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藏灞桥驴子背上的灞桥风雪典故

 醉花荫L 2023-10-03 发布于广东

壹 历史渊源

灞桥自古多植柳树,每到春天,两岸绿柳覆荫。春风拂过,柳絮飘飘扬扬,恰似春日飞雪,实在美焉。唐朝时,人们在灞桥设立驿站,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因此流传着“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词句。“灞柳风雪”也因此成了长安的胜景之一。

贰 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

孙光宪在《北梦琐言》卷七中写道:

“唐相国郑綮,虽有诗名,本无廊庙之望。……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

郑綮是唐朝的一名宰相,他文采好、擅写诗,因此得到了当时皇帝的赏识,成为了宰相。可他虽然有诗名,却没有治国之能。当时有人问:“宰相您最近有什么新诗吗?”郑綮说:“灵感只有在灞桥风雪中的驴子背上才能产生,在这里怎么能有灵感产生呢?”郑綮又说:“风雪指逆境、困境。诗思所产生的语境是指清苦险绝、贫穷困顿的逆境,而非锦衣玉食的生活。”

“灞桥风雪驴子背”由此成为了我国诗画史上的一个经典意象。

叁 孟浩然风雪骑驴

在雪景山水画的创作热潮下,“灞桥风雪驴子背”又与诗人孟浩然的视觉形象结合起来,衍生出大量画作,如《孟浩然骑驴图》《灞桥风雪图》等,以及题画诗作。可郑綮的原句中并未提到孟浩然,后世所流传的在灞桥风雪中骑驴的主角却是孟浩然,这是为什么呢?

王维有一幅《孟浩然马上吟诗图》。张洎评王维的画:“襄阳之状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乘欵段马……风仪落落,凛然如生。”从这里可以看出,王维画中的孟浩然是一位风度翩翩的骑马郎。

可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南宋的杜范评这幅画:“孟浩然以诗称于时,亦以诗见弃于其主。然策蹇东归,风袂飘举,使人想慨嘉叹,一时之弃适以重千古之称也。”他的理解中包含着孟浩然因怨诗触怒君王,从此归隐山林的辛酸之感,激起了文人们的强烈共鸣。孟浩然之所以被后世文人墨客选为典故的主人公,是因为他的骑驴形象代表自由、自我独立,与宋元以来崛起的文人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相符合。

肆 《灞桥风雪图》

诗人、画家们对灞桥风雪的演绎使“驴子背”成为了踏雪寻梅、觅诗苦吟的代表。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带有“驴子背”的《灞桥风雪图》吧~

历史上灞桥的地理位置有过数次变动,“灞桥风雪”的意象表达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走向多元。

物转星移,灞桥上车马旅人的熙来往攘渐渐成为历史,“灞桥风雪驴子背”的意象成为了未亲临灞桥的文人墨客们的美好想象:灞河水从远处山涧缓缓流来,骑一头缓慢前行的毛驴,于灞桥之上推敲字句,委身风雪,在萧瑟冷寂中追寻精神上的超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