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达生》| 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卡萨布兰卡89kn 2024-06-05 发布于湖南

庄子·达生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图片

通晓生命真实情形的人,不去追求生命所不必要的东西;通晓命运实情的人,不去努力追求命运无可奈何的事情。养育身形必先具备物质条件,可是物资充裕有余而身体却不能很好保养的情况是有的;保全生命必定先得使生命不脱离形体,可是形体保全而生命已死亡的情况也是有的。生命的到来不能推却,生命的离去不能留止。可悲啊!世俗的人认为养育身形便足以保存生命;然而养育身形果真不足以保存生命,那么,世间还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呢!虽然不值得去做却不得不去做,内中的操劳或勤苦也就不可避免。

《达生》开篇提到“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就已经总结了全篇的中心议题:不做不必要的挣扎,也不做过度的努力。

通晓生之所以为生的内涵;明了命之所以为命的原由,才能明白“生”与“命”的真正意义,自然能够理解如何存身养生。

儒家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所以儒家所说的“知命”是体悟上天赋予人的使命,是人生修养的一个较高层次。而庄子所说的“知命”相形之下却要简单质朴得多,也更内在通透,由知命渐而转为安天顺命。

他认为真正通透的人,从不去追求生命中不必要的东西,也不去做智力所不能及的事。因为他们深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会让人陷入两难境地。

这样不被外物所牵绊精神便不会被形体所累,也能经常保持心的纯正平和,身体日益健康,精神日益旺盛,自然可以益寿延年。

人的精神常常高于形体而存在,但生命不能离开形体而独存,所以养生必先保体,虽不可过分追求厚养形体之物,正常维系生活的物资还是不可免的。

然而想要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就不能无休无止地追求物质享受,有的人物质生活条件非常宽裕,但依旧不懂得如何保养身体;有些人身体努力活着,而灵魂却早已经死亡。

但很可悲的是,世人以为保养身体就可以养生;但其实保养身体并不足以保全生命。人生命的始终也属于“道”的规律,生命来时不能拒绝,生命结束时不能阻止。

世人却要拼命刻意的保养身体,以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明知不可为,仍不愿放弃,那么因此而引发的苦恼也就不可避免了。

图片

木铎国学心理馆


      增长一点国学知识,收获一份心灵慰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