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伟医生 | 一到秋天皮肤就容易瘙痒难忍?该怎么办?

 德寿堂图书馆 2023-10-03 发布于黑龙江

经过了烈日炎炎的夏季,进入秋高气爽的秋季,和夏天告别,与秋天相拥,九月是最美好的季节。

但是许多人在这惬意、凉爽的时节,都会出现一些皮肤方面的异常状况,容易患上皮肤类的疾病,比如不少人经常会感觉到皮肤干燥、瘙痒,有时候甚至坐卧难宁,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脱皮、脱屑;愈是夜深人静,瘙痒愈是难以忍耐,影响情绪和睡眠等。

秋天皮肤瘙痒是哪些原因所导致的呢?

图片

1

外界的不良刺激

初秋,天气比较干燥,空气当中的水分含量少,如果皮肤直接接触到了粉尘、螨虫、宠物皮毛;还有相当多的人过度化妆使用的清洁产品、化妆品不恰当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所穿的衣物不合适,都可能会导致皮肤受到不良的刺激,从而容易出现干燥、瘙痒等不适的状况。

2

皮肤干燥

仲秋,气温会有所下降,虽然不像夏天那样特别的晒,但是人体的血管会出现不良的状况,血液会有所减少,从而导致分泌的油脂减少

再加上秋季比较干燥,湿度会有所下降,会让人的皮肤出现明显的干燥不适,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皮肤瘙痒也就容易因此出现。

同时秋季洗浴,若水温如过高频繁洗澡使用刺激性洗浴用品沐浴后没有及时采用润肤乳保护肌肤等因素,也容易导致皮肤干燥。

3

人体自我调整的反应

深秋,气温有所下降,身体变得比较干燥,血管也开始收缩,汗腺也会收缩,皮肤容易变得敏感而脆弱,而且人体的免疫力也会有所下降,所以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等不适的感觉。建议当出现了皮肤瘙痒症状的时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期积极处理。

还有部分人群,可能由于年龄的增长、多与皮肤表面油脂减少或功能不良有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环境、季节、年龄等,以早产儿及老年人最为常见,老年人、干性皮肤人群汗腺和皮脂腺萎缩,分泌功能减退,导致皮肤表面水脂乳化物减少,缺乏润泽而变得干燥,瘙痒症等。

患者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脱屑、红斑、瘙痒等症状。另外还有很多原因,如胆汁淤积、糖尿病、肝、肾脏疾病等患者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等症状,但一般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图片

皮肤瘙痒,属于中医“风瘙痒”的范畴

图片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首先与中医致病外因(六淫)中的“风邪”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湿、热邪气。“风邪”为外感发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四时变化均可致病。风为阳邪,其性开泄、轻扬,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病位游移,且有行无定处的特征。《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凡寒、湿、燥、热诸邪皆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风寒、风热、风湿等,故“风,百病之始也”。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人体腠理的开泄也与肺的宣发功能密切相关,所以说养肺就是养皮肤。皮肤不单是一张皮,它与五脏六腑都有密切关联。会因血虚肝旺,生风生燥,或肝火湿热下注所致。

图片

中医九种体质中就有一种属于特禀体质的人群。即敏感体质,逢遇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再加上自身敏感体质,这部分皮肤干燥的患者容易出现瘙痒,而且随着搔抓会诱发干燥性皮炎、湿疹样皮炎、而湿疹还会诱发脂溢性皮炎。

常见有以下疾病多发:

口水性皮炎(舔嘴疮)、荨麻疹、银屑病(牛皮癬)、玫瑰糠疹、季节性皮炎、老年神经性皮炎、药物接触性皮炎、丹毒(天火、火丹)、疥疮、疔肿、手足部湿疹、脐部湿疹、臀部湿疹(坐板疮)、尿布皮炎(又称红臀、湮尻疮)等。今天重点和大家介绍一下湿疹、荨麻疹。

