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校百年华诞 师生情谊常青——献礼震泽中学百年校庆

 黄之中 2023-10-03 发布于上海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图片

1993年,震中七十周年校庆,父亲全权负责筹备。那年,我也被推选为联络人,每天回家,听父亲兴奋地谈论着他的学生,自豪而满足。校庆那天,自己穿了一身湖蓝色的套裙,头发微卷,神情羞涩,与同学顾忆红在草坪上合影留念,保存至今。

图片

▲ 1993年,作者(右)与同学顾忆红在震中校园合影留念(谈燕提供)

2003年,震中八十周年校庆时,父亲已退休6年,被学校邀请再次参加校庆筹备组工作。看他忙碌并开心着。


图片
图片

▲ 震泽中学校门、震泽中学尊经阁(摄于2003年/谈燕提供)

2013年,震中九十周年校庆,父亲已退休多年,但他对震中的关心一直没变,父亲和徐蓓韵、汪兆龙、徐之浩等老师被邀请参与筹备工作。所有关于震中的记忆,那些过往的人与事,在父亲的点滴言语中,在个人记忆的流水中,渐渐浮出水面,清晰如昨。

图片

▲ 震泽中学建校九十周年纪念大会

2023年是震中的百年校庆,以前的几次校庆活动,我都会自觉地写篇文稿。今年,85届的同学会会长濮峥也布置了任务,但我怎么也无法提笔。校庆的喜日子已确定,同学群里纷纷报名。震中校园,是我成长的记忆,我的家就在学校内,对老师和同学的记忆,也都留在了那里,怎么可能不回去看看呢?怎么能不用文字表达呢?

图片

▲ 1923-2023震泽中学“回程票”

图片

父亲已离开我们整整六年了。父亲做了几十年的中学语文老师,他的学生遍布五湖四海。父亲与学生的关系一向甚密,特别对农村孩子的关心甚于城镇的。这点,与他自己是农民出身有关吧。在我心里,父亲是位淳朴又有爱心的老师。

图片

▲ 作者父亲震泽中学留影(谈燕提供)

从小,与父亲相处的时间比较久,听学生谈论他的话题也多。诸如,普通话中夹杂常熟话,背古文时喜欢吟唱等,虽与父亲在同一个学校,却从没上过父亲的课。初中时,下课就喜欢往高中部跑,在父亲上课的班级外转悠,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在教室外能听到他的声音。也因此,高中的大部分学生,都认识谈老师的女儿。几十年前,每逢节日,我总要抢着阅读父亲带回的学生送他的贺卡,遥远的祝福,情真意切。

图片

▲ 作者父亲珍藏之学生寄来的贺卡(谈燕提供)

曾经,父亲把那些贺卡都收藏在写字台右边抽屉里,好多次,我还偷偷拿出来,读了又读,倍感温馨。常给父亲写贺卡的学生名字,我默默地记下了几位:许永林、汪生根、陈一心、杨惠林、顾海东、沈震松等。

在一次翻看父亲留下的照片与文稿的过程中,看到了父亲封存在档案袋中的有关学生许永林的资料,包括历年来许永林写给父亲的信与贺卡、美国开追悼会的悼词及许永林给浙大的复信等资料。读着一封封师生间情真意切的书信,恍然如昨,感慨万千。



图片

图片
图片

▲ 书信袋封面、许永林给浙大的复信(谈燕提供)

图片

许永林,是父亲时常挂在嘴边的学生之一。关于他的点滴经历,也都是从父亲的口中和文稿中获悉。

许永林是吴江铜罗人,是1966年的震中毕业生,那时正逢文化大革命,他下放成为知青。在此期间,他当过农民,做过老师,一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在浙大的数学竞赛中,许永林从万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并作为代表参加文革后的首次学生代表大会,从此他的事迹不断见诸报纸和电视。

图片

▲ 许永林(谈燕提供)

“小许的家世很令人嘘吁,母亲在生下他13个月时便去世了,奶水不足,小许身体较弱。家境清贫、简朴,营养又不好,中学时正值发育,他对我说经常感到困倦无力,我猜想是因为营养不良而引起的。”这是父亲生前随笔中的文字。

