研究中许多创新想法来源于促进了的突破与发展,这绝不是偶然的现象。
相互依存启示我们在生活中,无论学习或工作都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生活中有些人一味推崇勤奋钻研,而忽略了的作用,这样的人反而很难取得重大成就。事实上,像爬山,喝咖啡等休息看似无用,实则作用很大。在繁忙的勤奋钻研学问之后,这些无用的休息可以放松身心,开拓眼界,让你走出狭隘的实验室从而获得更多机遇和灵感。所以说一个人如果经常加班,长期苦读,就要考虑让自己松弛一下。当然相反的,如果一个只想靠天降灵感获得好成绩不想努力,则要用勤奋与坚持来鞭策自己。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把握的相互作用,在学习中不仅要勤奋,奠定的基础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提升效率,保证身心健康

(文章整理自网网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