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阳病变证-阴阳两虚之甘草干姜汤【34】

 花无缺3myj1j3d 2023-10-04 发布于江苏

一、条文

1、論第29条: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2、《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肺痿吐诞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

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3、甘草干姜汤方

炙甘草四两,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二、注释:

1、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以举例示范的形式论述伤寒夹虚误汗的变证及随证救治的方法。

阴阳两虚证,乃寒饮郁肺,浊气上逆;胃气不降,寒气内生。常汗出,畏寒,治当温阳复气。

阴阳气血俱虚之人复感外寒,阳不摄阴,故见自汗出、小便数;

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故见心烦;

表有寒邪,故见脉浮,微恶寒;

阴血虚少,筋脉失滋,故见脚拘挛、抽掣、疼痛。

针对这种情况,可考虑使用桂枝加附子汤,解表兼以固阳摄阴。

但是,医生误认为是卫强营弱的太阳中风证,反以桂枝汤发汗,那就犯了虚虚之戒,导致阴阳更虚,出现了阳虚之手足厥冷、阴伤之咽中干燥、虚阳扰动之烦、阴液亏耗之躁,以及里气不和之吐逆

在阴阳俱虚,阳不摄阴之时,主要矛盾常在阳虚一面。阳固则阴存,阳生则阴长。何况有形之阴不能速生,而无形之阳则有顷刻而亡的危险。因此,先用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

2、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脉浮,自汗出,小便数而恶寒者,阳气不足也。

心烦、脚挛急者,阴气不足也。

阴阳血气俱虚,则不可发汗,若与桂枝汤攻表,则又损阳气,故为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先作甘草干姜汤,复其阳气。

3、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

此举肺萎之虚冷者,以见病变之不同。

肺痿有虚热和虚寒之分,虚热证是言其常,虚寒是言其变。

盖肺为娇脏,热则气烁,故不用而痿,冷则气沮,故亦不用而痿也。

遗尿、小便数者,肺金不用而气化无权,斯膀胱无制而津液不藏也。

头眩、多涎唾者,经云上虚则眩,又云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

甘草、干姜,甘辛合用,为温肺复气之剂。

4、形成虚寒肺痿的原因:

肺痿之病,内亡津液而伤火燥,津枯则痿。

肺痈之病,外感寒闭而内伤湿热。

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一是虚热肺痿失治,久则阴损及阳;

二是素体阳虚,肺中虚冷。

上焦阳虚,肺气虚衰,痿弱不振,不能摄纳和输布津液,故频吐涎沫。

病属上焦虚寒,故咳嗽不多,口渴不明显。

肺主治节,肺气虚寒不能制约下焦,故遗尿、小便数。

中焦阳虚,清阳不升,故头眩。

治用甘草干姜汤温肺复气。

甘草干姜汤证的形成,大多与极度疲劳、寒冷刺激、疾病、滥用泻下药物、寒凉药物等有关。

以呕吐、痰涕多、尿失禁为表现的病症,可以用本方。

5、药证

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

干姜辛温,温复脾肺之阳。

两药辛甘合化,重在温中焦之阳以暖肺,因肺为气之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阳振,肺可温,寒可消,实乃培土生金之意。

甘草干姜汤证据属阴证、里证、虚证、寒证

具体证候是恶寒无热,手足厥冷,咽中干而不渴,烦躁吐逆,小便次多,甚则遗尿,肺宣咳嗽,痰稀多白沫,舌润苔淡白,脉沉迟。

6、《伤寒心悟》“甘草之量大于干姜,旨在复脾胃之阳”。

《聂氏伤寒学》:“甘倍于辛,在于急复中焦之阳,中阳得复,脾气健运,则厥愈脚温”。

甘草干姜汤是古代温中祖方具有止吐、止血、止涎唾、缩小便、治眩的功效。甘草干姜汤证以烦躁厥冷、囗干不渴,脉迟苔白滑为临床表现,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

甘草干姜汤为理中汤之伴,乃辛甘化阳之温补剂,是太阴病方。

7、主治:

1)、脾胃阳虚,手足不温,口不渴,烦躁吐逆;

2)、老年虚弱尿频,下半身常冷,咳唾痰稀,眩晕短气,脉沉无力;

3)、现多用于胃脘痛、吐酸、肠鸣腹泄、胸背彻痛、眩晕、喘咳,经期腹痛属寒证者。

8、随证加减:

若胃寒明显者,加附子、肉桂,以温暖阳气;若呕吐者,加半夏、陈皮,以降逆止呕;若大便溏者,加扁豆、莲子肉,以健脾止泻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