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紫来源于炼丹术:五色烧珠、五色琉璃珠(硝子、料器)

 盛江河 2023-10-04 发布于江苏

2020年05月02日 夏历四月初十日 周六

中国紫来源于炼丹术:五色烧珠、五色琉璃珠(硝子、料器)

女娲炼五色石补天

女娲补天的传说,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了,女娲补天用的是什么呢?五色石。

在《淮南子》卷六〈览冥训〉中记载了女娲补天的传说: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阴阳之所壅沈不通者,窍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

这是中国古代记载里女娲补天所用的“五色石”。

此外,“五石”还指五种石料。后被道教用以炼丹。五石:道教谓五石可以炼制丹药,丹砂、雄黄、白凡、曾青、慈石。

早期道教提出用“五色石镇宅”,就是根据易经中,五色对应五个方位的观念,在家宅的东方用青石,南方用赤(红)石,西方用白石,北方用黑石,中宫用黄石来镇宅。

五石,一说是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等。

儒家以五色土代表五方,祭祀五帝,此五色土自古出于徐州。《尚书·禹贡》云:“(徐州)厥贡惟土五色。”《汉书·郊祀志》亦云:“徐州牧岁贡五色土各一斗。”五色石脂似乎无关于儒家的祭祀活动,而与道教有一定关联。

《吴普本草》云:“五色石脂,一名青赤黄白黑符。”“符”本来是符节,在道教则指符箓。

道书《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下有东西南北及中央戊己灵宝符命五张,五色石脂或许是早期道教图绘这类五方符时的专用颜料,因此有青符、黄符、赤符、白符、黑符诸别名。至于陶弘景在五色石脂条的注释中说:“今俗用赤石、白石二脂尔。馀三色脂有而无正用,黑石脂乃可画用尔。”不言石脂可以画符箓,或是流派不同的缘故。盖灵宝经属于灵宝派,陶弘景则是茅山上清派也。

诸家本草皆强调五色石脂的止泻功效,其原始来源应该与止泻药蒙脱石montmorillonite一样,为高岭土粘土矿物。因其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有固定和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性,并能在胃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保护胃肠黏膜不受致病因子的损伤。

五色石脂皆是高岭石kaolinite,主要为水化硅酸铝,一般呈白色,即白石脂;若杂含有氧化亚铁FeO,呈赤红色,为赤石脂;含有少量氢氧化铁Fe(OH)3,呈黄色;含有锰、镁、钡等元素,则可出现其他颜色。

由此可知,五色石脂的成分是高岭土黏土矿物,如果道士炼五色石的话,是会产生琉璃玻璃状物的。

五石散(五色矿石配伍)

据孙思邈《千金翼方》记载,“五石散”主要是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黄等五种矿石配制而成,美其名曰:“五石更生散”,或“五石护命散”。

“五石散”还有一个更知名的别称--寒食散。

为什么叫“寒食散”?孙思邈的解释是:

“凡是五石散,先名寒食散者,言此散宜寒食,冷水洗取寒,惟酒欲清,热饮之,不尔即百病生焉。服寒食散,但冷将息,即是解药热。”

因服五石散后身体发热,喜好凉物引用,故又称“寒食散”。

刘孝标注引秦丞相(当为祖)《寒食散论》说:

“寒食散之方虽出汉代,而用之者寡,靡有传焉。魏尚书何晏首获神效,由是大行于世,服者相寻也。”

五石散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制作而成这种东西,主要是用来治疗伤寒的,而且治疗的最终结果通常都非常的好。

五石散是一种治疗伤寒症的药,它的主要成分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此外还有一些辅料。这种散剂据说是张仲景发明的,张仲景发明这个药方,是给伤寒病人吃的,因为这个散剂性子燥热, 对伤寒病人有一些补益。五石散的真正兴起来自于何晏的推崇。后来这个配方传到了何宴手中,他稍加改进便炼出了五石散。

何晏,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他的主要功绩是在老庄思想的基础上开创了玄学理论,他的名气多半来源于可以和“掷果盈车”媲美的“敷粉何郎”的典故,还有就是“五石散”。不知道何晏那里来的灵感,在药方上加以改进,完成了药品到毒品的终极转换。

经过人们改良之后的五石散不止是用来治疗伤寒了,也成为了人们眼中非常神奇的一种东西,人在服用了它之后,体内会越来越热,人越来越不惧怕风寒了。同时还会成为我们的身心愉快,性格愈加的开朗,而且体力也逐渐增强,把它当成了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东西!

