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山文化在三代及史前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关心明天1 2023-10-03 发布于江西

问水

问水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读过《山海经》以后,就会发现山东龙山文化不仅开启了中国史前的五帝时代,还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一起奠定了现代中国文化的基础与底蕴,尽管彩陶文化贡献了中国、中华、华夏的现代中国称谓等等。

山东龙山文化是中国首先重视历史记载与传承的文化。良渚文化尽管发达,但其后人并未记录其前世的人、事,甚至连一个首领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来。也许有人质疑这样说的是否过分,没有,确实是这个样子。没有龙山文化,可能中国的史前人物是一片空白,考古发现也不知道主人是谁。

首先,中国最早的有名字的部族领袖是帝俊,这位比较特殊的人物,是中国太阳崇拜,也是唯一太阳崇拜的部族,他的直系及下属部族众多,人种多样,没有哪一位帝与之匹敌,他的出现不低于4800年。也许有人质疑,不是还有什么有巢氏、华胥氏、伏羲氏等等吗?这些很可能是后世附会之说,其世系与五帝是一家没有什么区别。有人说:不是虞夏商周,夏朝以前还有虞朝,有一两千年?没有,即便帝舜向上追溯到两城遗址,甚至追溯到良渚文化的三苗,从《山海经》来看,三苗起源于现在的上海南部一带而进入记载视野,两千年从何而来?在这里说明:帝俊是人,不是所谓的太阳神、天帝之类,是崇拜太阳的部族首领,是中国天文历法的开启者。

第二,帝俊之后,有太昊,贡献了现在的龙凤文化。尽管龙图腾来源于红山文化的蛇图腾,因凌家滩文化人群看到鳄鱼一类的动物演化而来。太昊以龙纪官,加速了龙文化的传播及推广。凤图腾来源于山东半岛,显然与少昊以鸟纪官一样,受良渚文化影响演化而来。如果太昊如考证所说凤姓属实,也就是太昊是凤图腾,那么龙凤呈祥来自太昊一系应不为过。

第三,太昊之后,有少昊,与太昊一样来自山东半岛,以鸟纪官,开启了一大批鸟图腾部族,商人就是其一。少昊后裔一目国,就是商朝加入红山文化蛇图腾部族的鬼方,还有后来阿尔泰山一带的一目国。不过少昊在黄帝入主中原,战胜蚩尤及炎帝夸父后,没有抵抗就俯首称臣了。从黄帝进入山东开始,开启了史前五帝时代。西部部族的首领及所属部族人物陆续出现在《山海经》中有记载的时代。黄帝在山东的后裔禺虢、禺强、犬戎也出现在《山海经》中,这三支均受少昊部族文化影响,带有少昊部族色彩。

第四,少昊之后,经历西部部族黄帝以后,再次出现了东方部族首领颛顼。颛顼应出自太昊一系,但不是直系,应是帝俊一系。应是太昊衰微后,太昊一系最强势的一个部族。少昊孺颛顼,不是颛顼是黄帝之后,山海经也没有记载颛顼是黄帝之后(除海内经外,海内经显然不符合事实),颛顼也没有黄帝部族特征,而是有明显的的帝俊部族特征。颛顼部族的崛起,开启了黄帝统一中原后最鼎盛时代,考古证明,一大批城市遗址崛起,中国史前形成真正的邦国时代。前面解读时说颛顼葬地在泰泽附近,与黄帝部族相邻,也与有名的肃慎比邻,后来仔细看了一下大荒经,还有长白山一带的肃慎及与肃慎一起的颛顼葬地,应是颛顼后裔与肃慎一起东迁到辽东一带。再仔细看一下海外经,颛顼第一葬地确实在山东北部附近。肃慎国出现在商周记载中,是一个不能忽落的部族。

第五,颛顼之后就是帝喾,这个管理帝俊部分部族的首领,显然是一位守成之帝,也没有过多的事迹及后裔记载。其后裔迁徙到现在的山东、江苏沿黄海一带,与帝尧后裔在一起,其葬地也一起出现在《山海经》中。

第六,从帝尧开始,东西南北各部族经历颛顼、帝喾时代的繁荣发展,进入战国纷争阶段。尧之后(西部部族),又出现了一位东方部族首领帝舜。帝舜所处的时代,与战国时代类似,只是帝舜是最强一支。西部有帝尧、大禹、共工三支强大部族,南面有进入长江以北的良渚文化三苗、还有山东、江苏、安徽、河南一带的鲧部族、尧部族、炎帝部族等西部后裔部族。

