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孟子》:做个有性格的人

 以仁通志 2023-10-03 发布于陕西

4.3

原文: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白话:

陈臻问道:“过去在齐国,齐王送您上等金一百镒,您不接受;后来在宋国,宋君送您七十镒,您受了;在薛,薛君送您五十镒,您也受了。如果过去的不接受是正确的,那今天的接受就是错的;如果今天的接受是正确的,那过去的不接受就是错的。二者之中,老师必定有一个是错的。”

孟子说:“都是正确的。在宋国的时候,我准备远行,对于远行的人一定要送些盘缠,因此对方说:'送上一点盘缠吧。’我为什么不接受?在薛国的时候,我听说路上有危险,需要戒备,因此对方说:'听说您需要戒备,送点钱给您买兵器吧。’我为什么不接受?至于在齐国,就没有什么用钱的理由。没有理由却要送我钱,这就是用金钱收买我。哪有君子可以用金钱收买的呢?”

感悟:

学生陈臻认为孟子接受了宋国和薛国的钱,却没有接受齐国的钱,这是区别对待,必定有一个是对的,一个是错的,陈臻的看法有他的道理,只是他对事情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他不知道孟子接受钱财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不知道这个标准,就只能从事情的表面去做对比判断。从陈臻的角度看,他这样质疑是合理的,孟子给出了他的回答,孟子说自己的判断标准是义。自己需要钱财的理由正当(比如路费和买兵器),就可以接受;自己不需要钱财或没有正当理由,就不能接受。

这个答案非常好,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有原则,符合原则就做,不符合原则就不做。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要根据具体的事情做出判断和选择,而不是僵化的坚持前后一致。

4.4

原文: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

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白话:

孟子到了平陆,对当地长官孔距心说:“如果你的士兵,一天三次失职,你会开除他吗?”

孔距心答道:“不必等到三次就开除了。”

孟子说:“那么,你自己失职的地方也很多了。灾荒年岁,你的百姓里,年老体弱而抛尸露骨于山沟中的,年轻力壮而逃亡于四方的,已经将近千人了。”

孔距心答道:“这个事情不是我的力量所能做到的。”

孟子说:“譬如现在有一个人,接受别人的牛羊而替人放牧,那一定要替牛羊寻找牧场和草料。如果牧场和草料都找不到,是把牛羊退还给原主呢,还是站在那里看着牛羊一个个死去呢?”

孔距心答道:“这个就是我的罪过了。”

过了段日子,孟子朝见齐王,说:“王的地方长官,我认识了五位,明白自己的罪过的,只有孔距心一个人。”于是把过去的问答复述了一遍。

齐王说:“这个也是我的罪过!”

感悟:

孟子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能把看似不相关的事情联系起来,让对方明白背后的道理。这段话里孟子说“灾荒年岁,你的百姓里,年老体弱而抛尸露骨于山沟中的,年轻力壮而逃亡于四方的,已经将近千人了”,孟子认为这是孔距心的失职,但孔距心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这是灾荒造成的,是天灾,而不是自己失职。于是孟子打了个比方,把百姓比作牛羊,把孔距心比作照顾牛羊的牧羊人,出现灾荒确实不是牧羊人失职造成的,但出现灾荒后牧羊人不能为牛羊找到牧场和草料(出现灾害后不能为百姓找到住所和食物),那就是失职,孔距心这才明白了自己的失职之处。

4.5

原文:

孟子谓蚳(chi)鼃(wa)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

蚳鼃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

齐人曰:“所以为蚳鼃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

公都子以告。

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白话:

孟子对蚳鼃说:“你辞去灵丘县长,却要做治狱官,似乎很有道理,因为可以向王进言。现在,你作了治狱官已经几个月了,还不能向王进言吗?”

蚳鼃向王进谏,王不听,因而辞职走了。

齐国有人就说:“孟子替蚳鼃考虑的主意是不错的,但是他怎样替自己考虑呢,那我还不知道。”

公都子把这话告诉孟子。

孟子说:“我听说过:有固定职务的,如果无法尽其职责,就可以不干;有进言的责任的,如果言不听,计不从,也就可以不干。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也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

感悟:

孟子给蚳鼃建议,让他向王进谏言,王不听,蚳鼃辞职了。这在旁观者看来,孟子的建议损害了蚳鼃的利益,让他丢了工作,是不地道的。孟子回答说固定职位的人应该履行自己的职责,他建议蚳鼃进谏是合理的,他本人不进谏,是因为他没有进谏的职务。我估计这个回答不会让那些旁观者满意,旁观者觉得孟子让别人丢了工作,自己却置身事外。在我看来,如果孟子有进谏的职务,他一定进谏,他给别人的建议,必定是自己能做到的。

建议和怂恿的差别在于:所谓建议,是自己会这样做,希望别人也这样去做。怂恿是自己不会这样做,却鼓动别人去做。

4.6

原文:

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huan)为辅行。王驩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

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

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

白话:

孟子在齐国做卿,奉使到滕国去吊丧,齐王还派盖邑的县长王驩作为副使同行。王驩同孟子两人成天在一起,来回于齐、滕两国的旅途,孟子却不曾同他一道谈过公事。

公孙丑问道:“齐国国卿的官位,不算小了;齐、滕两国的距离,不算近了;但是来回一趟,却不曾和王驩谈过公事,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答道:“他既然一个人独断独行了,我还说什么呢?”

感悟:

孟子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他为人处世以义为准则,不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他,这段对话里的王驩是个独断独行的人,他是副使,孟子是正使,估计他做事从不与孟子商量,孟子感受不到尊重,也就不尊重他了,因此一路上都不跟他说话。

我觉得中国人把孟子奉为亚圣,是非常重要的,说明中国人骨子里希望做一个是非善恶分明、性格也鲜明的人,这样的人是真实的,有力量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