《世说新语》说,何晏生病吃五石散,病体痊愈,因为何晏是“首获神效”的服食者,特别是他的这句“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实在太有煽动力了,于是“大行于世,服者相寻”。

还有一种解释说:

“凡诸寒食草石药,皆有热性,发动则令人热,便冷饮食,冷将息,故称寒食散。”(许孝崇《医心方》)

也就是说,这种药有服用后,热力很大,所以吃的时候要冷服。

服食“五石散”以后,还要多外出散步或运动,以便促进药力散发,称为“散动”或“行散”。“行散”也叫“行药”。如晋人皇甫谧云:

“服药后宜烦劳。若羸着床,不能行者,扶起行之,亦谓之行药。”(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六《寒食散发候》引)

可见吃完药人不能静坐不动,要让身体“烦劳”,行动起来,才能让药物化入身体。

除了吃冷食、行散,服药后的“将息”(调理)之道还包括洗冷水澡、喝热酒等。但是“将息”并不容易,如果将息不当,后果也很可怕,轻者致残,重者丧命!

帝王服五石散的,例如:后秦天王姚兴死于服散造成的热病,而道武帝竟然因为服散导致神经错乱,被儿子弑杀。道武帝晚年喜怒无常,无端躁怒很大程度是因为“热烧肺腑”。

因而,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才说五石散是“大大猛毒”,并提出“宁食野葛(一种剧毒草药),不服五石”,把野葛这另一种剧毒药与五石散并论,而药性尚不如五石散。足可印证五石散的危险性。

有些人,也有侥幸活下来的,根据史料记载:

《南史·张邵传》:“徐嗣伯,字叔绍。时直阁将军房伯玉,服五石散十许剂,无益,更环冷,夏日常复衣。嗣伯为诊之曰,“卿伏热,应许以水发之,非冬月不可。至十一日,冰雪大盛。令二人夹捉伯玉,解衣坐石,取冷水从头浇之,尽二十斛,伯玉口噤气绝。家人啼哭请止。嗣伯遣人执杖防阁,敢有谏者挝之。又尽水百斛,伯玉始能动,而见背上彭彭有气。俄而起坐曰:”热不可忍,乞冷饮。“嗣伯以水与之,一饮一升,病都差。自而桓发热,冬月犹单裈,体更肥壮。”

徐嗣伯,字叔绍。当时有个直阁将军叫房伯玉的,追潮流,服五石散,吃了一剂,没啥感觉,再吃,又吃,继续吃。总共吃了十剂。结果越吃越坏,开始怕起冷。夏天穿棉袄棉裤,坐火炕。

徐嗣伯来给他看病,经过一番治疗,到最后房伯玉浑身结满冰碴,躺在屋里,徐嗣伯又弄二十桶水,往房伯玉身上猛浇,直到灌溉的差不多了。方才停手,坐一边休息。这时奇迹出现了,腾腾热气从房伯玉后背冒了出来,那架势如同新出笼的包子,热气满屋。房伯玉扑腾一下,坐了起来,张嘴就喊热喊渴,足足喝了一升水才止。

此后房伯玉由病转好。大冬天,只穿单衣,不怕冷,身体也愈来愈壮实了。

可见服五石散过多对人体有害,但是还是能够治疗的,也并不成瘾,还有些人瞎折腾害死了自己。

《北史长孙道生传》:“子彦道生之孙。本名俊,末年石发,举体生疮,虽亲戚兄弟,以为恶疾。子彦曰:“恶疾如此,难以自明。世无良医,吾其死矣。尝闻恶疾,蝮蛇蛰之不痛,试为求之,当令兄弟知我。”乃于南山得蛇,以股触之,痛楚号叫。俄而肿死。文帝宇文泰。闻之,恸哭曰:“失我良将。”

这个五石散还是治疗伤寒更好啊,可惜用来做别的了。《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说得好:“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过后来已经不算是求神仙求长生了,倒是成为了攀比富贵的象征了,可叹啊!