 湿疹 

本病古称浸淫疮,发病内因以脾湿为主,风热、血热次之;外因是六淫的变化所致。湿疹,病因较复杂。多由某些食物、肠道、寄生虫、自体敏感作用或寒冷、风、热、日光、植物等因素所致?常与人的体质关系密切。

急性湿疹:好发于四肢屈侧(肘窝、膕窝)、颈脖、面颊、手足背、阴囊等处,常对称发布。表现为多形性(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结痂等)。常有2~3种以上形式的症状同时存在,皮疹边界不清晰,有阵发性剧痒。

慢性湿疹:从急性演变而来或开始即如此,皮疹边界清楚,表现为皮肤变的粗糙、苔癬样变、脱屑、色素沉着等。有剧痒,常可反复急性发作,如何部位都可发生,但常好发于面部、耳后、阴囊、小腿等处。

 荨麻疹 

古称㾦癗、风团疹。发病因肌肤有湿,复感风热或风寒之邪,或肠胃湿热、禀性不耐、冲任不调等所致。常因过敏(如进食虾蟹等食物;使用某些药物;昆虫叮咬;接触某些植物;体内感染;肠道寄生虫;消化功能障碍等)或刺激(如冷、热、风、光等;情志因素)形成局限性水肿,即风团。

风团可突然发生,数小时后自行消退,但又会不断成批发出,每天发一批至几批,一周左右会停止发生。慢性者反复发作,长达数周、数月或数年。皮肤损害程度为大小不等、鲜红色或瓷白色风团。皮肤划痕呈阳性反应。

治疗:我国医学治疗皮肤瘙痒的方法,可谓极其丰富,通过调营卫、排毒邪的途径,来治愈临床常见、多发的皮肤瘙痒疾患。中医辩证分为:实证:有风痒、湿痒、热痒;虚证:有肺、肝、肾阴虚。

临床多见:风热血热证、湿热内蕴证、血虚风燥证。

中医治疗:中药内服+外用的方法

采用清热解毒、除湿止痒、养血祛风、活血化瘀、凉血的方法。可内服中药(金银花、连翘、地黄、牡丹皮、蜈蚣、蝉衣、当归、白芍、黄芩、荆芥等)。

亦可用中药熏洗、局部涂擦。

外用中药:艾叶、苦参、黄连、苍术、蛇床子、白鲜皮、黄柏、蜂房、明矾等。(具体如何使用,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号脉、对症开方)。

部分患者也可选择针刺、火罐、放血、艾灸等疗法。

图片

温馨提示

图片

1. 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控制好情绪和压力管理,少熬夜,保证睡眠质量。

2. 请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湿润、避免过度搔抓;少用或不用洗洁剂;洗澡控制水温(夏、秋37°,冬季42°为佳),多冲洗、避风、不穿化纤衣物;

3. 遵循健康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及油炸食品、戒烟酒;

4. 多饮水、多吃时令果蔬(苹果、梨、香蕉、柠檬、猕猴桃、石榴、黄瓜、西红柿、鸡蛋、牛奶、绿豆),保持大便通畅;

5. 护肤、少化妆、防晒,避免紫外线照射;

6. 尽量减少服用过多的药物。有基础疾病(肝、肾脏疾患、血液病、内分泌失调、糖尿病)的患者,请及时就医,进行专科调理。最好在秋、冬季来临之前就积极主动做好润肤,以免症状加重。

什么才是健康皮肤呢?

图片

统计发现:人群当中,皮肤处于健康状态的人不到10%,处于病态的占20%,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占70%,所以大部分人的皮肤状况并不是健康状态。

健康的皮肤:表面不泛油光、含水量充足;肤色均匀、黄中透点红、且润;肤质细腻有光泽;皮肤光滑、富有弹性;毛孔细小、毛发正常、体毛不稀不密、不短不长,粗细均匀;无色斑、无色素沉着、无痤疮、无水肿;指甲红润、坚韧而呈弧形、平滑而有光泽;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无皮肤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