正因为许永林在浙大就读,父亲对于浙大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时常会鼓励班里的学生,推荐他们填报浙江大学,这与许永林有着很大的关系。记忆中,几位震中学生考入浙大后,父亲都会写信告知许永林,请他帮忙照顾与关心。

图片

1986年,许永林由浙江大学公派到美国西北大学土木系当访问学者,做固体力学计算方法方面的研究。1987年转读博士,专业是计算力学。1989年11月,许永林在西北大学获应用机械学博士学位。1994年任西北大学土木系研究助理教授。1998年10月,在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兰利研究中心任研究员。1999年3月,获聘纽约州立大学教授。


图片
图片

▲ 许永林寄给作者父亲的照片(谈燕提供)

以上的经历和事件,几乎在许永林写给父亲的信件中都能了解到。

1994年7月19日信:“同学聚会,非常高兴。看到震中校容校貌焕然一新,真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省重点中学。”

图片

▲ 许永林与同学聚会(谈燕提供)

1996年12月17日信:“平时每天都过12点睡觉,深感竞争很激烈,人比较辛苦,新技术层出不穷,得不断学习提高。”

1997年12月的信:“回国三个星期,在北京做了二个讲座。受麻省理工学院邀请,讲学一次。”

图片

▲ 许永林寄给父亲的照片(谈燕提供)

2000年1月5日写了5页纸的长信:“谈老师,读你的来信,非常开心,信中充满老师对学生的真切关心,还有同窗学友的深情慰问也令我感动,这在美国师生中是很少见到的。”

父亲在笔记中写道:收到小许信,以前总是汇报拼搏情况和研究成果,这次语气急转直下,不由得令人担心!

2001年3月28日信:“同学间的友谊和感情还是很深的,没有因为时间流逝而冲淡,反而更加亲密。真的好。化疗之余,还打乒乓、散步和看书读报,在诊治过程中,深深体会到身体的重要,望转告老同学、老朋友,多多保重身体,多锻炼,多放松,只要身体好就是拥有最大的财富,就是享受着最大的幸福。记得在震中读书时,我们唱:跌倒算什么,我的骨头硬,爬起来再前进!谈老师还记得吧?” 这是许永林给父亲的最后一封信。

父亲收到信后立马回信,在他的笔记中看到几句留言,估计就是当时回信中写的文字:希望新世纪有新的转折,希望光明就在前头。

仅仅几个月后,便传来许永林离世的消息,父亲悲痛万分,几天没睡好觉。父亲笔记中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图片

▲ 许永林写给作者父亲的书信贺卡(谈燕提供)

图片

许永林离世之后,父亲提笔写文《一位著名科学家的奋斗轨迹——悼念许永林》,投稿到《吴江日报》的垂虹版面上。记得当时编辑阿庆老师说,垂虹版面上一般不刊登悼念文,但这篇破例。只可惜,这篇文稿没能保存下来,我的家庭档案中也没能找到,留有遗憾。

“我班上的许永林,读高中时已把大学读的高等数学基本读完。读了五年中学,下乡插队。休息时,赶到母校图书馆借高等数理化书本阅读,图书馆的同志逢人便赞许不绝。后来,去常熟理工学校读书,又去浙江大学深造。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把结婚不久的妻子也带去美国。在美国的几年中,他每年都写信给我,谈论他的攻读情况。在美国,他已撰写了不少论文,并在著名的杂志和报刊上登载。几年后,他还在信中直言,工作很辛苦,每天回家吃饭,要快速奔跑,体力不支。1990年至1999年的十年里,小许在几份著名的国际期刊上发表4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期间,小许还应邀赶赴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香港大学讲学和作报告。小许的女儿也考上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小许被聘为纽约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万万想不到的是,小许患晚期胃癌,经过二年多的化疗,于2001年9月30日,53岁时离世,教师同学和小许家人无比悲痛与惋惜。”这是父亲未完成文稿的最后一段话。

图片

▲  作者父亲笔记(谈燕提供)

母校百年华诞,师生情谊常青。仅以此文怀念亲爱的父亲和震中学子许永林教授。

图片

▲ 作者父亲拍摄的震泽中学(谈燕提供)

END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