中国紫来源于炼丹术

中国紫当中用到的大多数原材料,如石英、钡和铅化合物,都曾经被用于制造古代玻璃。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Corning Museumof Glass)的玻璃研究专家罗伯特·布里尔(RobertBrill)等人曾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中国古代玻璃中发现了氧化铅和氧化钡。一直到19世纪,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地区都没有出现过这种配方的玻璃体系。

炼丹术兴起后试炼珠玉(玻璃)就成为了炼丹家们的活动之一。东汉王充《论衡·率性篇》中提到:“道人消烁五石,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别。”罗伯特·布里尔认为“钡在玻璃中能产生一定混浊度,因此钡可能是中国玻璃制造者为获得像玉一样的玻璃而引入的”。

对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周嘉华教授等人有不同看法,认为中国的方铅矿多与含有大量硫酸钡的重晶石伴生,引入钡乃是无意之举,并非道士们有意为之。虽然中西学者在孰为因孰为果的解释上有一定出入,但钡可以提高玻璃的折射率和色散这一特点,确实为道士们所熟知并加以应用。

图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五色药石

图片

中国紫也许就是道士炼丹、炼玉珠(玻璃)的偶然所得的副产品。紫色染料被偶然发现后,逐渐使用在各种器物上。由于紫色的罕见,皇帝把它使用在重要或特殊的器物上,显示至高无上的权利等。然而紫色究竟是怎么偶然获得的,道士又是否参加了兵马俑的烧造,中国紫和道士究竟有无关系……。

图 中国古代炼丹术示意图

图片

广州南越王墓首次出土了“五色药石”的实物,在墓内西耳室的西侧墙根,发现了一堆五色药石,包括紫水晶173.5克、硫磺193.4克、雄黄1130克、褚石219.5克和绿松石287.5克。这些药石与古籍记载的“五色药石”成分有所出入,这可能与方士个体差异、炼制方法不同有关。

“五色药石”即为:紫水晶、硫磺、雄黄、赭石和绿松石。古代有所谓“五石散”,据说服食后可使人长生不老,其配伍可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来源早到战国、秦汉,风行于魏晋,延续到隋唐,从《扁鹊医经》,到张仲景的“石方”,到何晏的《寒石五石更生散方》,到孙思邈的《五石更生散方》,自有一个连续性的发展传统。

“五石”是炼丹的原料,也被医家入药,治外伤和寒症,同时它们还是绘画的颜料。

除了首次发现五色药石,南越王墓里还发现了一些可疑的铅丸和丹砂。在西耳室的药杵旁,发现了两堆528个小铅丸。铅丸直径1.8厘米,单个重31.5克。值得注意的是,这批药丸制作相当精细,大部分中间有一个小圆孔,不穿透。它们跟主棺室内与弩机一起出土的用作武器的12枚铅弹丸很不同:弹丸直径2.9厘米,重124~129克,有纵穿小孔,表面粗糙,氧化得很厉害,呈灰白色,多数开裂。

用这五种药石当然烧炼不出玻璃来,但其中的紫水晶、铅块是熔制铅玻璃的主要原料。

《穆天子传(卷四)》里记载:“升山取采石,铸以成器于黑水之上”,这里描述了“取石铸器”的活动。

《文选(卷十九)·登徒子好色赋》中楚人宋玉说:“著粉太白,施朱太赤”。这里的“粉”指胡粉,即铅白,是古代玻璃的助熔剂之一,“朱”即朱砂,古代玻璃的着色剂之一,当然,它们也是当时流行的化妆品。

《庄子·让王》中有“随珠弹雀”之说,说的是随国制造的玻璃珠成了当时一种玩具。

东汉王充在《论衡·率性篇》中提到“随侯以药作珠,精耀如真”、“然而道人消炼五石,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别”,可见当时是以药石为原料来消炼玻璃这类仿玉器的。

中国春秋末年的“越王勾践剑”,其剑格两面其实有镶嵌着含有较多小气泡的浅蓝色玻璃。只剩下两块了。这上面的玻璃块不含铅,只算是钾玻璃。 

图 越王勾践剑

图片

图 越王勾践剑玻璃镶嵌部分细部

图片

吴王夫差剑上也有嵌入的玻璃块,不过是透明的。这两柄剑上不约而同使用了玻璃作为装饰,可见当时玻璃是一种极为珍贵少见的物质。只有王家贵族能够用上。

战国有名的玻璃器就是蜻蜓眼了,真正意义上的铅钡玻璃就是在战国时期出现的。还有玻璃璧,玻璃剑饰,玻璃印章等。这个时期的玻璃器大多以镶嵌形式作为器物装饰,独立器物较少。

汉代玻璃继承战国铅钡玻璃的传统,多仿玉。按器形、用途分为玻璃容器、丧葬用玻璃器和玻璃装饰品。但是目前很多都把出土的玻璃文物当做为罗马波斯进口的玻璃器。

出土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是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古代玻璃,也是铅钡玻璃的典型代表。玻璃盘呈翠绿色、半透明状,微有光泽,局部因土锈碱化沁蚀,呈乳白色斑痕。

