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孝家园”特困老人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社工实用知识 2023-10-04 发布于湖北

总目标

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志愿者团队生活支持服务,搭建社区自助互助综合支持网络,为特困老人提供持续性社区照顾服务,同时激发社区居民互助,社会资源融入,构建多元主体互助体系。

具体目标

 1、生理层面: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系统健康管理的医疗支持,帮助服务对象正确认识疾病、预防疾病,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

 2、心理层面:减轻服务对象内心的自卑、消极等负面情绪,重塑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3、生活层面:整合多元救困保障资源,减轻服务对象的经济负担,保障生活所需;

 4、社会层面:发挥社会工作者政策影响者的作用,联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引起政府注意,并做出补救性服务和预防性措施。

实施过程

(一)前期调查阶段

项目实施前,社会工作者通过上门走访服务对象,对服务对象进行了前期调查,通过老年综合评估(CGA),从服务对象的生理状况、精神层面、家庭基本情况、社交网络与社会支持四个方面,充分了解他们的状况,以便社会工作者制定可行的服务干预策略,并结合干预效果调整服务计划和策略,以此来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持续、全面的服务。

(二)项目实施阶段

(1)针对生理层面的需求,项目实施期间开展9轮(共954次)健康管理服务。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联系到四家医院和一支专业医疗志愿者团队,每月为他们进行免费的健康监控,通过资深医师随访,建立健康档案,并针对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提出科学、有效的康复和护理建议,及时监测他们的健康情况,来帮助他们治疗、康复和预防疾病,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

(2)为满足服务对象基本生活、精神慰藉和社会融入,项目开展个案服务8个(72次),支持性小组(生命故事小组和亲情陪伴小组)共2个,志愿帮扶9轮(共954次)。

社会工作者在106位服务对象中挑选了8位开展个案服务,社会工作者利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服务对象的非理性情绪和认知进行澄清、改善,并使用人本治疗模式,注重感受服务对象内心的变化,社会工作者通过对服务对象的赋权,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从而珍惜生活,找寻往事的意义,重构生死观,直面以往生活的缺憾和生命的局限,接受生活,寻求和解和宽恕,弥补内心的遗憾。

社会工作者通过生命故事小组,利用缅怀方法协助服务对象重读人生中的成就,找出适用于现在的处事技巧。如果专注于过去完满解决的事件,不但可以改善处理问题的技巧,利用团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提升心理调试能力和自我效能。

社会工作者带领服务对象、家人及志愿者,开展以亲情陪伴为主题小组,满足服务对象对亲情的渴望,使他们能借助集体生活加快自身的社会化,相互提供情感支持,满足他们精神慰藉的需求。

社会工作者动员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涵盖便民、巡逻、卫生、教育、养老等20余项志愿服务,并开展爱心公益市集25次,与家乐福、华润燃气,嘉仕恒信医院、耘林生命公寓等165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筹集到爱心物资2172份,部分实体物资和公益服务均无上限,经济总价值已突破十万元。

根据项目的推进,立体式养老模式初见雏形,社工打造的“微孝家园”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家门口的快乐之家”,社区的特困老人可以享受免费的家政、义诊、日间照料等服务以及青年志愿者的精神关爱。

(3)为改善服务对象居住环境,社会工作者招募高校学生、专业设计人员进行适老化环境改造。社会工作者成功为6户服务对象进行适老化改造,改造内容包括安装防滑措施、浴室扶手、防撞条等。其中一位服务对象专门制作锦旗感谢社会工作者为她家提供的适老化改造。这些室内设施的微改造,满足服务对象的居家安全需求,解决服务对象房屋安全性和功能性等问题,消除居家安全隐患,为他们提供安全宜居的居住环境。

(4)为构建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关怀型社区,项目通过前期的宣传和动员,现已有来自企业、社会组织、社会行业的爱心志愿者751人。针对志愿者走访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带领志愿者们学习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工作职责;教授志愿者入户走访技巧、会谈沟通方式等;每次活动后进行总结反思,帮助志愿者丰富自身经验,实现自我成长。项目实施期间开展志愿者培训20次,接受培训的志愿者达到450人。

(5)项目开展也带动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工作者以参与式互助理念,引导社区居民在党群、规划、尊老、爱幼、环保、安全、便民、文体等领域建立邻里志愿服务平台,吸引居民自觉参与志愿服务,提高他们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受益感。除项目提供的志愿服务外,社区居民还成立了楼道卫生督察、一人一剧场、影像发声等互助小组24支,开展常态化的邻里服务活动52次。


复制搜一搜分享收藏划线

人划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