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文族徽:探秘“齿”族

 神秘的先秦时代 2023-10-04 发布于湖北

金文族徽:探秘“齿”族

在商周金文族徽中,有一个像牙齿形样的族徽,其形象如下:

         

《齿戈》(《集成》10769),铭文:“齿”,“齿”应是族徽,以“齿”为族徽的氏族可以称之为“齿”族。据王长丰的统计,带“齿”族徽的器物有10件左右。

和齿族族徽组成复合族徽的有:受族、戊族、木族、箭头族、其族等。

《齿受祖丁尊》(《集成》5714),铭文:“齿受。祖丁尊。”“齿受”,齿族族徽和受族族徽组成的复合族徽,表明齿族和受族有某种关系。

《齿戊爵》(《集成》8208),铭文:“齿戊”。戊,有可能是族徽,也有可能是齿族的某位日名为戊的先祖。个人觉得此处的戊,为族徽的可能性较大。表明齿族和戊族有某种关系。

《齿木觚》(《集成》7053),铭文:“齿木”。“齿木”这应是齿族族徽和木族族徽组成的复合族徽,表明齿族和木族有某种密切的关系。

《囗齿器》(《集成》10491),铭文:“囗齿”。囗,像箭头一样,是否“箭”或“镞”的原字?在此处应为族徽,以箭头为族徽的氏族可以称为箭头族。《囗齿器》铭文表明齿族和箭头族应有某种密切关系。

《祖戊觯》(《集成》6369),铭文:“祖戊。其齿。”“其齿”,是其族族徽和齿族族徽组成的复合族徽,表明齿族和其族应有某种密切关系。

有关齿族的金文史料不多,能够提供的信息有限,但文献上有关于齿国的记载。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囗食,使四鸟。”、《山海经·海外东经》:“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齿,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汉书·东夷传》载:“倭国东四千余里,有裸国,裸国东南有黑齿国,船行一年可至也。”。

《梁书·倭国传》下:其(倭国)南有侏儒国,人长三四尺。又南黑齿国……。

山海经·海外南经》:“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

综上所述,齿族可能是分布于今山东半岛一带的姜姓国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