图 汉 玻璃碗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战汉时期(即战国至汉武帝时期),中国自制的古代玻璃大多数是铅钡玻璃。这种玻璃晶莹多彩,但易碎、不耐高温和不耐骤冷骤热,只适合用来装饰和随葬,不适合制造日常实用的玻璃器皿。

早期关于玻璃制造的文献较少,但却都与道家方术有关,道家很早就有“服玉”、“饮珠玉”的长生之术。

以人工炼制珠玉的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东汉或更早,王充《论衡·率性》曾说;“道人消烁五石,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别”,又说:“隋侯以药作珠,精耀如真,道士之教,至知巧之意加也。”这说明以石料作玉的方法是由道家发明的。

战国初年(433,BC)隋侯(湖北随县曾侯)墓中已出土了大量的“隋侯珠”,确为有色玻璃珠(“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7。)。

据赵匡华的研究,中国古代的玻璃可分为铅基玻璃、钾基玻璃和钠钙玻璃三大体系,唐代孙思邈《太清丹经要诀》中的“造玉泉眼药方”、“造玉法”分别制得了铅玻璃(PbO-SiO2)和钾一钙玻璃(K2O-CaO-SiO2)

东汉王充《论衡·乱龙》:“阳燧取火于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乃能得火。” ;东汉王充《论衡·率性》:“道人消鍊五石,铸以为器,磨礪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此真取火之道也。”

还是道人用五色之玉“铸以为器”,此“器”即取火的凸透镜琉璃珠,是玻璃制。

不过,到了明代《天工开物·十八》中却认为“火齐珠”不产中国:

“凡琉璃石,与中国水精、占城火齐其类相同,同一精光明透之义。然不产中国,产于西域。其石五色皆具,中华人艳之,遂竭人巧以肖之。”

但是,说到火齐珠是“其石五色皆具”,很像中国一直所说的“五色石”,甚至是“五石散”,其法还是证明原产中国的,毕竟,东汉王充《论衡·率性》:“道人消鍊五石,铸以为器,磨礪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此真取火之道也。”早就提到了道人会用五石铸成凸透镜琉璃珠取火啊!

东晋葛洪《抱朴子》也有“外国作水精碗,实是台五种灰以作之,今交广多有得其法而铸作之者。”这是关于玻璃器物制造的早期记载,但今天却解释其工艺却是“外来的”,毕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所指的“外国”也未必是指西方,很有可能是当时中国的其他地方,现在的解释极其不严谨,不管是中国的任何东西,都喜欢说成是蛮夷的外来的,也不知是何心理,瞧不起祖宗吗?

唐代丹经《金华玉液大丹》中有“琉璃药”方,其中有硼(硼砂:Na2B4O7·1OH2O)所以还曾制得含B203的玻璃。唐以后开始用硝石作为玻璃的助熔剂,这是我国独立创造的工艺(赵匡华。“试探中国传统玻璃的源流及炼丹术在其间的贡献”,《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 (2)。)。这说明道家炼丹术对中国古代的玻璃制造作出过很大贡献。

琉璃石部分所用矿石

明崇祯十年(1637年),宋应星刊行了著名的《天工开物》。书中记录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种手工技术,其中“珠玉” 一卷专门谈到了琉璃,“凡琉璃石,与中国水精、占城火齐, 其类相同,同一精光明透之义,然不产中国,产于西域。其石五色皆具,中华人艳之,遂竭人巧以肖之。于是烧瓴缻转锈成黄、绿色者,曰琉璃瓦;煎化羊角为盛油与笼烛者,为琉璃碗;合化硝铅 写(泻)珠铜线穿合者,为琉璃灯;捏片为琉璃瓶袋,硝用煎炼上结马牙者。各色颜料汁,任从点 染。凡为灯、珠,皆淮北齐地人,以其地产硝之故”

清代孙廷铨的《琉璃志》中,才指出《北史·大月氏传》所提及的矿石主要有三种:白色的“马牙石”、紫色的“星紫石”、多角的“凌子石”,根据它们不同的配比,加减“铜铁丹铅”等辅助原料,就可以产生出多种颜色。文中还具体记述了“水晶”(即透明无色的琉璃)、正白、梅萼红、蓝、秋黄、映青、牙白、正黑、绿、鹅黄等颜色的配料烧制程序。