第七,夏朝开启者夏后启的母族是龙图腾的东夷族,夏后启出生、成长、登上帝位也是在东夷,夏朝具有浓厚东方色彩,说夏文化出自东夷文化也不能说过分。

第八,商朝就不用了说了,出自山东半岛,来自辽东半岛,再往上追溯,就是红山文化。商人在山东半岛东夷的时间无法追溯,但至少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说商朝出自帝俊部族也不算过分。商朝完全继承了帝俊文化,也是中国系统文字产生的朝代,也是符合西方文明三要素,被西方认可中国具有3700年文明史的朝代(包括二里头遗址)

第九,周人进入记载的时代,在河套地区的后稷,虽然后稷在其它文献中出现在帝尧时代,是否可信不得而知。周人先祖应是跟随大禹征战,统一中国开始,进入夏朝为官,后羿代夏后流落到河套地区。在河套地区发展壮大,到商朝后期成为西部部族领袖。与楚国一样,在商朝时就已经称王。夏朝具有浓厚东夷色彩,周人自称夏,当然具有浓厚东夷色彩,又受商朝文化影响很深,几乎全盘接受了东夷文化。

第十,龙山文化是一个多样性文化,是一种包容文化。受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影响很深。红山文化开启了中国天圆地方的概念,也是中国玉文化的主要源头,对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影响很深;龙山文化的昆仑文化,源头就来自红山文化,两城遗址就是最早的昆仑城。前面解读说的西王母的石峁遗址从山东北部传播,后来仔细研读山海经,发现是错误的。所以读懂《山海经》确实不容易。西王母最早的昆仑丘地点应在山东西南部及附近一带,夏后启就在原西王母昆仑丘西南面。昆仑文化从山东半岛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交界一带自东向西传播,然后一支向南,到良渚文化;一支向西,到陕北石峁遗址。西王母的部族就是从江苏、安徽、山东、河南交界一带迁徙到陕北的。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其实也是深受昆仑文化影响,也是三层,影响了对《山海经》的解读(因为以前很多人考证泰山是最早的昆仑山)。因此,解读《山海经》参考其它文献,很容易带偏。昆仑文化最有名的就是西王母,《山海经》也仅仅记载西王母。泰山封禅应是对来自山东半岛昆仑文化人群的缅怀,但泰山未进入山海经视野。

第十一,良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不言而喻,几乎各大遗址都有良渚文化玉琮的身影,对龙山文化影响尤其深刻,这与上海南部一带的三苗沿海岸线北上有关,三苗后来才主导良渚文化。到大禹时代,与帝舜的山东、帝禹的彩陶区,形成三足鼎立局面。良渚文化的黑陶文化,饮食文化直接影响了中国的饮食习俗。良渚文化三苗遗留,商朝时江西的虎方,战国时期河北的中山国,大家也许很感兴趣,也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良渚文化人群也是多人种人群,与其他文化一样,不要大惊小怪,不要以现代中国人种认知推测史前人种,正如现在看到震惊世界考古的三星堆文化,不知道这些与现代中国人迥异的面孔来自哪里,其实《山海经》中均有答案。《山海经》的史学价值是其它史籍无法比拟的。

第十二,这里不得不提大汶口文化,显然大汶口文化与山东半岛的龙山文化不是一系,但大汶口文化奠定了中国的丧葬制度。大汶口文化是受帝俊文化排挤南迁,进入石家河文化的。

现在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凤呈祥作为吉利用语,北京的前门、天安门、午门三层门,北京的天坛、地坛,泰山的三层天设计,中国的天干地支(十日国、十二月国)、二十四节气(大荒经20山+4极),中国的汉字,昆仑山、玉文化等等,均出自这三大文。

写到这里,龙山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龙山文化是一个包容性文化,开端于山东半岛帝俊部族(包括红山、良渚文化);经历太昊(龙)、少昊(鸟)时代;黄帝的老虎山文化;炎帝的彩陶文化;颛顼、帝喾的东夷文化;帝尧的河套文化;帝舜的良渚文化与东夷文化;帝禹的彩陶文化。龙山文化几乎囊括了中国史前各大考古文化人群,五帝文化只是最显眼的部分。

总之,《山海经》几乎能解读现代各大考古遗址,能串联起各大群体的关系,这是仅仅考古发现无法做到的,也是其它史籍无法做到的。在这里再次声明:解读《山海经》不是推翻现在以炎黄体系为背景的中国历史及中国文化,也不是为哪一个考古文化翻案。解读《山海经》仅仅是解读《山海经》,不带个人感情及政治倾向性,只是实事求是地、更能接近历史真实地还原《山海经》中的历史原貌,还原《山海经》中的历史真实,还原《山海经》中被后世遗忘的各部族祖先,还原多元一体的中国大家庭发展、迁徙、融合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断章取义的演义编故事。

发布于 2022-07-23 08: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