“白五之,紫一之,凌子倍紫,得水晶;进其水,退其白,去其凌子,得正白;白二之,紫一之,凌子如紫加少铜及铁屑,得梅萼红;白三之,紫一之,去其凌子,进其铜,去其铁,得蓝;法如白焉,鉤以铜碛,得秋黄;法如水晶,鉤以画碗石,得映青;法如白,加铅焉,多多益善,得牙白;法如牙白,加铁焉,得正黑;法如水晶,加铜焉,得绿;法如绿,退其铜,加少碛焉,得鹅黄。”

中国境内博山古称“颜神”,颜神镇境内煤炭资源蕴藏丰富,并且多处出产琉璃所需的主要原料马牙石、紫石,使得这里的烧造一直很发达,从元代开始,至少持续了近700年。

20世纪80年代初,博山兴建百货大楼的工地上发现一处古琉璃作坊遗址,在400平方米的地槽中,有大型炉址1座,小型 炉址21座,烧炉的排列十分密集,炉与炉之间的距离近的只有1米。这样数量众多、排列密集的炉群,即使在近代的琉璃作坊中也不多见。考古学家依据现场地层和出土的元代瓷器窖藏及明代“洪武铜钱”,认定这一遗址的年代至少从元代持续到明初。

遗址中出土的琉璃标本有:笄、簪、圆珠、瑶珠、扣、环等;颜色有:蓝、绿、红、黄、白、 乳白、黑、茶晶等色。从这些标本中还能够看到当时制作时采用的装饰手法,比如:

在白色笄的顶部蘸上红、蓝、绿等色的斑点,清代和民国期间仍旧在使用这种“蘸花,’工艺;又如使用模具印压花纹,装饰手法多样且花色皆备。

其中“瑶珠”的发现为研究早期博山琉璃的销售情况提供了一条重大的线索,这种瑶珠呈螺丝状,是西南少数民族尤其是瑶族同胞喜欢缀在衣帽上的饰物,这种产品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仍大量生产,畅销云南等省。清代孙廷铨的《颜山杂记》说博山琉璃的销路“南至百粤”正是实情。

除了销往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博山琉璃珠的最大销售是海外贸易。明代继续了南宋以来主要出口东南亚的瓷器和琉璃海上贸易,这种贸易链在蒙元人统治时期并未中断过。

明朝马欢著于景泰二年(1451年)的《瀛涯胜览》,书中记载了南亚和东南亚各国对“中国青瓷盘碗等品,丝、绫、絹、烧珠等物,甚爱之”的情形。

烧珠就是被称为琉璃珠的低温玻璃珠,宋代称为 “五色烧珠”和“硝子珠”,与宋应星将玻璃工艺归为“火齐(剂)”类工艺的说法一致;明代称 “烧珠”,清代称“料珠”。这些珠子在现今东南亚如菲律宾等国家时有出土。

“药玉”,此称呼见于《穆天子传》,晋代郭璞注释说:“今外国人所铸器者亦皆石类也。按此所言,殆今药玉、药琉璃之类。”“药玉”即如熬药般烧炼出来的玉一般的玻璃。

《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

“瑾玉”,元代设置瑾玉局,作为宫廷监制玻璃器的机构,因此瑾玉局制造的玻璃称为瑾玉。

“罐子玉”,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说:“罐子玉,雪白罐子玉系北方用药于罐子内烧成者。若无气眼者与真玉相似。”这是将玻璃称为“罐子玉”。

“料”是清末北京流行的对玻璃的称呼。北京不产玻璃,需从外地购买玻璃料加工成玻璃器,因此将玻璃称为“料”,至今仍有人这样称呼玻璃。

而在日常区分中,我们时常将不透明的玻璃珠子称为“料珠”;把半透明的玻璃珠子称为“琉璃珠”;把全透明的玻璃珠子称为“玻璃珠”,这种区分方法很不准确。

《山海经·南山经》中说:“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郭璞注云:“水玉,今水精也。相如上林赋曰:'水玉磊砢。’赤松子所服;列仙传。”(列仙传云:“赤松子,神农时雨师,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虽然琉璃珠在自然光源看起来是一种颜色,然而在强光或者柔和光线的照射下,或者在偏光、侧光的映衬下,则会呈现出有别于其本色的不同的一种甚至几种颜色,变幻莫测。

不由得让人想起一个成语——“光怪陆离”,陆离乃是先秦时期称呼琉璃的一种谐音,此语即是说在不同光源的照映下,琉璃器也会随之映射出不同的色彩,真是美轮美奂,妙不可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